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碁求变有无快速通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 宏碁R7双转轴变形本 )
“消费电子行业一定会涌动变化,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宏碁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振堂在双转轴的Aspire R7发布时说道,“个人电脑领域过去的做法是围绕全球10亿消费者的,永远是这10亿人,让他们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我现在的想法,为什么不把10亿人变成20亿人呢。”这种对产业界未来的思考背后,则是宏碁已经进行多时的战术性调整。放弃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纯粹出货量的数字竞争,而是在追逐Windows8新颖变形超极本的设计潮流之外,开始强化平板产品线的战略意义。作为上网本概念的先行者,宏碁曾经一度占据高达37%的份额,而现在则是全球第三大平板电脑制造商,位居苹果和三星之后。如此调整的结果显而易见,2012年第四季度出货量下滑到了690万台,与当季全球PC出货量下滑6.4%的大行情相比,宏碁是全球前五大PC制造商中下滑最多的。可紧接着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的成效显示,宏碁全球却由此实现了5.15亿新台币(约合1744万美元)的净利润。
实际上2012年末为Windows8首发上市而专门开发的宏碁Aspire S7,曾经被微软作为重点样板机型进行推广,但Windows8自身大量的操控习惯变化,无疑需要用户花费一些时间去适应。当时联想Yoga、索尼Duo11和戴尔XPS 12,都展示出了独具特色的变形方式,实现超极本和平板电脑的功能性融合设计,而宏碁似乎依旧迷恋传统笔记本开合的经典工程结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宏碁率先拿出了自己第二批Windows8产品,尤其是双转轴结构的Aspire R7。“我们已经花了两年时间研究消费者行为变化,开发第一代Windows8触控产品时候,我们一直不满足于只是给笔记本电脑屏幕加上触摸功能,所以才会研发独特的Ezel转轴变形本。”宏碁全球总裁翁建仁在采访中介绍道,“键盘和触控之间的人体工程学原理组合,我们构思了不少方案,Aspire R7的设计变形方案是2012年8月才确定的,关键在于工程研发上的技术挑战。不要求用户改变行为方式,而是我们改变技巧提升创意,来适应使用者的自发行为调整。”
不同于联想偏向智能手机,也有别于华硕热衷的智能手机混合平板,宏碁似乎迫切希望能够切入平板电脑的新机会。毕竟按照IDC的2013年度报告,2013年第一财季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已经从去年同期的2030万部增长到了4920万部,增长率高达142.4%,甚至BitChemy Ventures分析师萨米尔·辛格(Sameer Singh)估算,第三季度末平板电脑单月出货量就有可能与PC持平,由此形成消费电子产品的一个新拐点。按照宏碁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振堂的构想,平板产品很快将至少形成年消费2亿台规模的全球大市场,并且会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分布的结构,其中Windows8的平板会占到20%到30%,占据整个平板生态的顶层,下面则是大量的低价Android设备,而宏碁的野心在于提前在各个金字塔层上布局。也正是基于这种预判,在微软还没对外正式公布Windows Blue对小尺寸平板的支持升级前,宏碁就已经开发完8.1英寸的Iconia W3了。对于小尺寸平板与宏碁传统个人电脑业务之间的侧重方向,宏碁全球总裁翁建仁在采访中回应道:“我们未来40%到50%的投入还会在PC上,尤其是触控笔记本电脑,我们要赋予它新的创意,触控市场还是有成长空间的。而另外50%的注意力会放在平板设备和智能手机上,如果说现在笔记本电脑为宏碁贡献了八成盈利、平板15%、手机4%的话,那明年这个盈利结构可能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笔记本电脑盈利比例会降到65%,2015年这个比例甚至会调整到10%到50%之间。”
专访Acer大中华区总裁林显郎
三联生活周刊:Acer宏碁开始策略性的产品转型,按照IDC和Gartner的调研数据,Acer的PC销量在放缓,同时平板产品出货量升到了全球第三的位置,你们预计2013年近期宏碁会发生什么转变?
( 林显郎 )
林显郎:消费电子领域的生意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营业额很大,利润也很大;一种是有营业额,但没什么利润;一种是有营业额,可能还会亏损。我们宏碁一直在思考,曾经做到了一年营业额200亿美元,可又如何呢。商业运营模式要追求利润,如果营业模式不健康,规模做得再大对企业也没有太多的好处。过去8个季度,Acer营业额有一点小幅衰退,原因就是我们在调整产品结构和对库存严格控制。
Acer在2013年第一季度恢复盈利,获利赚5.15亿新台币,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在逐步走出欧洲市场消费疲软和产品转型调整期的震荡。宏碁CEO王振堂制定了每年5%的成长目标,不要单纯从纯粹销售数量上判断了,宏碁衰退的部分主要是上网本产品,这些低价上网本已经在被平板产品所取代,所以要把笔记本电脑产品和平板加在一起计算。大概两年前宏碁启动的全面改组,当时我们就预判全球市场要发生大变化,我们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追求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策略,而应该专心研发创新产品上。
移动设备和触摸屏幕的普及,在催生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改变,譬如Windows8带来的10点触摸,就需要给一点时间,好让消费者真正体会到触控的好处。我们2012年第四季度触摸屏产品只占2.2%,2013年第一季度就增加到了14%,第二季度会接近20%,到第三季度会超过35%。Windows8的触控设计给个人电脑注入了很多创新的想象空间,只有设计更有特色的产品,才能真正适应全球市场的消费快速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联想不久前强调PC+概念,最近又号称要挑战三星的智能手机地位,且不说热衷企业级市场的惠普和戴尔,似乎包括宏碁、华硕、东芝在内的多家消费类企业中,并没有PC制造商能真正在手机领域占据统治力,在你们看来PC制造商的移动设备产品进化,到底该如何走?
林显郎:移动计算产品方向不只是智能手机,也包含平板设备,具备打电话功能的平板,这种所谓Phablet概念设计,也是演化中的一种新形式。当市场在做急剧变化的时候,一方面要看竞争对手的变化,同时更关键的竞争对手往往是自己,试问自己能否创造出一些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东西。譬如我们设计团队开发的Ezel Hinge,通过双轴的多向可变化折叠方式,创造出一种超极本和平板电脑多重功能变化的用法。
三联生活周刊:惠普、宏碁、联想和三星都尝试性地开发了Chromebook,Chromebook无疑可以将Google的互联网产品生态打通,可惜在中国市场目前几乎无法使用,那么你们如何看待Chromebook的机会?
林显郎:我们对Chromebook抱有信心,即便其不是一个全球性的产品。Chromebook需要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当地是一个互联网很开放的环境,其次要有当地化的快速云服务,最后是消费者行为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目前美国市场还是有Chromebook的生存土壤的,尤其是在美国的教育市场。上网本概念曾经很成功,但我们不认为上网本会被一个新产品所取代,而是被多种产品所分割,Chromebook只是其中一种,还会有平板电脑,甚至还会有Phoneblet。
三联生活周刊:在微软的Windows和Google的Android之间,Acer如何保持不同两条技术脉络的关系?
林显郎:我觉得市场已经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苹果的iOS、Google的Android和微软Windows,三者间的格局要比两三年前更稳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无疑最理想,对于全球化消费电子制造商而言,这种格局最有利于创造差异化定位。以前个人电脑行业热衷拼产量,产业链条在重新排序,宏碁就需要有差别的定位,我们不会卖单一定位的产品,未来Windows和Android的产品都会涉足,过去宏碁大约只有10%的产品定位中高端,而现在这种定位要放大到30%到40%。 电脑求变笔记本电脑快速通道chromebook宏碁有无acer三星平板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