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文:逆袭之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陆克文:逆袭之后?0( 6月28日,澳大利亚新总理陆克文在堪培拉召开就任后首次记者会 )

6月26日,澳大利亚工党举行了内部选举。现任工党主席、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以12票之差输给了前总理陆克文。这意味着陆克文将代替吉拉德成为新任工党领袖,还将在今年9月议会大选到来前再任澳大利亚总理,并率领工党参加选战。

陆克文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落。2007年议会大选时,他击败执政11年之久的自由党-国家联盟领袖约翰·霍华德,以过半的支持率成为澳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理。2010年6月,他因遭到副手吉拉德及多名工党资深人士的联合挑战而被迫下台,成了该国1981年来首位未完成一个任期就辞职的总理。此后,他于2010年9月到2012年2月在吉拉德政府中出任外交部长一职。

这一次陆克文终于成功逆袭。这是因为,不久前的民调显示,工党目前的支持率仅为29%,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降至30%以下,而反对党联盟的支持率却是48%。“在吉拉德的领导下,工党的民意支持率持续走低,议员们对于2013大选非常担忧。”西悉尼大学历史与政治学教授博登(Brett Bowden)告诉本刊,“澳大利亚选民不喜欢吉拉德这位总理,这与她当年上台的方式有一定关系。而民调还显示,若陆克文能再次领导工党,该党竞争力将大幅提升。吉拉德的在位使保守联盟党联盟对于大选前景非常乐观,但换了陆克文,他们就不那么舒服了。反对党领袖艾伯特虽不受选民欢迎,但也是个决定性人物。有陆克文充当党首,两派在选举中的对峙会更加平衡。”

“在1996年选举中落败后,工党经历了多次党首变更,因为该党议员认为,党内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归罪于领导人。”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政治学教授柯汀(Jennifer Curtin)告诉本刊。“还是在野党时,工党就很少在本党派的中心精神与政策上下工夫,而是希望通过安排合适的领导人来赢得大选。”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科斯塔(Brain Costar)也向本刊指出。

于是,作为工党“救命稻草”的陆克文重回旧位。但在备战大选之前,他首先要面对来自党内矛盾的挑战。“工党近三年内所经历的领袖之战,对于党派稳定性的影响,可能比以往更为严重。”柯汀指出。“第一任期内,陆克文在头两年很受欢迎,但第三年大选临近时,支持率却有所下降。虽然民调依然显示他将赢得大选,但许多厌恶他为人的工党同事却利用这次机会将吉拉德推上了台,而且他们认定吉拉德更受选民青睐。”澳大利亚国民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布伦特(Peter Brent)告诉本刊,“可当年的大选只产生了一个‘悬浮议会’,证明了吉拉德并不那么受人爱戴。吉拉德的支持者认为,她之所以不得人心,是因为陆克文从中作怪。虽然主要原因还是她执政不利,但这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工党此时选择陆克文,只是出于对于本党派利益的保护,许多议员依然不喜欢他。”博登也说。

不难看出,工党内陆、吉两派的对立可谓泾渭分明。“总体看来,工党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一个执政党。在这一任期中,该党的经济管理政策十分奏效,它保证了国家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正常运作。但是,由于内部争斗严重,工党没能建构出一个积极的形象。可以说,他们是自己最强势的敌人。”博登说,“他们的内部分裂甚至已成为反对党的攻击点。”

然而,即使陆克文有效解决了党内团结问题,“他的回归也很难阻止工党在大选中败北”。柯汀说,“2010年大选时,工党只在150个议席中赢得了72个,今年他们没有承受丢失议席的能力。但民调显示,无论陆克文是否回归。只赢不输对他们而言不太可能”。“工党需要保住现有的71个议席,和一位离党议员的席位,再从反对党中赢得四席,这将会非常困难。陆克文重任总理,会让许多选民回忆起他三年前下台的落魄形象,他的回归也许会使工党损失降到最低,但大获全胜还是太难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政治学教授麦金泰尔(Clement Macintyre)这样向本刊预测。(文 / 邹珊) 陆克文逆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