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师杰作展

作者:李晶晶

​伦敦大师杰作展0( 伦敦大师杰作展香港馆 )

伦敦的夏天很像北京的早春,竟然带着丝丝凉意。在皇家切尔西医院南面一大片空旷的草地上,英国人用十几天时间,以帐篷临时搭建起第四届伦敦大师杰作展(Masterpiece London)的展区。巨大的帐篷被喷绘出建筑物的图案,不仔细看,真会被糊弄过去。

伦敦大师杰作展所在的皇家切尔西医院(Chelsea Royal Hospital)是伦敦历史悠久的地标性建筑。它建成于1692年,是首座大型皇家建筑,外墙紫红色调配以点睛之处的白色,显示皇家权贵特有的富足与精致。四柱式门廊向两侧对称延伸出一段柱廊结构,一排整齐的拱券在上方与之对应。切尔西被称为“伦敦贵族社交必到之处”,它汇聚了传统、社交及时尚。

英国举办古董艺术展历史悠久。1934年在大英帝国全盛期诞生了格罗夫纳馆古董交易会(Grosvenor House Art & Antique Fair),这是英国历史最悠久,也最具权威性的古董博览会,每年6月在海德公园旁的梅菲尔时尚中心——格罗夫纳酒店举行。这是唯一获得英国皇家赞助的博览会,玛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亚历山德鲁公主都曾莅临,多年来在展会中展出王室收藏,英国皇太后还曾参与剪彩开幕。1990年,格罗夫纳馆古董交易会开放国际古董商参展项目,在收藏家并不直接进入拍卖场的年代,此展会成为英国社交圈的大事,每次展出都有奇珍异宝出现,以至于收藏家不惜排长队等待入场观看。

除格罗夫纳馆古董交易会外,伦敦每年6月还有规模盛大的奥林匹亚艺术及古董博览会(Olympia Art and Antique Fair),历史亦长达41年。会场设于市中心西部的奥林匹亚酒店,展出的艺术品和古董较为大众化,内容庞杂,参展资格十分宽松。经营权一度于2010年易手,并改名为“伦敦国际艺术博览会”(London International Fine Art Fair),2013年经营权又再度回到原来的主办单位。

2009年,名噪一时、拥有75年历史的英国格罗夫纳馆古董交易展因为财政和其他一系列问题宣布停办,而其他包括奥林匹亚在内的古董展都是建立在非常传统和中等档次规格上,当时以西蒙·菲利普(Simon Phillips)领头的一些英国顶级古董商商议,认为伦敦6月的艺术活动中缺少一个合适的艺术品交易展,于是“伦敦大师杰作展”在2010年应运而生。参展古董商中大约52%来自英国、48%来自世界其他国家,而且几乎所有的参展商都是来自艺术、设计和古董领域的顶级品牌。

​伦敦大师杰作展1( 玛丽·都铎天然珍珠吊坠(Symbolic & Chase公司) )

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伦敦大师杰作展在短短4年内,成为英国最顶尖的艺术古董交易展。每年展览前数月始,对所有将入场的艺术品,交由26位独立专家和专家委员会审核,以此保证质量和真实性。今年参展的收藏品包括:早期和当代大师画作、古董珠宝、古董游艇、古董汽车、古董陶瓷、稀有地图、雕塑、摄影艺术品,以及重要的当代家具设计。本届伦敦大师杰作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70多个著名参展商,其中约有50个新的参展商加入。

创立于1948年的现代珠宝品牌David Webb今年作为新参展商进入展会,典型的美国珠宝可以总结为“总是现代的”。夸张的设计理念、大胆的颜色运用,是大卫·韦伯一贯的风格。杰奎琳·肯尼迪曾赞誉大卫·韦伯是“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1500~157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画家、雕塑家和音乐家),温莎公爵夫人则称他是今天的“法贝热”(彼得·卡尔·法贝热是俄罗斯著名金匠、珠宝首饰匠人、工艺美术设计家)。

