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对话中断 南北关系再陷僵局

作者:忆暖

(文 / 邱杨 邹珊)

朝韩对话中断 南北关系再陷僵局0( 6月9日,朝韩局长级会谈在板门店举行。朝方代表团首席代表金圣惠(左)与韩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千海成会面 )

朝鲜的提议当天即得到韩国方面的积极回应,双方于6月9日在板门店进行了初步接触。就在各方期待韩朝南北对话有突破性进展的时候,朝方却以“会谈代表团团长级别过低”为由单方面宣布取消原定于12日举行的当局会谈。几近开启的韩朝政府间对话再次关上大门,双方隔空喊话,互相指责。

“朝鲜此次主动向韩国提出会谈,是为了缓和数月以来紧张的国际气氛。”美国斯坦福大学韩国政治学教授大卫·斯特劳普(David Straub)告诉本刊,“朝鲜极为关注中国新领导层最近几个月里越来越强硬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朝鲜首次提出会谈的时间在习近平与奥巴马会晤前夕,韩国总统朴槿惠也将于6月底访问中国。朝鲜方面此时提出会谈提议,意在向这些外交活动施加影响。”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布莱恩·布里奇斯(Brian Bridges)告诉本刊:“朝鲜最近一直在批评朴槿惠政府,但此次却主动要求会面,似乎意在向中美表态,朝鲜愿意主动寻求对话。但原定于本周的朝韩会晤却在‘习奥会’结束后中止,而中美双方也并未向朝鲜提出任何新的重要邀约。”

布里奇斯认为,朝鲜主动约谈的另一个目的是试探朴槿惠政府是否能真正执行其“互信政策”,向朝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在竞选过程中,与处于执政末期的李明博当局强硬姿态不同,朴槿惠在对朝政策上有意显示灵活和同现政府拉开距离。她提出将建设‘双方互信的新韩半岛’,使南北关系正常化;承诺为活跃南北交流合作,将在首尔和平壤分别设立交流合作事务所,负责管理和协调外交、安全、统一政策;并表示不论政治形势如何,将持续对朝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并促进离散家属定期会面等。”斯特劳普告诉本刊,“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韩国人支持朴槿惠的对朝政策,认为该做法有原则且公平。”

“从朝鲜情况看,金正恩继任朝鲜最高领导人后,沿袭了金正日生前最后阶段的施政方针,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为此,金正恩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缓和的周边环境,以便缓解安全压力,并获得更多经济援助和与外界合作的机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与合作研究部研究员虞少华分析认为,“可能出于这种考虑,金正恩政权在朴槿惠胜选之后,通过官方媒体和新年讲话等形式,向韩方发出‘消除南北对抗状态’的积极信息。在经历与韩国的数年紧张对峙后,金正恩政权对朴槿惠政府改变政策是寄予期待并存有回应意愿的。”

尽管僵持已久空前恶化的朝韩关系已经走到人心思变的节点,但是朴槿惠政府开局的环境背景却十分不利。“今年4月,朝鲜单方面宣布撤出开城工业园区的全部朝鲜工人,中断工业园区运转。至此,韩朝经济合作的三大项目全部关停。”斯特劳普告诉本刊。“李明博政府的强硬对朝政策给南北关系留下了沉重包袱,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全面倒退,两国民众的相互仇视也超出以往。”虞少华认为,“在朴槿惠政府调整对朝政策过程中,李明博执政期间给朝韩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弭。”

朝韩之间的对立冲突导火线很多,而危险最大的是朝鲜核武器与导弹研发计划。“在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明确表示‘将不再讨论朝鲜半岛无核化,并继续发射各类卫星和远程火箭以及进行高水平核试验’的情况下,朴槿惠总统在就职仪式讲话中未把呼吁朝鲜放弃核武器计划与推进朝韩间‘信任进程’对立起来,或是将前者作为后者先决条件,显然是理性和现实的考量。”虞少华分析称,“韩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同美国合作,包括在对朝政策和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只能以地区的利益,即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稳定为重,而不是以同盟需要为重。更重要的是,南北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必须靠双方直接对话来消除。因而,韩国在与美国进行合作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过与朝鲜的全面对话和接触,开辟建立信任、共同发展的道路。” 僵局中国朝鲜中断对话金正恩关系南北时政外交再陷朝韩朴槿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