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作者:李晶晶

(文 / 李晶晶)

天工开物0( 明 玉雕连封一品 )

今天,治玉工具得到改进,由过去的人力创造机械动力,转换为电动马达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治玉经验”是一种无法用科学数据衡量、全凭感觉的创作。如今这门手艺依旧沿袭着古老的学徒制,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

仅举一例,便可说明一二。在玉器上打眼,这是玉器制作中最普通的工艺。通俗的理解就是项链珠子要穿的孔。古代采用针钻法,即用一根针状物,使之在玉器上旋转,带动“解玉砂”,先在表面上磨出一个浅坑,继而是深坑,直至将玉料磨穿。这个工艺一般用手拉钻来使针钻转动。现代改用超声波打孔机,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高频振动,使小针管钻上下高速移动,带动磨料进行打孔。虽然工具改进,但依旧需要工人有经验,钻孔时必须有水不断喷到玉料上,有时材料很小,会变得很滑,手不易捏住,即便是这样,也不能将此过程改用机械手。工人们说,自己拿着,有一种手感,能感知孔洞深浅大小的程度。

20世纪30年代末,约瑟夫·乐萨卓(Joseph.F.Lizzadro,1898~1972)想在美国市场上找一些没有切割过的玉材。约瑟夫的爱好是钻研品类繁多的玉石、矿石,并将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切割,制作成首饰送给亲朋好友。他发现玉石原料并不好找,但雕琢成器的玉雕摆件倒是有不少,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吸引不少业余的珠宝爱好者购买,以当作原石加工。当时约瑟夫购得他平生第一件中国玉雕提梁壶,并打算把它切割改制成首饰。准确地说,这是一件18世纪翡翠饕餮纹提梁壶,精细的工艺让约瑟夫大为赞叹,不忍下手。逃过一劫的翡翠摆件今天成为以约瑟夫·乐萨卓名字命名的、乐萨卓宝石艺术博物馆里重要的标志性收藏。

约瑟夫·乐萨卓生于意大利,20世纪初与父亲移民美国。定居后,本业鞋匠的父亲重操故业,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开设鞋店,不久便将一家接往美国团聚。年少的约瑟夫一边在父亲店里工作,一边努力读书,最终成为美国公民。

1916年,约瑟夫加入米德电气公司(Meade Electric Company)当小工。该公司业务包括将城市的煤气灯改为电灯。约瑟夫加入公司之后,扶摇直上,很快当上了公司股东。1929年,公司创办人去世,约瑟夫因出色的表现,被委任为董事局主席,直至1972年去世。约瑟夫凭借独到眼光,带领公司业务蒸蒸日上。1940年初,他看到伊利诺伊州东北部交通灯设施日久失修,设备陈旧,便向州政府争取,拿下改造城市公共设施的项目,订立合约,让公司承包保养维修工程,之后相继就街灯、泵房等设施也签订合约,并将服务对象扩大至钢铁厂及石油公司。

天工开物1( 清18~19世纪 白玉神兽珮 )

1932年,约瑟夫与玛丽·珊德拉多(Mary Sandretto,1910~2001)成婚,并于1939年搬往伊利诺伊州艾姆特斯特一幢较大的房子居住。密歇根州上半岛基威诺县是玛丽的出生成长地之一,一家人常常在周末去当地游玩,于是也成为约瑟夫收集各色矿石的地方。密歇根上半岛是构成美国密歇根州两块陆地之一,东为圣玛丽河,西为威斯康星州,北为苏必利尔湖,南为休伦湖和密歇根湖。上半岛面积约为全州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气候因素,农业不发达,而以林业和矿业为经济支柱。

约瑟夫最爱收集的是苏必利尔湖玛瑙(常带有红白相间的纹带)、杆沸石(常带有色彩斑斓、同心环纹的一种沸石)、硅硼钙石(几乎完全透明的一种晶状体矿物)等,并会加以切割打磨,用来镶嵌首饰,送赠亲友。约瑟夫自从开始收集宝石后,为他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并促使他在研究矿石切割之余,开始搜购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宝石制品。

天工开物2( 清18~19世纪 碧玉雕凤驮宝瓶摆件 )

当约瑟夫见到中国玉雕作品精湛的工艺后,为之倾心,收藏的重点也为之倾斜。多瑞斯·亚瑟(Dorothy Asher)是约瑟夫的孙女,也是乐萨卓宝石艺术博物馆的主任,她说:“祖父并不像其他收藏家那样,在意这些玉器的年份是否悠久,他更看重的是其巧夺天工的工艺及漂亮的材料。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我们。”

中国古代玉器主要以闪石玉为主,它是一种摩氏硬度在6至6.5之间的石头,其他玉雕原料如翡翠、水晶、玛瑙等,硬度为7,均比钢铁高出很多,所以玉石雕琢只能使用特殊的材料。但是中国古代如何治玉,具体工具的描述,明以前的文献中很少有记载。《太平御览》中有引《玄中记》,其中有关于金刚的记载:“金刚出天竺,大秦国,一名削玉刀,削玉如铁刀削木。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米,欲刻玉时,当作大金环着手指,开其背如月,以割玉,刀内环,中以刻玉。”这是古代对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所产金刚石的描述,认为其硬度高可以刻玉。到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乎划断。”书中还配有精心绘制的琢玉图,使人们对古代治玉情况有了大概的认知。清末李澄渊的《玉作图》十二幅,附有文字说明,这是最为详细完整的工艺流程介绍。