​伦敦大师杰作展2( 耳环一对(钻石、玉、白金,Hemmerle珠宝公司) )

大卫·韦伯1941年离开家乡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来到纽约,他作为珠宝商和设计师的特长很快显现。1948年,23岁的大卫·韦伯就在曼哈顿57街开设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珠宝店及品牌。五六十年代,大卫·韦伯首创了动物造型手镯,以马、长颈鹿、青蛙、牛、象等一系列动物为造型,结合各类矿物宝石及有机宝石制作,并大胆将新型材料如搪瓷、珐琅等运用到珠宝设计中。大卫·韦伯的动物型手镯创世至今,风靡60多年,长盛不衰。此次伦敦大师杰作展上,展出了最新的斑马造型手镯,以搪瓷、钻石、黄金为材料。

展会中除大卫·韦伯这类以设计师为主导的珠宝品牌,更多的是如Wartski这类的传统家族经营的老牌珠宝商或古董商。1865年,莫里斯·沃斯科(Morris Wartski)在波兰开创了Wartski珠宝店,主要经营银器、古董珠宝、卡尔·法贝热(Fabergé)风格的艺术作品。1895年迁至英国班戈(Bangor),业务得以蓬勃发展,到1907年已在兰迪德诺海滨小镇拥有两家珠宝店,客户包括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安格尔西侯爵(也被称为“跳舞侯爵”)等。1911年又在伦敦开设了第三家店,由莫里斯的女婿伊曼纽尔·斯诺曼(Emanuel Snowman)经营,主要销售卡尔·法贝热风格的艺术作品。1917年,伊曼纽尔与苏联政府谈判,收购1917年俄国革命后被没收的珍宝,其购买维持了10年时间,也为“Wartski”获得了诸多艺术品,包括凯瑟琳大帝的黄金圣杯及皇室复活节彩蛋等。在俄国历史上,凯瑟琳大帝与彼得大帝齐名,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这次展览中,Wartski以古董珠宝为主,集中在19世纪“维多利亚风格”至20世纪初“装饰艺术”时期,其中的“英国1920年古董钻石项链”及“法国1930年彗星钻石胸针”是装饰艺术时期的典型代表。

​伦敦大师杰作展3( 德国KPM柏林花瓶(Daniela Kumpf Kunsthandel画廊) )

伦敦大师杰作展的有趣之处在于参展商及他们所带来的艺术品都是有故事、有传奇的。马利特(Mllett)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董公司之一,专门从事家具和艺术品,包括绘画、钟表及其相关经典艺术品的交易。1865年作为银匠和珠宝商的约翰·马利特(John Mallett)在伦敦开办了这家公司,之后他的儿子沃尔特·马利特扩大规模,范围涉及18至19世纪欧洲宫廷中的精品。到1937年,马利特古董公司的收藏在英国已经首屈一指,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以及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将近70件收藏品是由马利特古董公司提供。极为不易的是,到1955年,马利特家族的成员相继去世,公司顺利渡过这一关,成为股份制古董公司,并在1988年上市,成为全球唯一上市的艺术品公司。其总裁贾尔斯·哈钦森-史密斯(Giles Hutchinson-Smith)亦是本展览的发起人之一。

马利特公司在展览中有一把18世纪的椅子尤为吸引人的目光,椅子为核桃木制成,靠背部分超出常规高度,顶端镶嵌鎏金装饰,椅面也较同时期更大,扶手突出。椅背上写有醒目的一句英文“for our country”(为了我们的国家)。椅子是有故事的,在18世纪英法战争期间,英国的地方领袖,为国家筹款,特此制作了这把椅子,在公众集会时,坐在这把椅子上募捐。马利特公司从1864年开始就为每一位客人建立了档案系统,现在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的购买记录。

​伦敦大师杰作展4( 斑马造型手镯(珐琅、钻石,David Webb公司) )

