植物王国

作者:周翔

植物王国0( 大百合 )

因为水汽通道的作用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墨脱地区的植物物种特别丰富。丰沛的水汽、足够的高度,使得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形成了完整的垂直植物带,南坡尤为明显。李渤生告诉记者,这个地区的垂直植物带是以热带为基带,基本上整个森林的组成是热带森林。热带气候一般以23°26'为界,然而因为墨脱的热量条件、降雨条件都非常好,热带范围一直达到了北纬29°30'左右,向北移动了将近6个纬度。“基带往上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半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再是高山草甸,所以这是我们国家山地垂直植物带最丰富的区域。”更为可贵的是,高度和水热条件是形成这样的自然植物带景观必不可少的条件,“世界上山地很多,但是山地生物物种这么丰富的还没有。像美国落基山也很高,但它和热带离得很远,基础的物种就不丰富,所以它再隆升也没多少物种。有的热带比较干旱,没有雨林,那么也没有那么多物种。”李渤生说。

在热带森林中充满了各种奇异的物种,树厥、鱼尾葵、省藤,在密密的森林里交织。其中一种重要的热带树种让李渤生记忆犹新,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作小果紫薇。第一次在密林中见到小果紫薇,它们和周围其他植物相比显得颇为奇异:它的树干银白发亮,异常光滑,树干胸径不足80厘米,而树高足有50米。当地的门巴族老百姓称小果紫薇为“杂拉来不兴”,意为猴子也爬不上去的大树。

沿着热带往上,到了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度,就进入山地常绿阔叶林带。这里的树木不再像热带雨林中那么高,一般在20~30米,林下也比雨林干净,路更加好走。继续往上1800米的植物带中,李渤生发现了一个新的植被类型,半常绿阔叶林。这对他的考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成果。他第一次发现这种树林是在1982年越冬考察时,那是一片高大而郁密的树林,树冠是光秃秃的,没有绿叶,而枝上却生满鲜红色的叶芽。这让他十分惊异,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山地怎么会出现成带分布的落叶阔叶林呢?仔细观察后,他才发现,这是由西藏青冈和薄片青冈组成的新的植被类型。“一般阔叶林都是冬季落叶、春季再长叶,但是这种树林不一样,冬天它是常绿的,到春天时它换叶,然后马上再长出新的叶来。我们认为这是常绿的物种为了适应冬天的寒冷而具有的一种生理转换。它是中间的过渡类型,就是半常绿阔叶林。它是换叶而不是落叶,叶子落了以后它马上就长出新芽来,如果这个周期再长的话,就变成阔叶林了。这是只有东喜马拉雅才有的现象。”

继续沿着山脉高度的升高观察,到了海拔2400米左右,则是由苍翠的云南铁杉和墨脱冷杉组成的亚高山阴暗针叶林带。它们分布的范围一般在2400到4000米之间,属于寒温性针叶林。“在我国,大兴安岭一带是寒温带,生长着类似的杉木;而这种林子到了亚热带,就在山地上生长,所以我们把它们叫作寒温性针叶林。”走在这样的密林中,李渤生说有一种“恐怖感”,明快的色调全部被浓密的树冠所遮蔽,地上、树上长满了绿茸茸的苔藓。然而,在阴暗的林下,却又生长着高大美丽的乔木状杜鹃花。“它们高达3~5米,枝顶数朵大花团簇在一起,形成如篮球般大小的花团,其色鲜红如血,美丽得近乎华贵了。”

到3800米的林线附近,墨脱冷杉则逐渐变成3~5米高的矮树;再往上走,视线就会变得豁然开朗:高大茂密的树林被高山草甸所覆盖,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点缀着碧绿的山坡,让人心驰神醉。同一时间段也曾在大峡谷一带考察过的高登义在他的书中无比深情地回忆看到的景象:“就像无意中倾倒了画家的颜料瓶,那殷红、鹅黄、粉白、靛紫……各种颜色就随意地泼洒到碧绿的山坡上。在蓝天、白云和雪山的映衬下,规模巨大的斑斓的色彩以其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繁花似锦的高山草甸,在每一个去过的人的记忆里,都是最美丽的天然花园。

植物王国1( 披满树衣的高山柏 )

垂直植物带的变化,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翻越一个山口就能体验得到。李渤生感慨:“这是一趟多么神奇的旅行,就像我从海南岛出发,纵越东亚大陆来到了北极的苔原。更珍贵的是,我所途经的是我国唯一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的世界上最完整自然垂直带谱的山地。”

植物王国2( 塔黄 )(文 / 周翔 杨璐) 植物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