天工开物3( 清19世纪 青白玉雕刘海戏蟾山子 )

在约瑟夫的收藏中,有一件19世纪的青白玉雕刘海戏蟾山子。山子雕,又称玉山子,是以玉石的自然形状设计画面并进行雕琢,从而制成山水人物景观玉器,这种造型一般以山石为主。玉山子在设计中依料的形状、颜色、绺裂而定。设计中去除瑕疵,顺其色泽,使料质、颜色、造型浑然一体。然后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玉石料或浮雕,或深雕,施工或粗或细,或山水,或人物,亭台楼阁,草屋石洞,翎毛花卉,交替变化,似一幅立体的山水画。玉山子可以充分看出匠人的艺术。山子雕是扬州玉雕的传统技艺,明代扬州的玉山子已见于史料和实物,清代的山子作品更为丰富,如著名的大禹治水图山子、秋山行旅图山子。

约瑟夫的收藏中有一只白玉雕双龙戏珠纹吊瓶,以活链技术展现了工人之高超技术。制作能活动的链条,从原料出坯时就要流出链条的位置,用陀制工具将链子的宽度、厚度、长度切出,以十字形分瓣,再打钻去眼。这个工艺最早能追溯到商代,江西大洋州商墓中出现了带活环链的玉羽人,活链是玉器制作中较难的工艺之一。

天工开物4( 元 白玉镂雕连封一品 )

虽然最初令约瑟夫倾心的是玉雕,但中国工匠雕刻琥珀、海蓝宝石、碧玺等其他物料的精湛工艺,他亦十分欣赏,甚至穷其一生,致力购藏,因此藏品不乏上乘精品。多年下来,藏品数量大增,约瑟夫希望为藏品物色展览场地,他曾说:“与大众分享欣赏宝石不朽美态所带来的喜悦,与大众共同见证人力怎样将天然物料变成艺术品,是人生一大乐事。”1962年11月4日,乐萨卓宝石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并对外开放,约瑟夫终于梦想成真。博物馆坐落于爱慕赫斯特市怀而德公园内,外形就像绿荫上的一个首饰盒,正好用来收藏馆藏的珍宝。

随着收藏及研究的深入,约瑟夫对中国玉器的工艺了解越细致,敬佩越多。他甚至在博物馆内陈设了中国玉器制作的工具,供大家了解制作流程。博物馆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收藏是中国玉器。

天工开物5( 《冲砣图》 )

约瑟夫的儿子约翰·乐萨卓(John Lizzadro)也像父亲一般钟情于中国雕刻,并且眼光独到,在他的引领之下,馆藏珍品愈见丰富。时至今日,馆藏玉石、矿石已逾数百件,其中数件更是难得的精品。除了宝石工艺品外,博物馆亦展出原石,介绍宝石、矿石的形成,其中又以玉石为重点。约瑟夫曾说:“真正的宝石工匠必须对美石别具慧眼,工具固然重要,更要技术精湛。宝石工艺所以进步,还是全凭艺术从业者多年来坚守敬业的精神。”

天工开物6( 《开玉图》 )

天工开物7( 乐萨卓宝石艺术博物馆 )

天工开物8( 约瑟夫·乐萨卓 )

天工开物9( 青白玉祥龙拱寿纹磬 磬是商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礼记·郊特牲》记载:“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僭礼也。”孙希旦集解:“玉磬,《书》所谓鸣球,天子之乐器也。”明清之际,将磬以玉料制作,或成对,或单件,由乐器公用转为室内装饰的陈设品。 )

天工开物10( 清乾隆/嘉庆 白玉雕福寿万代如意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 )

天工开物11( 清18/19世纪 白玉龙祥凤瑞佩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唯有玉佩。繁钦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周礼·玉藻》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子佩白玉而玄组授,诸侯佩山玄玉而朱组授,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组授,士佩瓀玫玉而缊组授。”明清是另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时民间盛行佩戴各种玉佩饰。 )

天工开物12( 清19世纪 青白玉痕都斯坦式花草纹剑柄、剑珌 痕都斯坦玉器在清朝的宫廷中是非常名贵而特别的一种,用精美绝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痕都斯坦本为清代对北印度的称谓,而痕都斯坦玉器则泛称宫中所藏中亚等地区的玉器。有一种说法,“痕都斯坦”这个地名是乾隆亲自核定的。 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留玉皮或杂色玉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乾隆时,内务府设立了专门仿制痕都斯坦玉的作坊,苏州的专诸坊也有仿制。这些“西番作”玉器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复制痕都斯坦玉,而是吸取其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的优点,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西番风格的玉器。 )

天工开物13( 晚明 青玉饕餮纹出戟方觚 造型仿青铜觚。明朝后期,江南生活富足,第二次收藏热到来,人们对古玉非常感兴趣,因此这时仿古之风再度出现。 ) 天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