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地”组织归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8月4日, 为防恐怖袭击,也门士兵在通往美国驻萨那大使馆的沿路检查站检查过往车辆 )
日前,美国情报机构从被截获的“基地”组织高层人员的通信中得知,“基地”头目艾曼·扎瓦希里已向阿拉伯半岛分支头目下令,最早在8月4日对美国和西方目标发动袭击。于是,8月1日,美国宣布紧急关闭22个驻中东和北非的大使馆和领事馆。8月4日再次宣布,将其中19个使领馆的关闭时间延长一周。同时,包括英国在内的部分欧洲国家也暂时关闭了设在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盘踞地——也门的使领馆。
虽然通信内容的真实性无以证实,但西方国家的担忧也并非毫无根据。首先,8月初是穆斯林斋戒月的结束时间,斋月的尾声通常是武装分子的活跃期。其次,近期在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利比亚等“恐怖主义温床”发生了多起越狱事件,国际刑警组织怀疑“基地”组织的活动与此有关。最后,“自从去年被也门军方夺去了阿比扬和夏卜瓦两省之后,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发动大规模行动的能力被削弱不少。目前,沙特派系的强势成员有意再次展示这个组织的能力,并引发更广泛的关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跨国威胁项目的高级研究员桑德森(Thomas M. Sanderson)指出。
最近,美国媒体不约而同发出了“‘基地’组织归来”的感慨。“这是一个全新的组织。”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恐怖主义研究专家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如今,它更像一次松散的运动,而非单一的组织。与‘9·11’前期由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不同,如今美国需要应对的,是横跨多块大陆,且互不妥协的一系列恐怖团体。”
“但‘基地’组织其实从未离开过。”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阿萨尔(Victor Asal)告诉本刊,“近10年中,其成员流散到了各个国家。它也从一个集权组织变成了像‘苹果’、麦当劳一样的‘授权经营机构’,他们应对美国压力的方式也随之改变。美国成功击毙了部分‘基地’领导人,制止了部分行动方案,但却从未成功地阻止该组织在观念上的传播,以及其规模的扩大。”“尽管美国动用了无人轰炸机,但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却依然是一股强大的恐怖力量,它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巨大威胁。”美国萨拉尔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泊伊尔(Michael Boyle)也告诉本刊。
2011年,美军从伊拉克的撤离给了“基地”组织“再崛起”的机会。当时,该组织早已融入了伊拉克的逊尼派社会,并借叙利亚危机爆发向其境内渗透。当年,扎卡维的一位手下被派往叙利亚,建立了“基地”组织的分支“努斯拉阵线”。2012年中旬,此分支成为叙反对派的主要力量之一,伊拉克方面则一直为其提供丰厚的资金、武器和兵力支持。现在,叙利亚的“基地”分支正在伊斯兰世界大量招募志愿兵。7月下旬,荷兰警方在海牙逮捕了一名19岁的穆斯林女性,她当时正在招募前往叙利亚参战的荷兰穆斯林志愿者。据称,有100人已经动身。在巴基斯坦,与塔利班联手的“基地”成员也在向叙利亚输送士兵。黎巴嫩也已进入了这股力量的辐射范围。“如今,叙利亚已代替阿富汗、波黑和伊拉克,变成了世界圣战运动的中心。从西欧到南亚,曾经向伊拉克提供兵力的网络,现在正在支持叙利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情报高级研究员里德尔(Bruce Riedel)在研究报告中指出。
“今天,广义上的恐怖主义,指的是小型的、分散的和相对无名的组织,以及极端主义者个人的单独行为。”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政治系教授莫里(Gregg R. Murray)告诉本刊,“情报机关很容易破获大型恐怖组织的信息,这就是许多恐怖袭击被及时制止的原因。但是,无名组织却很难跟踪和扼制,因为反恐官员对他们并不熟悉,这是美国的最大恐惧所在。”“恐怖分子比从前更老练、经验也更丰富。他们明白,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容易破裂和分解,而小型组织、分散式的操作外加合伙关系,则可产生更大的影响。”桑德森说。
而更令美国担忧的,恐怕还是明年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后的事态发展走向。“这将是‘基地’组织与其盟友‘塔利班’的巨大机会。”阿萨尔说,“这也是对阿富汗政府及其安全部队能力的一次严峻检测。”(文 / 邹珊) 组织基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