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s全线登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Clarks全线登陆0( 黄怡佳(中)出席Clarks(其乐)2013秋冬新品发布会 )

7月17日,Clarks(其乐)2013秋冬新品发布会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举行。明年是英伦第一鞋履品牌进军中国的第十个年头。为此,Clarks童鞋在本次发布会上首次亮相,这标志着其全系列产品全面引入中国市场。

Clarks大中华区及韩国地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黄怡佳(Nancy Huang)告诉本刊,Clarks每年卖出5600多万双鞋,平均每分钟卖出105双,几乎每周在世界的某个地区就有一家全新的Clarks店铺诞生。而在中国,Clarks近年连续保持接近40%的销售额增长。

在新品发布会以伦敦桥为原型的白色T台上,吴秀波、袁泉、李小璐、尚雯婕等先后出场,带领现场嘉宾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本季的设计灵感分别来自简约精致、低调高雅的“新爱德华风”与金属混搭、自由狂野的“不羁年代风”。对此,Clarks品牌设计总监保罗·加布里埃勒(Paolo Gabrielli)解释说,纵观Clarks,在兼顾传统与创新、正式与随性、正装与休闲的同时,我们的设计团队从探寻季节的不同情绪出发,将视线聚焦于20世纪两个代表时刻——20世纪初爱德华七世和20世纪末90年代盛行的“落拓风”。

面对潮流更替,Clarks经典款式频出。在产品展示区,我们看到Clarks擅于从历史上的流行文化中捕捉元素,比如重新打造上世纪最后10年风靡一时的Grunge摇滚风格。Clarks常从世界各民族的鞋靴中汲取灵感,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休闲鞋就源自内森·克拉克(Nathan Clarks)根据他在开罗见到的反毛皮靴所设计出的“沙漠靴”(Desert Boot)。Clarks也与英国、美国的潮流品牌联手,撷取其标志性细节,比如Supreme的世界地图概念,Gloverall海军粗呢大衣的牛角搭扣等。

黄怡佳对本刊记者说:“在我们近200年的设计库里,有很多值得参考的风格和元素,我们的设计师所做的是用现代风格来演绎经典记忆。我们的两个设计中心有大约60名设计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他们对这些设计库有不同的理解和灵感。所以,一方面,我们有很新颖的设计和观念,不被经典束缚,另一方面你会发现背后有经典的身影。”

​Clarks全线登陆1( 缤纷五彩的Clarks童鞋堆叠在彩色积木上 )

为了童鞋登陆中国,Clarks在2010年9月,针对3~7岁的儿童分别在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各进行了三场幼儿园及小学儿童量脚项目,其量脚师傅经过总部的专业培训。从结果看,中国孩子有比英国孩子较高的脚背。追求儿童自信快乐成长体验的童鞋系列与Clarks的品牌精髓一脉相承。

最早以男鞋进入中国的Clarks正逐步将其真正的形象呈现给中国消费者。目前,这家创立于1825年的鞋履品牌不断进行着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有52%的营业额来自英国以外的地区,零售和批发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Clarks在世界各地已有超过1400家独立品牌店铺,将近1000家高端商场里的店中店和近1.45万名员工。

三联生活周刊:本次秋冬新品发布会是Clarks童鞋系列首次亮相中国市场。你们基于哪些信息做出判断,全系列产品登陆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黄怡佳:到明年是我们登陆中国10周年,前面是比较谨慎的步骤,现在站稳了脚步,中国已经成为Clarks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童鞋的引入是为满足国内消费者呵护宝宝成长的意愿。从男鞋、女鞋到童鞋,国内城市生活的兴起与购物中心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信心。国内消费者在穿着上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对自己的定位也更加精确和成熟,这对于拥有很长产品线、兼顾时尚与舒适的Clarks是极有利的。

三联生活周刊:Clarks是全英最大的童鞋制造商家。针对儿童的量脚技术称得上你们服务的最大特点,请你介绍一下。

黄怡佳:我们在制造童鞋上有177年的经验。Clarks之所以成为全英信赖的童鞋品牌,因为我们一直关注儿童足部发育的过程。宝宝出生时小脚丫有22块软骨,大约经过14年的成长,骨化成26块。每一个阶段的需求有差别,从爬行站立期、学步期到走路期,“呵护孩子成长每一步”是Clarks一直坚持的理念。既然要适合小孩子的脚,就需要仔细测量,这包括长度、宽度、深度、对称性、包覆程度与摩擦程度。我们提供整码、半码的尺寸以及多种楦宽选择,并且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鞋头预留10到15毫米的生长空间。因为小孩子的脚部发育是非常快的,最初的3到4年中,他们每年能达到两个整码的成长速度,大约每年16毫米。到了上学的年纪,这个速度便会降低一半,一年成长一个鞋码。进行定期的尺码测量有利于选择正确的鞋款并确保孩子的脚健康发育。

三联生活周刊:Clarks的营销策略显得低调。在提升品牌美誉度方面,你认为哪些手段比较有效?

