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提速“中国成长计划”

作者:李三

​沃尔沃提速“中国成长计划”0( 沃尔沃S60 )

8月28日,沃尔沃汽车集团成都制造基地正式开业,这条生产线的启动标志着沃尔沃汽车中国成长计划和全球复兴战略开始了新的一页。成都工厂规划年生产能力为10万辆,拥有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及质检中心、物流和独立试车跑道等附属设施。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沃尔沃S60L长轴距版将作为首款国产车型于今年底批量投产。

沃尔沃汽车集团生产与采购高级副总裁拉尔斯·韦伯(Lars Wrebo)、沃尔沃汽车中国业务高级副总裁拉尔斯·邓(Lars Danielson)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沃尔沃在国产化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拉尔斯·韦伯: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物。为此,我们对本土员工进行了大规模的前期培训,在沃尔沃,这样的培训称之为“影子计划”,中国员工到欧洲去,与欧洲员工一对一地进行海外实习。同时我们也调集了大量沃尔沃在海外的优秀工程师,不管是根特还是图什兰达的,到成都工厂实地指导传授生产工艺,目前成都厂有35%是来自欧洲的员工,这些欧洲员工不包括短期的专家。

国产化的另一个挑战是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其中一些供应商是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共用的,还有小部分本地供应商是第一次合作,双方还需要时间磨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是要保证质量,我们反复强调,不管世界上哪个工厂生产的沃尔沃,都必须以同样的标准,达到国际水准。因此,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来保证成都工厂的质量。

​沃尔沃提速“中国成长计划”1( 沃尔沃汽车集团生产与采购高级副总裁拉尔斯·韦伯 )

三联生活周刊:选择在四川建设新工厂,出于怎样的考量?

拉尔斯·邓:在3年的工作中,成都工厂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速度,从开始设计到组织施工,效率非常高。从地缘角度看,这里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大众、丰田等车企在这个地区也有工厂。对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它的生产组织、原材料供应等需要有良好的支撑,成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沃尔沃提速“中国成长计划”2( 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业务高级副总裁拉尔斯·邓 )

拉尔斯·韦伯:成都的汽车产业集群非常发达,也非常年轻。一些时间要求比较高的原材料,在本地就可以完成,而一些资本密集型的原材料,比如动力总成,还是要到上海周边去采购。上海的产业集群要领先成都若干年,但成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快就会赶上。

三联生活周刊:沃尔沃的豪华品牌定位和销量的平衡点在哪里?

拉尔斯·邓:我觉得销量和品牌是相辅相承的,要达到很好的销量就要有一个强大的品牌支撑,我们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捷径可走。成都工厂物流、管理的标准,都采用欧洲的标准,国际的标准,这个我们已经做到了。

三联生活周刊:在国产化过程中,如何平衡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拉尔斯·邓: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北欧品牌越来越为中国消费者接受,包括内敛的外形、环保标准以及我们在碳排放方面的努力。这是沃尔沃基础性的工作,做好了,这个卖点中国消费者就会买账,满意度也会提升。我们预测,在未来7到8年里,豪华车销量会翻一番,整体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我们愿意通过这些工作,在中国的豪华车市场中提升北欧豪华车的份额。

拉尔斯·韦伯:S60L取决于未来销量,在未来几年中,国产化率能达到60%。另外还有一个逆向全球化的问题,之前是国外品牌到中国来生产,未来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中国生产商有潜力把整车或零部件出口到海外。

成本和质量是两个不矛盾的因素,质量是不能商量的,不能妥协的,要在达到国际标准的前提下考虑削减成本,这是原则。质量保证的过程不是凭空得来的,要通过很多工作,天上不会掉馅饼,有资源投入才有质量,在这个基础上,随着量的增加会越来越好。

三联生活周刊:在吉利的采购体系中,全球采购能起多大作用?

拉尔斯·韦伯:合作至今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包括原材料、供应链的分享等,通过吉利在本土的优势达到协同效应。在未来新车型合作方面,我们也会采用有优势的原材料供应链。吉利在中国有丰富的经验,对各个供应商都非常了解,也有很深厚的积累。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沃尔沃工厂布局是成都、大庆,发动机在张家口,分散布局有没有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拉尔斯·邓:我们看到很多竞争对手也在中国各地有本土化工厂——新疆、长春等等。中国幅员辽阔,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布局充分利用各地优势。对汽车行业来说,如此布局形成的空间距离不是大问题,只要有一个设计得非常好的物流系统,加上好的伙伴,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沃尔沃汽车的品牌DNA在中国工厂如何传承?

拉尔斯·韦伯:制造“最安全的汽车”,传承沃尔沃汽车的品牌DNA,在这一点上我们毫不妥协。制造过程中,成都工厂实现了与欧洲工厂工艺水平与制造标准的镜像复制。我们将品质监测融入生产的每个节点,使用智能照相检测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100%在线和无损伤测量,而非线下抽检。在焊接、气帘装配等各个关键环节对精度进行拍照和数模分析,保障顶尖品质。而中国版“鼻子小组”和VCPA团队,是两支品质检测的“特种部队”,从豪华车客户的角度对产品进行严苛“挑刺”。

沃尔沃发明了现代汽车广泛使用的笼式安全车身结构,成都工厂生产的笼式车身强度与欧洲生产的沃尔沃汽车完全一致,超级高强度硼钢使用率高达20%。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中国市场豪华车的市场方向如何判断?大庆、成都两个工厂在车型的划分上是怎么分工的?

拉尔斯·韦伯:我们注意到市场趋势,因此做出决策将更多紧凑型的车进行量产。今年第一款国产化车是S60L,S60L相对现款S60最大的变化是后排空间,舒适豪华的程度更高。明年还将有另一款车国产。

拉尔斯·邓:在欧洲,考虑一个工厂生产什么车型、产量,通常会根据投资回报率、营运效率回报率等指标做相应的决策。我们会在成都厂和大庆厂搞平衡,针对这两家厂的车型分配,制订相应计划。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沃尔沃要保持增长难点在什么地方?

拉尔斯·邓:今年上半年我们的业绩非常好,截至7月底,沃尔沃汽车在华销量已达到33342辆,同比增长37.5%,远远超过中国豪华车市场平均增速。中国市场已成为沃尔沃汽车全球增速最快,而且是最为重要的第二本土市场。对于市场未来的预期,不同机构有不同预测,比较乐观的预测是增速翻一番,也有的预测为10%。我们基本的目标不变,希望每年速度高于市场平均速度,如果是每年都能实现快于平均速度,我们的份额就会越来越大。

三联生活周刊:近来沃尔沃在中国市场频频亮剑,是否意味着中国成长计划加速?

拉尔斯·韦伯:沃尔沃国产化纵深产业布局已于8月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除成都外,整体布局辐射大庆、张家口、上海四大国家重点经济区域,涵盖整车制造、动力总成生产和设计研发机构等核心领域。沃尔沃目前的状况是完全遵循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在这个框架结构下,我们的工厂都是百分之百按照沃尔沃全球的生产制造标准来运营。

据权威机构预估,未来5年,豪华车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总体份额将从目前的4.3%增至7.3%。沃尔沃以各大工业基地为原点,辐射中国新兴经济带的市场开发与渠道布局正在同步进行,配合本土化产品打造,沃尔沃汽车将与竞争对手在中国展开正面交锋。(文 / 李三) 成都发展计划汽车提速中国三联生活周刊沃尔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