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比、菲兹杰拉德与他们的长岛

作者:何潇

盖茨比、菲兹杰拉德与他们的长岛0( OHEKA 庄园的图书馆 )

盖茨比与黛西的最初接触,是拜访她的家。黛西是盖茨比所认识的第一个“大家闺秀”,在此之前,他从未如此亲密地与这类人接触过。黛西的家令这个穷中尉感到惊异:“他从来没进过这样美丽的住宅,但是其所以有一种扣人心弦的强烈的情调却是因为她住在那里——这房子对于她就像他在军营里的帐篷对于他一样的平淡无奇。这房子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神秘气氛,仿佛暗示楼上有许多比其他卧室都美丽而凉爽的卧室,走廊里到处都是赏心乐事,还有许多风流艳史——不是霉烘烘、用熏香草保存起来的,而是活生生的。”这让他产生了许多联想:雪亮的汽车、鲜花盛开的舞会以及更多的罗曼史——在这里,曾经有多少男人曾经爱过这个名门小姐,空气中仿佛依旧弥漫着“颤动的感情的阴影和回声”。这些联想提高了黛西的身价,也让盖茨比激动不已,他对黛西神魂颠倒。

许多年以后,中西部的青年尼克,来到大城市纽约认识新世界。他在长岛的西卵区租了一套房子。他之进入东卵区的花花世界——那是一个与西卵全然不同的世界,布满宫殿式的洁白大厦、在岸边流光溢彩——也是从踏进黛西的房子开始的。黛西此时住在一间宽敞明亮的玫瑰色的屋子里。两头都是落地长窗,常年开着,屋外有嫩绿的草地,晶莹夺目,仿佛要长到房间里来似的。轻风吹过时,窗帘便像一面面白旗,先吹向天花板上结婚蛋糕般的装饰,再拂过绛色地毯,留下如风吹海面般的阴影。唯一静止的东西是一张庞大的长沙发椅,上面有两个年轻的女人——其中包括他的远房表妹黛西——就像是浮在一个停泊在地面的大气球上。

真正令尼克感到惊奇并充满幻想的房子,是他公寓右边的一栋豪华别墅。这栋别墅位于黛西别墅的海湾对面,是一个庞然大物。房子宛若诺曼底某市政厅的翻版:里面有一座崭新的塔楼,稀稀疏疏的覆盖着一层常春藤,还有大理石游泳池和40多英亩的草坪与花园。这座豪气的大宅神秘而喧嚣、似乎有开不完的派对。“整个夏天的夜晚都有音乐声从我邻居家传过来。”蔚蓝的花园里,男男女女像飞蛾一般来来往往;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就像是公共汽车,从早晨9点到深更半夜往来城里接送客人;巨大的花园布置得像一棵圣诞树——这是盖茨比的公馆。更确切地说,是原先那个叫盖茨比的穷小子在发迹以后,为自己打造的家。盖茨比买下这座房子,因为“黛西就在海湾对面”。而这座豪宅之所以夜夜笙歌,是因为他的主人希望有一天,住在海湾对面的旧情人会留意到这边厢的热闹。“我要你和黛西一起到我家里来。”盖茨比对尼克说,“我很想领她参观参观。”

当尼克最终将黛西带到了盖茨比的家,他得以重新打量这座神秘的大宅。这座房子是10年前一位酿酒商在“仿古热”初期建造的,十分漂亮,整个正面映照着阳光。从巨大的后门进去,可以看见美丽的花园,里面种着长寿花、山楂花、梅花和吻别花。踏上大理石台阶,进入室内,一路可见玛丽·安托瓦内特式的音乐厅、王政复辟时期式的小客厅和一个图书室,以牛津大学藏书丰富的“默顿学院”命名……走上楼,可以看见许多间仿古卧室,每一间都铺满了玫瑰与淡紫色的绸缎、摆满色彩缤纷的鲜花;然后是更衣室和弹子房,以及嵌有地下浴池的浴室……盖茨比的卧室,却是所有屋子中最简朴的一间,几乎没有装饰,除了梳妆台上的一副纯金的梳妆用具。黛西的到来令盖茨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简直是光芒四射。虽然没有任何表示欣喜的言语姿势,一种新的幸福感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充塞了那间小屋子。”