黄怡佳:我们是刻意偏低调,Clarks一贯不爱张扬、不爱浮夸,因为Clarks的消费者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很自信。当然,我们也告诉总公司,在中国有信心的表现是你需要站出来,告诉消费者我们是谁,这个并不代表浮夸。像新品发布会,像品牌专卖店,消费者看到了Clarks,听说了Clarks,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之前处在渠道拓展阶段,而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会在营销上加速。

三联生活周刊:从2004年进驻上海,到近年持续保持接近40%的销售额增长,Clarks的中国发展之路经历过哪些问题?

黄怡佳:早期的水土不服是有的。譬如说我们在英国是家喻户晓,有95%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呢,就是一个新登陆的品牌。在一开始的策略上,我们侧重产品介绍而不是品牌本身。后来意识到必须要有新品牌的思维。直到现在,我们不停地告诉消费者,我们是什么样的时尚舒适品牌。我们的强项在休闲正装与休闲这部分,中国消费者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他们也经常去国外接触各类品牌,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跟消费者讲“新爱德华风”与“不羁年代风”这些理念了。

三联生活周刊:从不适应到业绩提速的分水岭在哪一年?对于未来10年,销售额上有怎样的预期?

黄怡佳:从2009到2010年,Clarks开始30%以上的增长。真正的起点是2008到2009年,我们通过跟总部的沟通,重新调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从南到北进行量脚的工作,对他们讲述Clarks品牌,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多少年的历史。这些基本环节很重要。在未来10年内,我们预计中国的销售额可以占到Clarks全球销售的10%。今年内会新开20家左右的品牌专卖店,计划在未来的5年建立100家。我们希望消费者在一个完整的Clarks的空间里,感受到我们的视觉风格、搭配和服务。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新开店铺的策略,还有哪些策略来保持增长?

黄怡佳:Clarks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提供时尚舒适的产品。产品这方面,我们尤其看好女性消费者市场。女性在鞋类消费里面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希望可以从目前销售占比上的不到一半提升到接近60%。品牌策略上,通过线上跟线下的沟通,我们希望把知名度和体验带给更多的消费者。今年6月,Clarks开了天猫的旗舰店,我们把它看作24小时展示品牌的机会,尤其针对年轻消费者。

三联生活周刊:你强调了女性消费者,那么在你看来,Clarks女鞋的消费者与其他品牌消费者有何不同?

黄怡佳:选择Clarks的消费者第一是对时尚有期待;第二个是她们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有自信心;第三,她们是对质感、材料与做工有非常精细和高要求的群体。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Clarks大中华区及韩国地区总经理,你认为国内消费者在鞋履消费文化上与欧美、日韩的区别在哪里?

黄怡佳:各个市场的共通性与差异性都存在。女性市场上,韩国、日本的消费者跟着欧美的潮流,跟得非常紧;国内大都市的女性消费者,对于流行资讯同样敏锐。但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比如上海与内地三线城市肯定不是一样的概念。男性市场上,相较于欧美,国内对正装的需求更大。欧美消费者在选择上更大胆、更自信,而国内男性稍稍保守一点。我们鼓励国内的男性消费者在风格上可以再自由、奔放一些,在材质、颜色上多元化一些。

三联生活周刊:你提到Clarks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城市生活的兴起,但另一方面在通胀背景下,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均在上涨,Clarks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一局面?

黄怡佳:成本问题是全球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采取了全球化供应链,让我们的原材料购买更加高效。你可以看到,Clarks产品的价格已经处于较高的位置。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相信多数消费者不会盲目追求价格更高的产品,更倾向于价值型消费而不是价格型消费。我们本身的定位是价值型品牌,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产品的性价比。(文 / 王珑锟) Clarks登陆全线cl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