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杨、朱志根冲突背后
作者:李翊(文 / 李翊)
( 2011年8月4日,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馆内,教练朱志根(左)正在指导孙杨 )
冲突
这次冲突发生在4月15日下午。一位目击者描述:“当天下午大概15点左右,孙杨已经在游泳池中训练。朱教练进来后不知为什么,突然对一位浙江游泳队赞助商的工作人员发火,让他‘滚出去’。”
这位被称作“小辉”的工作人员反驳斥责:凭什么要我滚?结果朱教练挥起手中训练用的秒表便打了他。正在池中训练的孙杨对朱志根的举动表示不满:“你凭什么打人?”当时在场的人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孙杨的质问激怒了朱志根和助理教练于诚,朱志根就上前举起秒表皮带抽打孙杨,而于诚也欲上前“教训”,孙杨用水泼了教练,并对岸上的于诚高喊:“有本事你下来跟我比个400自。”
见到场面有些失控,小辉上来劝架,被朱志根挥拳击中眼部,随后他打电话110报警。
与孙杨私交很好的某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自某品牌赞助浙江游泳队后,作为赞助商的工作人员,小辉被安排在孙杨身边当助理,两人形影不离。他是浙江游泳队的常客,去年还曾陪孙杨前往伦敦。这次冲突发生前,小辉也常随孙杨出现在训练馆,朱志根从未表示过不满。但“3月4日的和好并没有解决师徒俩根本的矛盾和分歧,情绪的累积需要发泄的出口,冲突迟早会出现”。
( 2012年8月4日,孙杨在伦敦奥运会夺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后与教练丹尼斯相拥 )
孙杨与朱志根的矛盾日益尖锐并被公诸于众可以追溯到2012年12月。当时,孙杨随朱志根前往昆明冬训,没想到这也开启了孙杨40多天的“空中飞人”生活——他辗转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参加商业活动和地方电视台的跨年晚会,还约会了新女友李莹念……“朱志根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孙杨谈恋爱而生气,一来虽然商业活动是被游泳中心默许的,但孙杨并没有向朱志根请假,二来朱志根担心孙杨因为谈恋爱影响训练。”
在这40多天中,孙杨多次不辞而别。某天凌晨1点多,孙杨返回海埂基地,朱志根闻讯要求他次日恢复训练。没想到,第二天早晨7点,孙杨又带着行李飞回了北京,朱志根的忍耐达到了极限。
( 母亲杨明陪同儿子孙杨训练后离开场馆 )
1月19日举行的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前,孙杨在微博上祝贺朱志根获得最佳教练奖提名。但事实上,该颁奖盛典前,师徒二人已有三周没有见面。1月31日下午,久未露面的孙杨在训练课临近尾声时突然出现在游泳馆。朱志根忍无可忍,训斥他最近的种种“越界”行为,孙杨还嘴,两人的争吵声愈来愈大。最后孙杨提出换组,朱志根干脆答道“正有此意”。
2月4日,浙江体院宣布对孙杨进行三项处罚,在多方调解下,孙杨和朱志根重修旧好,但已经有了隔阂。
为了备战全运会,作为浙江队的教练,朱志根在年初接手了另一组队员,共有十余人,而他本组队员已有20多人。因为要兼顾到如此多的人,朱志根无法像以往那样以孙杨为中心,这让孙杨认为,教练冷落他的核心原因就是多带的那组人。之后他多次找到朱志根,希望教练能像之前那样重视他。
“刚回去的几天,朱志根甚至没有搭理孙杨,之后虽有指导,但每次训练都和孙杨讲不了两句话。孙杨觉得受了冷落,再次找朱志根沟通:能不能不带另一组?朱志根的回答是:带到4月份的全运会资格赛结束。”浙江游泳队一名教练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朱志根在教练员会议上明确表示:“孙杨我还是要带,不会放弃。”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志根还是没将孙杨放在核心位置。
在全运会资格赛期间,两人依然没有太多交流。孙杨全程都与队医、赞助商工作人员共同进出,而朱志根则与浙江游泳队一起行动。有一天比赛,朱志根甚至没有带孙杨做准备活动,这让孙杨心里很不舒服。有一晚,比赛结束后,孙杨早早离开了赛场,朱志根也仅对其队医巴震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由他转告孙杨。
赛后回到杭州,朱志根继续带领两组队员,而孙杨再次找到朱志根沟通,但朱志根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3月4日的当众拥抱和好只是一个偶然的机缘,毕竟10多年的师徒,想起前情往事,没说两句就哭了。”这名知情人士说,“和解是真诚的,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时的情感冲动过后,训练中还是有各种摩擦。”
4月初,孙杨在全国游泳冠军赛期间表示:“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看清楚了如何和教练相处。经过此事,我成长了很多,教练能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成这样,证明我的教练是最棒的。”然而,4月14日,孙杨请假没有去训练。15日早上,朱志根没有敲孙杨的房门(按惯例,每天早上朱志根都会敲队员的房门叫他们起床吃饭)。当天上午,孙杨去找浙江体院的领导,希望院领导出面帮助协调,指朱志根对自己的指导和沟通甚少。当天下午,院领导找来朱志根进行了10分钟的沟通。这件事情成为压倒师徒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博弈
“全国游泳冠军赛是一个微妙的节点。”知情人分析说,在这次比赛上,孙杨独得4项个人项目金牌,而今年2月份他才开始恢复系统训练。“双方的心理会有一些微妙变化。从孙杨个人来说,几个月没练,成绩更好,那么教练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从教练的角度,或许也会猜测,你是不是觉得我无足轻重啊?!”
