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李维的影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十年前的春节假期后不久的某天夜里,小初戴着只硕大的口罩敲开了我家的门。他是我爸爸一位学生的外甥,奉舅舅之命送来几瓶市场上已经脱销的白醋。那名师哥自然不是懒怠的人,使唤小辈做这类跑腿的事情,好像是身为长辈们约定俗成的福利。现在我回忆初见他时他的模样,有些《家庭作业》中的乔治·查理的影子,侧面就有点陆毅年轻时候的轮廓了。无论乔治还是那时的陆毅,眼前这个高中生和他们一样属于小清新类别:脸庞干净、稚嫩。而那时候我刚工作不久,已经养成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臭毛病,在该努力的时候争分夺秒,时间宽裕的情形下好吃懒做,夜里不愿睡,不想一天这么快结束;早上不愿醒来,不想一天就这么快开始。

那晚的小初站在我的书橱前,眼神里蓄满了惊讶和渴望,却始终都没有伸手抽出一本。我想起我小时候的理想,是要在将来做一名新华书店的售货员,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够当上总经理,各种漫画和小人书只要想看伸手就有。现在打开一本新书,依然还有想把脸埋进去深深啜嗅墨香的冲动,仿佛那缕沉香已经触摸到了心底那抹最柔软。而在眼前这个小男孩,像极了多年前站在书店里交错书架前有些无助的自己……后来,那位师哥和我说小初突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顺从了家人们的意愿。师哥表示谢意,以为是我影响了他。我只记得他问我当年读书的学校怎么样,我想了下说,校园很美丽宿舍很脏乱,不过漂亮的师姐师妹也很多。

小初放弃了先前自己属意的地处南方更南的那所理工学校,到底还是去了我当年读书的城市。他会偶尔打来电话说些学校的事。某天的夜里我们谈起友情的话题,我说一些称作“朋友”的对象会在生活中消失,但你千万别去问为什么。这种疏离与陌路无论是自身还是对方的原因,都没必要为了对方而去改变自己,我相信那些贫贱不移抑或生死相知的知音一定是浑然天成。他在电话那头问这话是否有出处,我说没有,当然也适合爱情。事实上小初生平第一段爱情来得太细雨无声。我不看好这种情感,好比我们喜欢玩狙击游戏,需要在虚拟世界里拥抱现实中无法触及的代入感。爱情?应该是无声处一句便是惊雷,俱沉默时一眼就是闪电。如小桥流水般清凉理性的爱情弃了也就弃了,多年后笔落纸上,看是否还能够勾勒出她从前的模样?

某天我悚然惊心,我与小初在时间上并行,而他却好像马克·李维笔下的影子是另一个空间的自己。我喜欢自己这种安稳平静的生活,不争不躁,可是,在很多人眼里这或许真的就是失败的人生呢。当我决心要改变与小初之间这种状态的时候,才发现小初被我荼毒已深,我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一份爱恋自初见起埋在心里有三年之久,这算不算真情?答案是肯定的。问题是他们当然不是梁思成、林徽因,我们更做不了金岳霖。亲近她势必要伤害到相识的他。小初眼里的茫然又是那么的熟悉,问怎么办。我说既然放不下那就扛起。其实,我清楚自己是做不到的,任夕阳醉了,思念淹城。(文 / 哲人二) 马克李维影子

上一篇: 了不起的马赫
下一篇: 披挂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