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第一屏与拉卡拉的跨界布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黄燕)

抢占第一屏与拉卡拉的跨界布局0

“上网买张电影票,2分钟选好片子,花5分钟用网银付款,或者直接打开手机,用拉卡拉3分钟完成全过程,你选哪个?”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如此解释手机刷卡器的价值所在。从便利店到手机屏幕,这是成立8年的拉卡拉至今为止最大的跳跃,到2013年5月推出满一年的拉卡拉手机刷卡器销量突破200万台,APP下载量达到800万次,成功从公众服务切入个人支付市场。只要插上1/4张信用卡大小的手机刷卡器,下载拉卡拉APP注册激活,手机就变成了一台具备还款、转账、缴费多种功能的移动刷卡器。2012年拉卡拉交易额突破6000亿元,已经是线下第三方支付的老大,但这还不够,在创始人、董事长孙陶然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支付的主战场将是智能手机:“手机一定是第一屏,以支付为入口向生活服务延伸。”

谁的手机支付

几乎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试图让用户忘记银行卡,通过账户绑定,或者干脆用手机号码绑定来完成支付业务,而拉卡拉的思路正相反,保留了卡片介质,无需额外记忆账户和密码,为用户提供随身银行般的服务。拉卡拉成立之初,在便利店和超市大举铺设自助终端的模式看起来很“笨”,可事实证明在支付宝普及的同时,拉卡拉同样有存在的价值。现在拉卡拉自助终端已经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总数突破7.5万个,目前正在将第一代POS机终端更新为多媒体终端,全彩触摸屏更方便用户操作,同时增加了打印优惠券、购买彩票等增值服务。孙陶然告诉本刊,未来拉卡拉将深入二、三线城市,特别是那些银行网点覆盖率低的地区,预计到2014年网点数量将达到10万个。现在拉卡拉试图把这一模式复制到手机屏幕上,在外界看来手机刷卡器199元的售价是最大的障碍,孙陶然给出的回答是:“对于有需要的用户来说,199元并不构成障碍。同时我们也在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用户的购买成本,比如和银行合作办理信用卡送刷卡器,和联想等手机厂商合作为手机配备定制刷卡器。目前我们正在与手机厂商探讨集成刷卡槽的智能手机,有望在2014年推出刷卡手机。”

移动支付意味着随时随地触发消费,这是银行、商户和第三方支付商蜂拥而上的最大理由。其实中国移动早在2009年就开始尝试手机支付,由于手机号码本身就是一个预储值账户,运营商做支付有先天优势,无奈当时第三方支付牌照尚未放开,政策风险制约了运营商的动作。2011年底三大运营商全部获得支付牌照,近场支付NFC成为最受运营商青睐的技术,但银联的13.56MHz标准与中国移动的2.4GHz两大标准明争暗斗,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直到2012年中国移动与银联终于达成合作,确认银联版为行业标准并推出手机钱包业务。2013年4月,中国移动开始为用户免费更换带有支付功能的手机SIM卡,前提是手机必须支持NFC。两年的时间差给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宝贵的空间,不只是拉卡拉,支付宝、财付通都以手机客户端切入了移动支付,不仅能付钱、转账、扫码支付,还可以收集和管理优惠券。“移动支付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关键是谁能在便利和安全性上更好地满足用户。”孙陶然评论说。

支付入口的想象空间

抢占第一屏与拉卡拉的跨界布局1( 2012年12月22日,北京金融展上的拉卡拉手机刷卡器 )

当牌照还是稀缺资源时,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简单,而今天拥有牌照的企业已经超过200家,移动支付更是整个行业的追逐热点。这和拉卡拉成立初期依靠信用卡还款打开市场完全不同,2006年前后中国信用卡市场的膨胀成就了拉卡拉,庞大的新发卡数量背后是还款不便,而拉卡拉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需求。在移动支付市场是否还存在这样的机会?在孙陶然看来,今天的用户需求更加多样化,“支付只是第一步,拉卡拉的下一步是生活服务,甚至电子商务也会包含进来”。目前拉卡拉已经与京东合作在网上开出了拉卡拉商城,与神舟租车的合作也在商谈中,孙陶然希望以支付为入口,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挖掘商机。快速扩张的拉卡拉依然处于投入期,2012年推出手机刷卡器,大规模更新多媒体终端,员工人数从1000人扩张到了5000人,大举投入的拉卡拉离盈利还有多远?“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收入模式很简单,目前拉卡拉的收入主要来自刷卡手续费,我们从每笔手续费中能分到1元左右。要想盈利必须做大规模,拉卡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盈利,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持续投入扩大规模,但我认为公司盈利点不会晚于2014年底。”孙陶然回答。

三联生活周刊:移动支付一直是包括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商争夺的战略要地,目前已有手机银行、支付宝客户端、NFC支付等等多种方式,拉卡拉做手机刷卡器的优势在哪里?

抢占第一屏与拉卡拉的跨界布局2( 孙陶然 )

孙陶然:移动支付方式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种,拉卡拉做的是硬件加软件,用户无需再额外记忆账户和密码,直接在手机上刷卡就能完成支付,各家银行卡都能刷而且没有支付限额。在软件加密外,手机刷卡器本身内置了安全芯片,每一台刷卡器对应有唯一的银行卡磁条信息保护密钥,双重加密更确保了安全。硬件支付主要是近场支付的NFC技术,目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应用。拉卡拉做的是远程支付,但NFC我们也在关注,一旦它发展起来拉卡拉的自助终端很快可以受理,像刷卡一样刷手机。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拉卡拉在移动支付上投入很大,这是否意味着移动支付将取代便民金融服务成为公司的业务重点?

孙陶然:目前拉卡拉的业务分为三部分,包括公众服务,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便民自助终端属于公众服务,面向小微商户的收单业务属于企业服务,个人服务的移动支付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12年拉卡拉实现交易额600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公众服务。未来情况会有变化,估计个人服务和企业服务将各占40%,公众服务占20%。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块屏,能够进入手机界面第一屏的应用软件很少,拉卡拉瞄准的生活和金融服务应当占据其一。

三联生活周刊:在牌照还是稀缺资源时,第三方支付市场相对保守,在牌照放开的今天,大量企业争相进入,你认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要素是什么?

孙陶然:现在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有几百家,其中许多经营预付卡业务,真正做收单和网上支付的大约只有二三十家,其中成规模的主流企业也就10家左右。放开牌照并不代表着门槛降低,实际上第三方支付的门槛很高,除了1亿元的注册资金要求,和银行对接的后台系统和数据中心投入也相当巨大。第三方支付目前还处于上规模的阶段,这一行未来的出路在于跨界,要把生活服务和金融服务结合起来,而不是和银行争夺客户。

三联生活周刊:相对于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拉卡拉如何看待传统的收单业务的发展空间?

孙陶然:现在许多小店都有刷卡需求,这块银行忽略的业务恰恰是第三方支付的市场空间。拉卡拉进入小微商户收单业务后,仅2012年一年就新增了10万个收单商户。以二合一POS机收款宝为例,拉卡拉为小微商户提供的不仅是收单服务,还包括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公共事业缴费等便民服务,帮助商户吸引人气。许多小微商户已经从拉卡拉自助终端上收获了人气,未来的终端甚至可以做成虚拟货架,顾客直接在触摸屏上选择商品并付款,再到便利店取货。 移动互联网抢占跨界孙陶然卡拉nfc第一拉卡拉移动支付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