“另外,同样在这次比赛上,浙江游泳队以毛飞廉、汪顺为代表的更为年轻的‘90后’开始崭露头角,双双打破全国纪录。特别是今年初刚刚投奔朱志根门下的毛飞廉,专项练习蛙泳仅仅3个月就夺得全国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他的横空出世得到了朱志根的表扬。”知情人说,竞技体育非常残酷,张琳大放异彩的时候,孙杨还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谁能想到转瞬间,孙杨的光芒完全掩盖掉了张琳。“汪顺练的项目和孙杨差不多,身体条件也不错,虽然目前和孙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假以时日,很难说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当朱志根潜心培养这些运动员并因他们的成绩而扬眉吐气的时候,作为他曾经的得意弟子,孙杨会怎么想呢?”
在处理朱志根、孙杨这对师徒的矛盾问题上,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前中国国家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付出了不少心力。张亚东4月19日12时的一条微博,很可能是对事件起因和初步调查的一种解释,他在微博中说:“在工作中发现最难的事是:不能沟通。相互的不沟通造成彼此的不理解。想干出业绩是好事,但越位就造成工作的难度。”
熟悉朱志根的人形容他是一个“传统、正直、严厉”的教练。“年近六十的他很少笑,对运动员要求非常严格。”央视游泳专项记者王平告诉本刊记者。
王平对孙杨的最早印象是2008年奥运会之前,那时吴鹏是媒体关注的泳坛新星,孙杨是吴鹏的小师弟。孙杨的成名之路走得比较顺,“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他一战成名,之后是上海游泳世锦赛,紧接着伦敦奥运会夺金,泳坛地位和知名度一路攀升,心态自然也有了变化”。王平说,从他个人接触而言,孙杨本质单纯,但作为“90后”,又出生于一个有专业体育背景家庭,父母均为大学教授,从小在生活和训练上都有母亲全方位陪护,考虑事情难免不周到,会有任性、耍脾气的时候。
王平说,张琳和吴鹏在年龄、经历、家庭背景方面更接近,所以相对更聊得来。孙杨年少成名,又是个小孩子脾气,因此在游泳队朋友确实不多。“不过,游泳除了接力,实质还是个人项目,不像球类需要团队合作,你不经营队友关系,就没人给你喂球,没人跟你合作。游泳运动员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各练各的,跟自己较劲,以实力说话。至于队友关系,平时合得来就一起聊,合不来也就由它去了。”
在看着孙杨一步步成长的启蒙教练朱颖眼里,孙杨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朱颖说,你别看他快两米的个子,其实他还很小孩子气,很好胜,也很要听好话。
早在2003年,孙杨便成为朱志根的弟子,那年孙杨刚满12岁,便开始跟随朱志根上高原集训。带孙杨几年后,朱志根不止一次开心地向朋友炫耀,手中有一棵好苗子。自此,朱志根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孙杨身上,带领孙杨完成了从城运会冠军到省运会冠军,再到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冠军的蜕变。为了令孙杨有更好的发展,朱志根开始带着孙杨前往澳大利亚特训。在澳大利亚,只有初中学历、年逾50岁的朱志根开始学英语,为的是和外教丹尼斯对话沟通。在家里从来不做家务的他,在澳大利亚身兼教练、保姆、司机和采购的角色,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身边长期带着一包饼干和速效救心丸。在伦敦奥运会召开前的半年,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和淋巴瘤的他三次拒绝了医生要求他手术的建议。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最后几天,他几乎无法吃东西,硬是用冰袋敷着下巴,坚持在看台上为弟子加油,好在他的淋巴瘤回国后被确诊为良性。“朱志根10年的付出,成就了孙杨,但无形中也筑成了一道壁垒,他理所当然地希望将孙杨圈囿其中。但孙杨不同于叶诗文、焦刘洋这样的乖乖女,他是典型的充满个性的‘90后’,具有不顾及别人感受、突出自我的特点。”知情人总结说。