作为财富象征的房子,对于小说情节的推动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些永远都是我的经历——一个富镇里的穷小子;一个富人学校里的穷小子;普林斯顿有钱人俱乐部里的一个穷小子……但我从来没有宽恕过富人之为富人,这种色彩贯穿我的生活和作品。”在给1938年的一封信中,菲兹杰拉德这样写道。但当我们走出小说,回到真正的生活里来,会发现作者并非真的如小说主人公一般“生于贫贱”。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几度迁徙,在每一处,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盖茨比、菲兹杰拉德与他们的长岛1( 始建于1915年的OHEKA 庄园,位于纽约长岛,为盖茨比的大宅提供了部分灵感 )

1896年9月24日,菲兹杰拉德出生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一栋排屋的二楼,并在这栋房子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这栋房子位于山顶大道599号,又被称为山顶台(Summit Terrace),它的设计者是威廉·威尔科克斯和克拉伦斯·约翰斯顿。房屋的设计颇具特色,赤褐砂石颜色再加上船头外形,令其在维多利亚式房屋中脱颖而出。建筑历史学家拉里·米利特认为,“山顶台”是“美国最好的维多利亚式排屋之一”。1914年,18岁的菲兹杰拉德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他的父母曾经短暂地搬离这栋房子,将家迁到了圣保罗山顶大道593号。但仅仅4年以后,菲兹杰拉德的父母又搬回这座老宅,并住了数年。1919年的夏天,菲兹杰拉德回到他出生的房子,重写《天堂的这一边》。此前一年,他在乡村俱乐部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泽尔达·萨尔(Zelda Sayre)。在《天堂的这一边》中,可以看到菲兹杰拉德在圣保罗生活时的影子。这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令他一举成名。在此之后,菲兹杰拉德离开了圣保罗。

在1922年10月到1924年5月的这段时间,菲兹杰拉德在纽约长岛租了一栋房子。在此之前,他已经与现实生活里的“黛西”——泽尔达·萨尔结了婚,并且出版了《美丽的与可咒的》,这是他的作品中最具自传性质的一部。在长岛,菲兹杰拉德遇到了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从这个角度上看,他此时的际遇很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与此同时,妻子泽尔达的不忠行为,也幻化成了小说中盖茨比最终的情感破灭与绝望。

盖茨比、菲兹杰拉德与他们的长岛2( OHEKA 庄园的门廊 )

长岛北岸成为小说中“东卵”与“西卵”的原型。这片连绵而美丽的海岸,有一个绰号叫“黄金海岸”。在19世纪,这里住满了有钱人,他们是那些最早实现了美国梦的人。这里弥漫着“老钱”的味道,同时也是优雅的。在小说结尾处,尼克看着上升的明月,看到房屋慢慢消逝,逐渐意识到为何当年荷兰水手的眼睛会因为这个古岛而放出异彩,这是新世界、清新碧绿的地方。“它那些消失了的树木,那些为盖茨比的别墅让路而被砍伐的树木,曾经一度迎风飘拂,低声响应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想,在那昙花一现的神妙的瞬间,人面对这个新大陆一定屏息惊异,不由自主地堕入他既不理解也不企求的一种美学的观赏中,在历史上最后一次面对着和他感到惊奇的能力相称的奇观。”

尽管如此,《了不起的盖茨比》并非写于长岛。在长岛度过了两个夏天和两个秋天之后,菲兹杰拉德离开了纽约,来到了巴黎。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给菲兹杰拉德带来了写作上的高峰。在此之后,他在各处游历:巴黎、纽约、好莱坞、古巴……再也没回到过长岛东岸。在他离开长岛4年之后,建筑师路易斯·卢肯巴赫(Lewis Luckenbach)建造了一座大宅,作为对小说家的致敬。这是一座堪比盖茨比别墅的豪宅:共有7间卧室、6间浴室和2间不带厕所的浴室,以及两栋花园别墅作为客房,此外,别墅主人拥有私人沙滩和池塘。但如此这些,已经与菲兹杰拉德无关了。1940年,菲兹杰拉德死在好莱坞的公寓里。他的最后岁月是在好莱坞度过的,远称不上春风得意。长岛东岸依旧风光宜人,美丽大宅也依旧矗立,其中一些,也与尼克最后一次见到的盖茨比的家一样,草坪上的草如人一般高了。

盖茨比、菲兹杰拉德与他们的长岛3( 菲兹杰拉德一家 )(文 / 何潇) 盖茨他们菲兹了不起的盖茨比杰拉德长岛纽约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