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的“合谋”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海外股市火热,A股不为所动,走势甚至不如海外金融大鳄集体“做空中国”的前沿港股。A股中硕果仅存的活跃区域在创业板,创业板指数自4月16日拉出五连阳,几乎每天都创反弹以来新高,若从去年12月4日的反弹开始算起,创业板指数不到半年的时间已大涨近六成。创业板强势的背后,既有信贷刺激走到尽头,民营增速超国企的现实,也是游资苦无出路,对概念题材的抱团炒作。

创业板中一个强势板块是4G产业相关品种。4G牌照发放在即,电信商又会开始设备升级。经验表明,移动通讯的每一次升级均会给通讯行业以及围绕通讯行业展开的衍生细分产业带来较大的业绩提振,2G、3G均如此,通讯运营商在2008、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30%、25%,而没有了产业升级的2012年,运营商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8.6%。不过,目前的3G网络已经能够满足用户大部分移动应用需求,只是3G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中国移动却不得不靠大举建设4G网络以反超,给通讯业的软硬件企业提供机会。资本市场资金开始打提前量,创业板中的富春通信、大富科技、邦讯技术等均曾受到游资热捧。不过一次性的订单只带来短期业绩的提升,不足以支持股价的持续向上。所谓“4G行情”并没有持续很久。

通讯技术公司未能强者恒强,但更有想象空间的网络应用却接续了资金的接力棒。4G未来更大的机会显然不是网络建设,而是网速带来的应用扩张。实际上3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已经重塑了当今的传媒和娱乐业,那些网络视频和即时通信应用都有爆发式的成长,这方面创业板应也有上市公司能分一杯羹。网宿科技,一家提供主机托管和加速业务的公司;乐视网,一家把电视节目搬上互联网的网站,似乎都会因此受益。截至4月底,这两只股票自12月初的低点均上涨了近两倍。但这样的炒作忽视了一个事实:真正在移动终端取得先机的基本是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而互联网行业因为极端平面化和透明化,每个应用领域得以存活并发展起来的都不会超过三家,典型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型竞争。

看看创业板的那些牛股,光线传媒、掌趣科技、翰宇药业和乐视网等,从行业属性来看,要么属于医药、节能环保等行业,要么是新兴科技或消费领域,这些行业或者符合未来内需驱动的发展方向,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要求,或者属于轻资产公司,产业附加值高,行业空间广阔。而整体的资本市场环境则是投资者信心涣散,公众宁可排队兜底黄金,也不返回已经无数次探底的股市。这样增量资金有限的市场也只有启动结构性行情。一方面,创业板股票大多流通盘较小,不到1亿股,较小的流通股易于有限的存量资金掌控;另一方面,弱势重题材,创业板盘子小,刚上市,处于资本扩张期,每年财报公布的时候多会配有高送转的分红方案。有限的游资和创业板的典型性一拍即合,给这个沉闷的资本市场增添了些许亮色。

创业板公司对投资者不可谓不大方。截至4月25日,有351家创业板公司披露年报,其中有309家公司拿出真金白银来进行现金分红。从净利润和分红占比来看,这351家创业板公司去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36.88亿元,而309家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就达到了85.24亿元,占到了利润总和的35.98%。而近两年来主板和中小板的分红总利润比是31%和24%。创业板的高转送题材更为诱人,在318家涉及分红的公司中,以每10股转增超5股的公司有113家,实现每10股转增超10股的公司有59家。创业板的“慷慨”甚至令人匪夷所思,分红最多的365网现金分红总额为2.63亿元,比公司去年净利润2.42亿元还要多近9%。类似分红总额甚至要大过净利润的共有14家公司,甚至有亏损1300万元,仍拿出240万元来进行分红的现象。

创设以来创业板似乎就有慷慨大方的分红送股传统,本应用于扩张产能、加速企业成长的宝贵现金又回到了出资股东的手里。这也不难理解,创业板一出现就受到资金追逐,几乎每一家都超募,资金闲置在公司账上,不如换个回报股东的好名声。问题是,亮丽的分红送股并不能带来业绩的同步扩张,2012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合计的同比增长率为-8.67%,一季度同比为-2.16%,而全部A股的这两期增长率分别为0.55%和17.78%,创业板的成长性更差。

创业板的高转送很可能是一场大股东和资本市场的合谋:制造题材炒高股价,“大小非”也可获利而走。 创业板合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