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大艺

作者:李晶晶

(文 / 李晶晶)

小品大艺0( 仇英“孤舟垂伦” )

晚明文人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对“扇”有段叙述:扇,羽扇最古,然得古团扇雕漆柄为止,乃佳;他如竹篾、纸糊、竹根、紫檀柄者,俱俗。又今之折叠扇,古称“聚头扇”,乃日本所进,彼国今尚有绝佳者,展之盈尺,合之仅量值许,所画多作侍女、乘车、跨马、踏青、拾翠之状,又以金银屑饰地面,及作星汉人物,粗有形似,其所染青绿甚奇,专以空青、海绿为之,真奇物也。

文震亨的曾祖父文征明是明中期著名的“吴门四家”之一,他创作的不少扇面,至今仍保存于北京故宫,如《兰石》、《红杏湖石图》、《红蓼蜻蜓图》等。文震亨所提到的“折叠扇”通称“折扇”。明代教育家刘元卿《贤奕传编》:“折叠扇一名‘撒扇’,盖收则折叠,用者撒开,以扇骨聚其头而散其尾,故又称‘聚头扇’。”对于这种折扇,一说宋人发明,一说日本传入,还有朝鲜传入说,只是至今未有定论。而折扇扇面则在明末开始流行,清代风行,成为时代潮流。

杭州西子湖畔,有四个著名的宅邸,刘庄、郭庄、汪庄和蒋庄。其中蒋庄,位于西湖苏堤南端花港观鱼景区内,有一雕栏虹桥与苏堤相通,临西湖之小南湖。蒋庄的主人是新中国成立前执国内桐油业之牛耳的豪富蒋国榜,他还是国学大师马一浮的弟子,庄内建有马一浮纪念馆。

蒋庄颇有故事,前身为“小万柳堂”,是无锡名士廉泉的别业。

廉泉,字惠卿,光绪二十年中举人,翌年在京会试时参与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因居于西湖小南湖,便自号南湖,又号小万柳居士。廉泉精诗文,善书法,嗜书画金石,以诗文艺事交游于王公贵族之间,官至户部郎中。

小品大艺1( 沈周“松声云影图” )

廉泉的夫人吴芝瑛在清末民初,名声遐迩。字紫英,别号万柳夫人。父吴康之号鞠隐历任山东宁阳禹城等县知县,工书善诗,有《鞠隐山庄诗集》传世。堂叔吴汝纶系清末桐城派文学家。吴芝瑛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嗜唐宋诸大家诗文和各家法帖,虽严寒酷暑未尝释卷。她承家学工文章尤擅书法,早年在家乡有诗文书三绝之誉。1885年吴芝瑛出嫁到无锡与廉泉结为夫妇。光绪二十四年随夫移居北京,未及数载,以诗、文、书法闻名京师,慈禧太后曾召芝瑛人宫,对她的书法、文才甚为赞赏。其间吴芝瑛陈列了对《辛丑条约》的看法。她提倡“国民捐”,主张“产多则多,产少则少,无产则不捐”。

吴芝瑛与秋瑾是义结金兰、情同手足的姐妹。秋瑾遇难后,吴芝瑛与秋瑾另一挚友徐自华一起,遵秋瑾之遗愿“卜地西湖西泠桥畔,筑石葬之”。吴芝瑛还亲书墓碑“鉴湖女侠秋瑾女士之墓”,并在其寓所“小万柳堂”内建“悲秋阁”,以示纪念。

小品大艺2( 唐寅“江亭谈古” )

廉泉家藏有很多历代名人书画,其藏品颇为世人称道。廉泉的多数藏品主要来自江苏泰县的宫本昂与宫玉甫伯仲。宫本昂(1821~1874),江苏泰县人,字子行、紫珩,号千里,室名延蝶仙馆,曾任山东知县,是明末名士宫伟镠的后裔,晚清的大收藏家。其兄宫昱,字玉甫,玉父,曾任直隶知州。兄弟二人精于鉴赏,收藏历代名家书画极富,其中扇面就有一千余叶,编为《书画扇存》六集。上至明唐寅、文征明、沈周、仇英、董其昌、王建章,下迄清高士奇、查继佐、毛奇龄、龚鼎孳、刘墉等,八百余家书画真迹,几乎囊括了明清两朝所有书画名家。

