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表的未来猜想
作者:杨聃( 第11届中国钟表高峰论坛现场 )
记者 制表讲技术,同样讲态度。“欧洲人对每一样东西都很执著,他们看待每一样事情的态度,用中国人的字眼讲也可以称为固执。正是如此,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有他们的坚持。我们中国人虽然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但是我们对某些产品的坚持远远没有到欧洲人的那种程度。欧洲大部分的品牌历史就算不到100年都接近,我们买的就是他的历史,他品牌的坚持。”马来西亚钟表总会会长管荣昌先生说。以沛纳海为例,在被历峰收购之前,整个品牌的历史就已经是很厚的一本书,这都是由创始人及他们的传人一路写下来的,虽然到上个世纪中下旬生意几近停顿,但被历峰集团接受之后的短短不到15年,经过一系列“形象重塑”的商业运作,又将其打造成市场活跃的品牌,这个例子很好地总结出两点,要想品牌能够一代传一代,必须要有对品牌DNA的坚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持续的成本投入。
事实上,中国的制表行业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坚持。1915年创立的北极星即将在2015年迎来品牌的100年诞辰,其位于烟台的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钟表博物馆,它不仅将品牌本身的产品做了系统而全面的陈列,亦同时对中国钟表历史的不同时代做出标记。第一只机械手表品牌海鸥也有近60年的历史。如今,年轻的国产腕表品牌像飞亚达、天王、依波、罗西尼等在“做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做品牌”的方式。
2011年,飞亚达进驻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一号馆标志了中国腕表品牌迈向世界的历史节点。在中国腕表品牌们正蓄势待发的背景下,刚刚签署的《关于在中瑞经贸联委会框架下建立钟表合作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对钟表产品关税的减免,又会给中国钟表产业带来怎样的挑战与机遇?飞亚达总经理杜熙说:“瑞士的高端品牌,一季度出口大陆下滑大概16%,香港的下滑接近10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品牌到底有没有机会,我自己觉得并不乐观。”过去的5到10年,单一瑞士品牌在中国取得过30%~40%的增长,与如今瑞士品牌大面积下滑都不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今天不仅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甚至在二线、三线、四线城市,耳熟能详的瑞士品牌都已进入,他们在渠道和推广上都下了很大工夫,这对国产品牌来说无疑是强大的竞争压力。“在诸多品牌的进驻下,我们并不能因为目前品牌的一个简单的短期下滑产生过多的乐观情绪。飞亚达今年是连续第三年作为唯一的中国品牌进入巴塞尔一号馆,我们进去坦白讲是靠技术上的沉淀,包括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这才能够被我们的同行,被这个社会和更多海外买家认可。所以我们经常说,没错,我们是中国品牌,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钟表消费国,但与其被动地等着别人进来,倒不妨我们主动走出去。”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走进来”,都是为了品牌的发展;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一直都是中国品牌正在孜孜探求的课题。飞亚达没有选择打“国民表”的亲情牌,而是注重“专业”二字,专业的技术和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成就了飞亚达的国内市场,而中国航天员专业计时的身份也赢得了越来越多海外顾客对品牌的认可。依波选择的是多品牌架构的模式,两个子品牌——卡纳和宇飞,分别针对时尚女装珠宝表和高端机械男表,这与传统的主品牌依波形成了市场定位的互补。刚刚解密的全新依波品牌标识也赋予了更多国际化的注解。然而,海外收购之路也不失为一条新的发展途径,号称中国制表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案在2013年巴塞尔钟表展上正式宣布了:中国海淀集团成功收购瑞士昆仑表,这也是中国海淀集团继保时捷设计(钟表)和绮年华之后,再次将瑞士品牌纳入旗下。目前双方的合作只是在资本层面上运作,今后无论是瑞士昆仑表的定位、管理或是对海淀集团旗下的国表品牌是否产生对流影响,都是行业内有待密切关注的话题。
品牌讲产品,同样讲定位。国内著名钟表收藏家张澍生说:“我也是经常过度消费国产表的。我原来准备写给一个杂志的一篇文章叫‘打造中国的天梭表’,天梭表一个中档表的代名词,从长远来讲,中国制造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这样的。”一直以来,中国钟表业之所以比瑞士比很多高档表落后,是因为生产和设计水平落后,但是现在即使中国的制造和设计水平上来了,还是做不了世界顶级品牌,原因在哪里?“我们讲的手表,尤其是高档表,它是属于一个奢侈品,任何一个商品只要被消费者认为是奢侈,那么它营销方式和玩法也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我,我自己也经营着一个还算过得去的企业,当然跟这个钟表完全没有关系,然后我也自认为对所谓的钟表很有品位,但是假如你叫我做某个品牌的CEO,坦白跟大家说我绝对不能胜任。原因就是说它这种奢侈品的玩法。首先你要烧钱,烧当然要烧,当然不是我们说花几个亿在‘央视’买一个标王。这种玩法跟很多有关,跟你的魄力,跟你的国情,跟你的能力都很有关系。”真正做奢侈品牌的国家是法国和意大利,瑞士只是做钟表。相比于中国,美国和日本同样是奢侈品消费大国,但同样都没有可以和那几个国家一较高下的奢侈品品牌。“日本人是很喜欢消费国货的人,美国也是。但美国奢侈品能够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一个蒂芙尼。日本出不了世界名牌是制造能力的问题吗?我觉得制造能力不是决定性的。WTO之后出现了世界分工的格局,我认为从世界分工来讲,现在连日本、美国都放弃了跟瑞士表的竞争,因为大家有大家的竞争优势。如此一来中国钟表的定位在哪里?我们定位在中档表。其实假如我们中档表做得好,我说的做得好是什么程度?是做到世界垄断的地位,一样可以实现我们钟表的强国之梦。”的确,垄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以钢琴为例,最顶端的品牌是斯坦威,但是有没有人不知道雅马哈?因为日本的雅马哈把整个中档钢琴垄断了。即便如此,广州的珠江钢琴也能跻身世界之流,因为它定位很清楚,将学生用琴做到了世界的垄断地位。假如十几年前,珠江钢琴的定位是像斯坦威那样的高端品牌,可能已经死掉很多年了。而钟表行业里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就劳力士而言,它把自己在高端的奢侈品定位成一个中端产品,不标榜复杂而是定位在极致地精准、耐用。“当然我们定位中档表,并不是说不可以做高档的东西,因为做高档可以把下线的产品质量提高,但不要忘了自己的定位。”
( 天王表25周年纪念款腕表 )
“中国制造”或许没有给中国腕表企业带来光环,反而增加了一些阻力,但这种局面正在一点点地缓和。中国钟表协会联合“中国钟表之城”漳州市政府主办的“中国钟表设计大赛”,正是为中国钟表的设计人才打造的最佳展示平台,希望更多具有独创性与弘扬本土文化的设计被挖掘。就如深圳钟表协会秘书长朱舜华所说那样,中国的企业都非常努力,他们都在关注钟表产业。因为作为消费品的一个品类,钟表行业是能够真正做出中国品牌的行业之一。“这也是让我们非常自豪的地方。我相信不单是钟表产业需要这么做,中国所有的产品都面临一个转型的过程。钟表产业让我们看到所有的品牌都是要有所坚持的。”
( 飞亚达位于深圳国际钟表展的展位 )
( 飞亚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周年纪念款陀飞轮腕表 )(文 / 杨聃) 腕表猜想奢侈品飞亚达制表未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