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施奈德 (Romy Schneider,1938~198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罗密·施奈德 (Romy Schneider,1938~1982)0( 罗密·施奈德 )

17岁,别的女孩还做着公主梦的年龄,罗密·施奈德因为《茜茜公主》,已永远地成了茜茜。

那时的她年轻,美貌,率真,奔放,没有人怀疑命运也要被她迷倒,甩甩鱼竿,就能钓到王子。《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皇后的命运》,不只是中国人愿意把茜茜公主和罗密·施奈德之间划上等号,在奥地利,人们甚至在那些纪念茜茜公主的故居遗迹地,出售各种罗密·施奈德的画像和纪念品。

当然人们也会感叹命运的安排,罗密和茜茜之间的人生经历又是何其相似,豆蔻年华时就美艳不可方物,与全世界瞩目的英俊男人相爱,再经历身为母亲所最不能承受的丧子之痛,并且,她们都离去得如此匆匆,如仙子般轻灵地消失在人世。

罗密毕竟不是茜茜,她出生在德国艺术世家,在一本名叫《我,罗密》的书中,罗密的母亲玛格达·施奈德谈起女儿的降生,寥寥数语却有说不出的冷酷:“1938年9月23日,备感庆幸,这是个养得起的孩子。”

事实上,罗密的祖母是皇家歌剧院的名角,父亲沃尔夫·阿尔巴赫·雷蒂和母亲玛格达也都是小有名气的演员,但罗密仍旧不是那种娇纵宠溺中长大的女孩,演员的职业和一个朝三暮四而又荒诞不经的丈夫已经使玛格达忙得不可开交,所以,罗密的童年被寄宿学校的记忆占据,留下些终生难解的孤寂——4年中母亲只去看过她两次,父亲从没有回信给她。

15岁罗密结束了寄宿学校的学业回到家中,母亲玛格达已改嫁给一个名叫汉斯·赫伯特·布拉茨海姆的店铺老板,这个继父于是嗅到罗密不失为一宗好买卖,1953年罗密出演了处女作《白丁香重开时》(Wenn der wei?e Flieder wieder blüht),从此结束了单纯的少女时代。1955年,在母亲和已然变成了制片人的继父的决定下,罗密出演了《茜茜公主》,接着他们又安排她演了一次又一次的茜茜,钱财滚滚而来,罗密却相当苦恼:“我到处拽着茜茜,就像提溜着一只鸡……当我为减轻苦闷而想哭泣时,茜茜却要露出可爱的微笑。”

由母亲选定影片,布拉茨海姆负责谈判并签约,“爹爹”操纵着年轻的罗密,她挣了大笔的钱,但每月只有6000法郎的“津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为了不使母亲痛苦,罗密选择沉默。

直到那段传奇爱情到来。1958年,罗密和阿兰·德龙首次合演《克里斯蒂娜》(Christine),当她抵达机场时,阿兰手捧一束鲜红的玫瑰欢迎她的到来,当时罗密觉得这个法国青年俗气乏味。而阿兰也认为罗密举止做作,那不是一见钟情的故事。

阿兰·德龙不多谈起这段感情,唯一的例外在那篇《别了,我的布蓓蕾》的悼词里:“那天你从维也纳来,我在巴黎等着,手捧一束鲜花,当时我都不知该怎样拿才好,我就像个傻子一样,捧着这些花等待着,身旁围了许多摄影记者。你下了飞机,我迎上前去。你问你的母亲:‘这年轻人是谁?’她答道:‘大概他就是你的合作者阿兰·德龙吧……’我们并没有一见钟情,没有。后来我去维也纳拍片子。在那儿,我疯狂地爱上了你,你也爱上了我。我们经常像恋人那样互相问道:‘谁先爱上的,你还是我?’于是我们就开始数数:‘一、二、三!’然后回答:‘不是你,不是我!我们俩!’上帝啊,我们当时是多么年轻,多么幸福!”

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让罗密陶醉,她不顾一切追随阿兰到了巴黎,他们订了婚,成为欧洲影坛最耀眼的金童玉女。难料5年的同居生活,最终成为罗密日记中的一句:“比死亡更令人恐惧难当的是爱的凋零。”传说分手时候,阿兰留给罗密一封15页纸的信,信的内容至今没人知道。

但显然他们的爱情并没有终止于仇恨,分手近5年后,罗密·施耐德和阿兰·德龙又在雅克·德雷的《游泳池》(1969)里扮演一对情侣,南法的艳阳下,一汪澄碧的池水边,罗密身穿黑色比基尼,画着深邃的眼线,已是性感而魅惑成熟女性,与阿兰·德龙的古铜色的健硕身躯相映出暧昧至极的影调。那是一部商业与艺术兼得的成功的法国电影。

只是画面上的两个人不再相互迷恋。阿兰·德龙形容在这次合作后,他与罗密成为兄妹:“我们的关系既纯洁又明朗。情同手足,形离神合,息息相通。”罗密日后的日记显然也证明了这个说法:“他从来没有遗忘我,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出现在我身边的总是他——阿兰·德龙。”

只是罗密自己则与那种童话公主式的幸福渐行渐远。1966年她与演员、戏剧导演哈里·迈恩(Harry Meyen)结婚,同年12月,儿子降生。1975年她与哈里·迈恩分手,在离婚后的第二天便和比自己小11岁的秘书结婚,这段婚姻持续到1981年,对罗密而言,那是极其坎坷的一年,与丹尼尔分手,经历严重的肾脏手术,紧接着1981年的7月5日,她唯一的儿子、14岁的戴维·克里斯托弗在攀爬一个尖篱笆时跌落身亡。

罗密终因高超演技得到国际影坛的承认。1975~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枪》(Das alte Gewehr)、《夜盲病人》(Nachtblende)、《一个简单的故事》(Eine einfache Geschichte)和《一个女人的光辉》(Die Liebe einer Frau)等片三次荣获恺撒大奖之外,还先后获得法国观众奖、塔奥米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和德国电影金带奖。1981年,她又因主演《女银行家》(La Banquière)被法国观众选为该年度最佳女星。

1982年5月的一个清晨,人们发现罗密·施奈德趴在写字台上,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冰冷的脸上还挂着泪水,手边是一封写给亡子戴维的信。

除了永远的茜茜,《老枪》(1975)里的罗密也总被爱她的人们谈起。在这部充满激情的法国艺术电影里,罗密扮演医生的妻子克拉拉,一个被纳粹强暴后又用火焰喷射器烧死的优雅妇人,当银幕上一个美丽的女人转瞬化成了乌黑的焦炭,罗密的那因惊恐而瞪大的双眼,永恒地美丽而刺心。(李东然)(文 / 三联生活周刊) Romy欧美电影茜茜公主恋爱施奈德1938Schneider剧情片1982阿兰·德龙罗密罗密·施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