其中唐寅《江亭谈古》亦堪为铭心绝品,图绘江边山石嶙峋青松翠柏掩映下,二高士茅亭端坐,谈古论道,亭外江面微澜,一渔船撑杆前来,船头立一人,拎鱼叫卖,刻画生动传神。另一幅《孤舟垂纶》,绘古松高耸,一老叟孤舟独钓,江山深远,水平如镜,意境悠长。沈周《松声云影》、《携琴观瀑》二帧,粗笔勾勒,淡彩敷色,均描绘了文人恬淡悠闲、平淡天真的趣味。文征明《绿树飞泉》师法沈周,上有自题诗:“绿树含残照,苍山簇暮烟。幽人欣过面,移艇看飞泉。”恬淡自然。《凭江追远》则细笔勾勒,山石树木,悉心点染,人物线条精练。傅山《秋林图》绘山林秋景,林木丛生,密而不乱,巧用墨色浓淡,层次分明。山石皴擦,随意自然,呈现一派萧散冷寂之秋意。

小品大艺3( 文征明“凭江追远” )

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说:“明末清初,传统文化重心移至江南。得益于吴越文化的滋养和文人士夫的热情参与,加之苏州地区先进的手工业,书画家开始对书法、画的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折扇的流行使得扇面画成为一个独特的收藏门类,扇面书画在艺术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扇面虽小,浓缩了传统文人书画艺术的精华,在这方寸之间游刃有余,展示出书画家深厚的造诣。”

宫本昂与廉泉为亲戚,又有同好,宫本昂病卒前,嘱咐夫人孙婉如将其藏品扇册装入12个书箱留与廉泉。宫殁后,囊括明清名人书画共计1053叶的《书画扇存》为廉泉所有。廉泉得后珍若拱璧,还将扇册带往东瀛展览,引起不小的轰动。

小品大艺4( 邢侗“草书” )

清末廉泉辞官后,1902年在上海创办了文明书局,并在中国最早使用了珂罗版印刷技术。当时他请了无锡同乡俞复、丁宝书、赵鸿雪等人协助书局工作。那时日本的珂罗版印刷技术十分先进,廉泉家藏很多历代名贵书画,一直想把这些收藏印制出版,当时的石版印刷书画效果一般,这也是驱使廉泉使用珂罗版技术的动因之一。

石版印刷是平版印刷的一种方法,是德国A.逊纳菲尔德(1771~1834)于1798年发明的。它是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兼容的原理创制的,其基本程序是:先将文稿平铺在石版上,上面涂上脂肪性的药墨,使原稿在石版上显印出来,然后涂上含酸性的胶液,使字画以外的石质略为酸化再开始印刷。因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无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着墨而显色,这样便将字画按原样印在空白纸页上。

小品大艺5( 傅山“秋林意”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学者、医学家。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真山、石道人、松侨老人等,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博通经史,明亡后,他着朱色衣,居土穴中,字号朱衣道人,他能画山水,风格古拙奇特;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上称傅山“善画山水,皴擦不多,邱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亦有气。兼长分隶书及金石篆刻。 )

于是,廉泉便派赵鸿雪去日本学习珂罗版印刷技术,并买了有关设备,但日本人遮遮瞒瞒,不肯传授珂罗版的核心技术。赵鸿雪回国后根据有限的资料,自己潜心研究、试验,终获成功。此后文明书局出版了许多珂罗版印刷的画册,风行一时。