参展商尼克评论说:“我们的客户反馈,认为今年的伦敦大师杰作展是最高标准,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大家所聚焦的是古董,而不是奢侈品。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新客人来自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和西班牙,以及从美国和中国香港远道而来,这与杰作展的精神吻合,因为它正向着更广阔的国际意义迈进。”伦敦大师杰作展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局限于欧洲艺术,美洲、非洲、埃及、日本、中国的艺术品皆有展陈。今年伦敦大师杰作展跨出对外合作的第一步是与香港的“典亚艺博”签订合作协议,互换展览,因此在本次博览会上增设香港馆,展出中国内地及香港艺术家的作品,这也是全球知名博览会中最先走出去的。而在今年10月,伦敦大师杰作展也会带十几家英国顶尖艺术古董商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典亚艺博”。

香港馆展出了香港新水墨运动领导者吕寿琨、国画大师方召麐、意大利华裔跨领域建筑设计师卢志荣、以金属编织日常生活衣履雕塑装置的文凤仪等人的作品。同场还展出内地优秀艺术家的精彩之作,包括以“阴阳双重书写”表达出香港时代转变的书法艺术家陈光武的作品,以钢笔为主要创作媒材描画香港景观及自然山水的林国成的作品。

​伦敦大师杰作展5( “安妮特·威尼斯” (青铜,贾科梅蒂1964年铸造,Dickinson画廊) )

香港馆旨在从学术及历史文化研究角度向欧洲艺术界推荐香港与内地艺术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并以传承的维度和学术研究的态度,展现香港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及中国传统文化气韵。为此,特意展出两套中国清代红木家具,它们分别应用于麻将及礼茶,这两种中国南方,特别是广东、香港一带从古到今重要的平民生活方式。

林国成的《与谁同坐(一)》及《与谁同坐(二)》两幅钢笔及综合材料山水画以5万英镑(近65万港元)售出,卢志荣价值40万美元(近310万港元)的两座雕塑装置高价成交。伦敦大师杰作展主席菲利普·杰伯(Philip Hewat-Jaboor)赞誉说:“今年伦敦大师杰作展的参观宾客非常有幸地欣赏到一批富有中国特色且高水平的东方艺术品、古董和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在今年10月的‘典亚艺博’上打造一个以展示顶尖欧洲艺术品为主的主题展馆。”

​伦敦大师杰作展6( 翡翠耳环 亨默珠宝商(Hemmerle,慕尼黑) “亨默”是一个家族公司,由安东尼和约瑟夫兄弟于19世纪在巴伐利亚创办。 )

今年的交易会整体入场参观的人数大约为3.4万人,比去年增长了20%,总体成交量喜人。展会上也有Rijksmusuem、华莱士博物馆(Wallace Collection)、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耶律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旧金山美术馆、菲茨威廉博物馆(The Fitzwilliam Museum,剑桥大学的艺术和考古博物馆)等国际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的身影,其中大英博物馆购买了Leila Heller画廊的Hadieh Shafie画作《Grid 21》。

​伦敦大师杰作展7( 清康熙青花徽章瓷 豪尔赫·威尔士东方陶瓷及艺术品公司(Jorge Welsh Oriental Porcelain & Works of Art) 这件青花瓷大盘是专为葡萄牙定烧,目前所知,与它相似的仅存约5只。 )

​伦敦大师杰作展8( 钻石、珍珠、蛋白石、祖母绿花朵形胸针 约1870年 A la Vieille Russie古董珠宝公司 )

​伦敦大师杰作展9( 香水瓶时钟 约1800年 Somlo古董钟表商(伦敦) )

​伦敦大师杰作展10( 伦敦大师杰作展展品 益智人像 罗伊·利希腾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1978年创作 杰弗里·迪纳画廊(华盛顿) 这件作品在作者创作完不久,便消失在公众视野之外,此次出现,相隔30年时间。 )

​伦敦大师杰作展11( 日本鸟笼花瓶 约1700年 这种日本鸟笼花瓶非常罕见,今天已知的只剩少数,它们很可能是根据私人藏家的要求单独烧制的。 )(文 / 李晶晶) 杰作文物伦敦大师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