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组织:边打边谈,意图何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巴塔”组织:边打边谈,意图何在?0( 4月29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一辆警车遭自杀式炸弹袭击,救援人员在转移遇难者遗体 )

9月9日,巴基斯坦各党派在全国政党大会上达成一致,同意与塔利班建立和平对话机制,以尽快结束绵延10年之久的内战,巴基斯坦军方也表示将为和谈提供支持。9月14日,开伯尔·普什图省政府宣布,计划下月起从马拉坎地区撤军。

而次日,“巴塔”领导人却对参加和谈提出了约35个附加条件,其中包括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边境地区施行伊斯兰教法,将部落地区单独划分为“塔利班酋长国”。该组织还要求大赦其成员,并赔偿政府军事行动和美国无人机袭击所带来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但就在当天,两名巴高级军官在西北部邻近阿富汗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遭路边炸弹袭击身亡,塔利班随即宣称对此负责。同日,另有7名安全人员在4次袭击中丧生。

今年5月的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巴民众支持与塔利班和谈,只有35%的人赞成军事打击。总理谢里夫也一直呼吁与塔利班举行谈判。“巴基斯坦已经为‘反恐战争’付出了代价,我们的国内安全受到了严重损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副教授阿赫塔(Nasreen Akhtar)告诉本刊。“巴基斯坦政府清楚,无论是将塔利班从巴基斯坦完全驱逐、彻底击溃,还是切断巴社会对他们的支持都不现实。这种情况下,协商是合理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与社会学系教授图施霍夫(Christian Tuschhoff)告诉本刊。

对于和谈,巴塔称早在年初便已持开放态度。但因其“二把手”瓦利·拉赫曼5月份在美军无人机袭击中被杀,他们又改变了态度。然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巴塔藏身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经常发生针对安全部队的暴力袭击。巴政府称,目前已有超过4万人被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以炸弹、自杀式袭击的方式杀害。“他们口口声声说要对话,但当政府表现出对话的诚意时又不予以尊重。如此,和谈如何进行?”阿赫塔告诉本刊记者,“巴塔的袭击对象并非单纯的巴勒斯坦军队,而是整个国家。双方的世界观背道而驰,塔利班提出的净是些非理性要求。比如,他们不能接受巴基斯坦议会,期望建立‘国中国’,或巴基斯坦不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等,这些政府根本无法接受。巴塔需要明白,和谈是唯一的出路,动用武力对其而言同样是灾难,因为他们所破坏的是国家的潜在能力。”

“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居住在以旁遮普人为主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近200年中从未受到过公正对待;阿富汗塔利班的中坚力量是吉尔扎伊普什图人,他们与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和控制喀布尔的‘蒙古人’为敌。这两支塔利班组织并非紧密相连,但道理是相同的:阿富汗塔利班一日不能与喀布尔分享权力,就一日不能停止袭击;而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得到他们想要的政治与经济改革之前,也不会就此罢休。”加拿大肯高迪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巴基斯坦外交政策》作者斯科菲尔德(Julian Schofield)这样告诉本刊。“巴塔向来如此,一边对安全部队发动袭击,一边又要与政府和谈。他们曾再三打破和平协议,所以,此次对话很难有所不同。”美国兰德公司国际安全与防御政策中心副主任琼斯(Seth G.Jones)也这样告诉本刊。

“但这次和谈可能会促成双方达成一个协议。”琼斯进而说,“塔利班或将实现在巴基斯坦从事政治活动,以及在阿富汗从事军事活动的‘梦想’;而巴政府的目的,主要是为争取让他们在美国撤军阿富汗后保持克制。”

此协议一旦达成,必将引发华盛顿的担忧。但观察家认为,这将很难对政府与巴塔的关系走向形成巨大冲击。斯科菲尔德指出,虽然会激怒美国,但巴基斯坦因为不愿看到阿富汗成为印度盟友,将不会听从美国;而美国也已明白,自己的影响力仅限于巴内政方面,很难左右其外交政策。“巴基斯坦知道,美国对自己的兴趣将随着撤军阿富汗而降至最低点。所以,它不会甘当美国利益的典当品,会追求与自身利益相符的策略。”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政治系前主任哈斯纳特(Syed Farooq Hasnat)则这样告诉本刊。(文 / 邹珊) 巴塔意图组织打边何在中东局势巴基斯坦经济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