1911年,廉泉编成《小万柳堂明清两朝书画扇存目录》出版,端方为其作序,被端方盛赞为“宇宙之奇观”。廉泉还从这一千余叶中,精选出600叶,给文明书局用珂罗版影印成《名人书画扇集》60集,其中画集40册,书集20册,每集大洋1元,销路极好。后来他又把宫氏的藏扇以及自己所收明、清两朝名家扇面中,精选编辑成了画册《扇面大观》一部,为确保质量,在日本制版印刷。画册装帧讲究,珂罗版影印,封面由吴芝瑛题眉,共两函四册。收录240幅扇画,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董其昌、王时敏、吴历等名家精品均在其列。每册图前附有作者传略,这部画册不仅极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且还是研究明、清两代画家及其扇面画的珍贵资料。

小品大艺6( 黄道周“草书五韵” 黄道周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他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可惜后来文明书局经营不善,在1921年被中华书局合并。廉泉晚年生活十分窘迫,因负累甚巨,不得不将杭州和上海的“小万柳堂”别墅先后易主。他的部分藏品很可能在此期间散落民间。

此次保利春拍征集到“小万柳堂”所藏扇面册就是宫本昂与廉泉藏品十二箱中之一箱,共计72叶。其中不仅包括明代“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还有文嘉、陈道复、蓝瑛、周之冕、王宠、周天球、王穉登、董其昌、陈继儒、王铎、傅山、张瑞图、邢侗、黄道周、倪元璐、王建章等诸人的书画扇面精品力作,且全部为金笺,或山水、或花鸟,或诗画合璧,俱为代表性作品。大多数著名画家都有专门为自己加工扇面的扇庄,满足自己画扇的需要,才能使自己的画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游刃有余。明《五杂组》载:“初以重金装饰其面为贵,近乃并其骨制之极精。”以目前传世及出土的明代扇面,仍以泥金扇面为多。扇面重金,以显华丽富贵,讨文人、士大夫们之喜,更受收藏者之青睐。

小品大艺7( 蓝瑛“东郊烟暖图” 蓝瑛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眼界开阔,因而不断丰富了创作内容。他的传派,直接继承衣钵的有蓝氏一家子孙,如蓝孟、蓝深、蓝涛等,弟子刘度、王奂等都各有成就。明末同时和稍后的如陈洪绶以及金陵八家等著名画家,也都受他的影响。 )

赵旭说,明清以后,折扇开始盛行,书画家经常在扇面上题字作画,内容相当丰富,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所不涉,真、草、隶、篆无所不写。虽然只有盈尺小幅,但是小中见大,画家在构图布局时须成竹在胸,所以技艺泛泛者视若畏途,不敢随意染指,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存世扇面书画的质量。小万柳堂所收藏的扇面年代,全部为明代,扇面质量非常好,市场上很难获得。可见小万柳堂主人在当年收藏时,亦是用心所选。

小品大艺8( 蓝瑛“法王黄鹤松皋诗思” 蓝瑛绘画对明末清初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武林派”,画史上称之为“后淅派”。但实际上他的画风与戴进等不同,不能完全附属于“淅派”之后。蓝瑛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蓝瑛绘画特点较明显的是用笔有顿挫,以疏秀苍劲取胜,善写秋景。在作品的题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张僧繇”、“法荆浩”、“仿李成”、“用云法”等,实则所画都是他自己的面目。 )

小品大艺9( 沈周“携琴观瀑”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周的代表作品现在多藏于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图》轴(作于成化九年,1473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这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成卷)、《卧游图》等。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沈周极有名的《庐山高图》轴。 )

小品大艺10( 王建章“兰亭春褉” 王建章明末清初文人,字仲初,号砚墨居士,福建泉州人。与宫紫玄、恽道生诸人相友善。善画佛像,自谓不让李公麟。山水宗董源,笔力雄伟,有不可羁勒之概。道生谓其“墨有五采,非世人所知”。又善写生,花卉翎毛,为一时绝艺。然性廉直,非同志不轻落笔。 ) 书法小品文征明艺术沈周蓝瑛文化廉泉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