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麟:用交响呈现遥远的蓬勃生命力

作者:李东然

​赵麟:用交响呈现遥远的蓬勃生命力0( 赵麟 )

一部讲述中国历史的古装剧,用民族乐器制作配乐是最容易想到的创作方式,但这也恰恰是被赵麟最先否定掉的。“如果这部戏是在讲秦国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我可能会多用一些民乐。”赵麟告诉本刊,“对《大秦帝国之纵横》而言,我采用交响化的呈现方式,因为交响乐队、合唱等形式传递出的气势和质感,最能体现秦时期人们的力量和厚重感。”

赵麟的父亲是为《红高粱》、《霸王别姬》、《水浒传》等影视剧创作配乐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赵麟5岁开始学钢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入中央民族乐团从事音乐创作。与影视剧结缘于李少红导演的《人间四月天》,初出茅庐的配乐作品就博得了素来严父的喜欢。后来与陈凯歌合作《和你在一起》,参与了《新射雕英雄传》、电影《玉观音》、《长恨歌》等影视剧的配乐。赵麟笑说,全是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

为《大秦帝国之纵横》配乐,是赵麟暂别影视剧音乐创作后的再次回归。这次回归,除了赵麟生在西安,长在西安,从小听着秦腔剧目长大,对秦时期的历史有着别样的情怀外,最打动他的还是电视剧的题材和剧本。“这部剧试图通过描述秦国的生存兴衰以展现历史时期中人的精神风貌,让我非常感兴趣。这部戏的剧本也很难得,是一部复杂的电视剧,里面有好几条情节发展的线索,即使是感情线,也夹杂着很多钩心斗角。面对难得的题材和优秀的剧本,再加上与导演丁黑多次合作的默契,这是我决定参与的原因。”赵麟说。

三联生活周刊:你为《大秦帝国之纵横》制作配乐时采取了最费劲的方式——对着电视剧画面写,一般只有给电影做配乐时才会这样。你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赵麟:对电视剧而言,对着画面写音乐的创作方式使工作量变得非常庞大。国内电视剧配乐通常做法是,等到电视剧全部拍摄完成、剪辑好,再交给配乐师,配乐师将剧情分段,把创作好的音乐直接贴上去。一般说,给配乐师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只能这样操作。可是《大秦帝国》整部戏从剧本创造到制作完成,水平非常高,所以我选择了最费劲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音乐与剧情配合得天衣无缝,音乐能更好地辅助剧情的呈现。再加上丁黑的要求比较高,他们也非常专业,大家交流起来很开心也很顺利,即使在创作过程中非常费力,但能有这样的机会,为这样一部高质量的电视剧创作配乐,也是非常值得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与父亲赵季平联袂打造的《大秦帝国》交响音乐会在去年上演,这是你与父亲的首次同台亮相,也是中国电视剧配乐首次以交响音乐会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你是出于何种考虑,希望将《大秦帝国》电视剧的配乐以音乐会的形式再度呈现?

赵麟:在为电视剧创作配乐的时候,我就朝着音乐会的感觉去写,希望能把音乐写得恢弘、大气。配乐完成后,制片方听过非常喜欢。在和制片方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希望进一步推广“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的影响力,以提升电视剧的知名度。我就提议,将《大秦帝国》的配乐,用一种新的手法和形式,做成一台音乐会。制片方很赞同我的想法,就一起合力做成了这件事。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与“秦文化”的亲密接触,对你个人的内在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赵麟:在完成配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仍沉浸在那段历史传递出的源自生命本真的力量和朝气里,久久难忘。早在看完电视剧后,我就希望能去更多了解秦国的历史和人物。一方面是工作需要,了解人物性格有利于在配乐时候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另一方面,我也被这段历史本身所吸引,希望去了解更多。(文 / 李东然 王璞) 呈现交响蓬勃生命力遥远赵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