早在孙杨成名前,朱志根对于孙杨的个人生活就管制很严。即使是孙杨父母要来看孙杨,都必须经过朱志根的同意。2011年上海世锦赛前,国家队在云南集训,孙杨母亲想让那天过生日的孙杨出基地和家人吃顿饭,也遭到了朱志根的拒绝,最终只能托人送蛋糕给孙杨。备战2008年奥运会时,孙杨的母亲也曾亲眼看到朱志根一脚将未完成任务的孙杨踹入水中。有不少记者亲耳听过朱志根说:“这小子,我要揍他。”不过,这样的话在中国不少专业队教练口中出现频率很高,听起来也并不令人十分反感。
2010年春节后,朱志根带着孙杨去澳大利亚训练,孙杨在一些细节上没能守规矩,导致他与朱志根的积怨一步步升级。而孙杨母亲的介入,使得原本“一对一”的师徒博弈变成了复杂的三方博弈。
一次,孙杨没有围浴巾就在泳池边换泳裤,被外国女选手撞见。女选手找到朱志根,朱志根向孙杨了解情况,连续问他两次“有没有这件事”,孙杨都表示“绝无此事”。朱志根认为孙杨在撒谎,立即甩给他一巴掌。据内部人士透露,事后孙杨母亲给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领导打了电话,痛斥朱志根不尊重孙杨,严重侵害了孙杨的自尊心。
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孙杨和朱志根两人的沟通越来越少,而母亲杨明介入孙杨训练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比赛期间,杨明几乎担任了教练的角色。每天训练中,杨明都会拿着秒表和纸笔,在热身池观看朴泰桓的训练,记录他每个50米转身的成绩。对自己的行为,杨明总是带有埋怨的语气,对旁人说:“这要换成朱志根,他能做到这些?”
“其实,备战伦敦奥运会之前已经传出两人有激烈的冲突。”知情人士说,出征伦敦奥运会前夕,中国游泳队在北京整装待发。一日,孙杨在房间内与一名队友因发生口角而动手,惊动了朱志根。在听完两人和旁人的叙述后,朱志根二话没说就给了孙杨队友一巴掌,训斥他在临战状态前“不懂事”,转身又给了孙杨一巴掌。还没等朱志根开口,孙杨瞪着眼睛朝他怒吼:“你凭什么打我?”此举激怒了朱志根,怒斥孙杨“不懂事”,而孙杨当着队医巴震和队友们的面,当众羞辱和挑衅朱志根,使朱志根怒不可遏,扬手就要冲过去打孙杨,几番冲过去都被巴震拦了回去,整个冲突历经15分钟。
据闻,回到房间后,身体不好的朱志根被气得一整晚都打哆嗦。因为考虑到备战伦敦奥运会的任务,这件事被队内“和谐”,未被外界所知。
“长期的封闭管理,各方面相对传统的教育,令成名后极度膨胀的孙杨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一旦找到出口,便会不顾一切地渴望释放。女朋友事件就是如此。与此同时,他对于恩师朱志根简单粗暴管理的不满也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同时他也在思考,自己已经成为奥运冠军,未来朱志根还能教给他什么?”知情人说。
“曾经有人建议孙杨去澳大利亚训练,跟着丹尼斯单飞。作为孙杨的朋友,我并不看好这种模式。首先丹尼斯的训练手段并不适合孙杨。在黄金海岸拥有俱乐部的丹尼斯,以魔鬼训练理念著称。每天他都会排出ABCD四个强度的训练计划,贴在白板上,世界各地自费来跟其训练的弟子自选一项。这些训练计划运动量极大,但全凭自觉。对于中国选手来说,短期内的高强度训练可以接受,但此前的体能储备训练和调整恢复训练都靠中国教练自己调节。另外,澳大利亚高昂的个人训练、食宿费用,加上聘请体能师、队医、照顾生活的人员费用,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游泳项目不同于职业化程度很高、有大笔比赛奖金的网球等运动,无法靠奖金养活自己,目前孙杨的代言赞助费显然也远远无法支持如此庞大的支出。”知情人表示,孙杨和母亲杨明对他的分析不置可否,“孙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态度,杨明则强调,这只是别人的建议”。
“媒体的介入某种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负面效果。”知情人士表示,“媒体的报道,有的是事实,有的是猜测,这导致已有裂痕的师徒俩在舆论漩涡中互相猜忌。这次冲突发生在15日,浙江当地多家媒体按照浙江体育局的要求并没有报道。如果不是4月20日凌晨被某网站曝光,这只是浙江游泳队内部的家事,师徒俩的矛盾局限在一个小圈子范围内,如果有人从中沟通斡旋,或许能慢慢化解。而现在被曝光,被放大,被公开化,一方是极力维护自己权威性的教练,一方是名气比肩刘翔的奥运冠军,谁都不愿意放下架子,事情就不好处理了。”事件被曝光后张亚东所发的微博,也从侧面表达了对媒体的不满。他写道:“媒体可以不负责任,可以胡编乱造,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背后丹尼斯游泳教练杨明孙杨儿子游泳叶诗文冲突朱志根孙杨朴泰桓自由泳游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