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车与摇房

作者:邢海洋

摇车与摇房0

汽车摇号政策实施两周年之际,北京这一买车靠手气的城市又出台新政,2014年的全年摇号指标从24万个减少到15万个。另一项同样关系到2000万人口的自住房政策顺势推出,今年2万套,2014年5万套。住与行,居民两大基本生活需求均被纳入了运气主导的或然率之中,命运只在那些转动的骰子落地的一刹那,市民的生活面貌或有根本改变。

说摇号改变一个城市居民的命运,先不妨从汽车摇号说起。如今,每12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位参与摇号。再除去500余万名下有车的人和没有驾驶资格的老幼人员,摇号者比例一定更多,6个人或5个有条件的人中有一个参与摇号也未可知。汽车摇号,虽然刚刚实施了不到两年,摇号政策带给购车族的负面情绪已经显现。那些购车的刚需族,要么住得远享受不到便捷的公共交通,或者家有老幼病弱难乘公交,出租车出行成本又过高,或者有经营性需求。但也不排除需求并不强烈的,仅希望来试试手气的。结果最初每次摇号,大致有1/10最后放弃,但急需的有“手气不佳”的,只好从两方面解决:有钱的去买限购前车商囤积下来的两万个车牌,结果每个这样的车牌变得奇货可居,每一块铁皮价格超过20万元;没有钱的只好去外地上牌照,北京街头外地车越来越多。

这些购车刚需族,虽然在摇号人中的比例难于判断,但能够持之以恒参与摇号,说明比例颇高。限购前,北京市一年新增汽车80万辆,而限购后每年发放的牌照只有24万辆。即使在不考虑购车需求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三年下来的汽车牌照需求也累计达到了240万辆,其中只有72万居民如意购得京牌乘用车,还留下160余万的需要未得到满足。这个推测数字很容易被官方申请数字所佐证,据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的数据,11月初小客车指标申请累计数字超过了177万,意味着中奖率仅1.1%。如此低的概率,摇的又是生活必需品,这上百万人的心态和买彩票的心态绝难相仿。

为了昭示绝对的社会正义,杜绝金钱带来的不平等,北京的摇车牌,父子之间车牌不能继承,市民之间车牌不得转让,那些为人“背车”的大户也受到惩处。管理部门或希望通过对现有车牌只出不进的登记方式,最终减少这座超大城市的交通负荷。但杜绝了金钱作为媒介的转让,北京20万元的车牌价格远比上海8万元的车牌拍卖价格贵。公平派当然可以说,等那两万张囤积车牌全部卖出去了,一个绝对公平的汽车社会就将到来。但这是在外地车还能驶入市区的前提下,如果外地牌照的限行范围扩大,道路上只能行驶京牌汽车,那些急需的人束手无策,没有了社会公正的绝对公平还有什么意义?到那时,街头能跑的车都属于有运气一族,挤公交的都是运气不佳的,虽然不牵涉财产多寡了,但社会却倒退了,努力奋斗不能改变命运,唯有运气能。交通部门起初设计摇号政策,面对的主要是街头拥堵问题,或以为公共交通赶上来,再征收城市拥堵费摇号就能作废了。他们想不到几年间空气质量急剧雾霾化,这个临时性政策只能越收越紧。最初设计的政策,如果像上海那样一步市场化,拍卖交易车牌,车牌管理的思路或顺利得多。

如果说汽车还是近年来才进入市民生活的奢侈品,住房则非可有可无。管理者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以比周边商品房价格便宜30%的标准定价,再以此为标准大量供应土地,再允许购房者5年后出售。看似面面俱到的政策的确在出台的一刹那平抑了购房者的预期。但房地产商却比普通人想得远,比管理层也更进一步。在自住型商品房政策出台后的土地拍卖中,虽然自住型商品房的出售价格提前锁定了,但被挤压了出让面积的商品房土地却“僧多粥少”,价格暴涨。东五环外的东坝地块,自住型商品房将以不超过2.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但商品房的楼面价已经高达3.7万元,若按照目前的市场来推算,建好后的纯商品房的售价可能超过5万元,比自住型商品房要贵一倍多。北五环外清河的楼面价则高达4.8万元。这些热门地块的楼面价甚至超过如今正在销售的新盘的价格。

市场并没有帮助管理层描绘一幅居者有其屋的和谐蓝图,而是用价格的巨大差异重新打开了预期。试想自住型商品房与纯商品房的价差不是30%而是100%或更多,出售的时候需缴纳政府的收益却仅为30%,巨大的利益面前,谁不愿去摇号?于是所有有资格者,也就是具有购买商品房资格的家庭都倾巢出动,全民摇车的盛况将再次出现。只不过这次,极少数的幸运儿获得的将是靠辛劳工作一生难得到的利益,而绝大多数人却被自己的坏运气折磨,再也买不起天价商品房。(文 / 邢海洋) 摇车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