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少年关天朗

作者:李翊

(文 / 李翊)

高球少年关天朗0( 4月13日,关天朗(中)出战美国高尔夫大师赛,获得排名第58位的成绩,在高尔夫大满贯赛事中晋级 )

专注

奥古斯塔,纯粹的私人俱乐部,不对外开放,每年花半年为4月的美国大师赛做养护。这里的会员非富即贵,每年大师赛的门票,被“黄牛”炒到四五千美元。其参赛资格也是四大满贯中最难得的,对于非美巡赛选手来说,争取进入世界前50位才有机会获得参赛资格。中国内地的高尔夫球手,只有张连伟在2004年、梁文冲在2008年凭外卡得以参赛,但均未能晋级。

“你很难想象要承受什么样的压力。”著名职业高尔夫球员梁文冲和吴阿顺的经纪人、有着十多年赛事从业经验的彭焱焱对本刊记者说,“你见过高尔夫球场瞬时间涌入五六万人的场面吗?中国顶级的高尔夫赛事汇丰冠军赛决赛轮最多时候有1万人进入,那已经足够让球员心跳加速了。在美国大师赛,从练习开始,球员们要在五六万人的注目礼下挥杆,简直不可思议。”

在大师赛的四轮比赛中,无论抓下小鸟还是深陷困境,关天朗在所有时刻几乎都面无表情,像极了他的偶像“老虎”伍兹。在第二轮17号洞得知自己被罚杆的情况下,他仍然能在18号洞稳稳拿下一记18英尺的保par推杆——正是那一推让他最终晋级周末的比赛。这也让人想起2010年汇丰冠军赛的周三配对赛,关天朗作为汇丰青少年赛优秀球手在佘山的17号洞与伍兹那一洞面对面较量。本来,小球手要打的是蓝tee,但关天朗和伍兹一起走上了距离超过210码的职业tee。当伍兹留下一记8英尺的小鸟推后,关天朗拿出3号木,将球打到了与伍兹几乎相同的地方。

“每个打高尔夫的人都知道,能保持专注力是这项运动最可贵的特质。”关天朗的启蒙教练丹尼尔也发现了他身上有这一点品质。“他最强大的地方,就是高尔夫运动最需要的:专注。他只关心当下的每一杆,时刻保持着专注和冷静的状态。尼克劳斯、伍兹……我找不出太多的球手能拥有这样的特质。真的,在专注这一点上,我认为他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

高球少年关天朗1( 关天朗 )

彭焱焱说,最早接触关天朗是在2012年1月份,澳大利亚业余大师赛通过彭焱焱邀请中国两名青少年业余选手参加,彭焱焱选择了13岁的关天朗和另一名17岁的少年。“墨尔本的天气变化无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那个17岁的孩子打得不好会急躁,会埋怨自己,反而是13岁的关天朗特别冷静。这一洞没打好,面无表情接着打下一个洞。”

关天朗的父亲关汉文告诉本刊记者:“他有天生的专注力,他在比赛里不怯场,不张扬,也从不理会打自己的球以外的事情。我没有刻意教他,这么小的孩子,也是教不来的。其实我很少带着他一起下场,更希望让他自己练。我打球,包括我的一些朋友,都是野路子,我们这个年龄的业余爱好者,更多是把打球当一种像打圈麻将一样的游戏。我不希望他耳濡目染到这些,形成习惯。这对他的成长并不好。”

高球少年关天朗2( 4月8日,14岁中国小将关天朗在奥古斯塔接受训练备战美国高尔夫大师赛。两届美国大师赛冠军本·克伦肖(右)亲自指导这位中国希望之星 )

在关汉文的记忆中,朗朗只有一次夺冠后兴奋得蹦了起来,在空中挥动拳头。“那是跟一位日本球手在青年赛对抗,经过5个加洞朗朗才胜出。”关汉文说的是2010年的Optimist国际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那时候,关天朗11岁。

关汉文说,8岁的时候,关天朗对他说:“我要在同一年独揽四大满贯冠军。”“他告诉我他的高尔夫梦想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在说‘我想去外太空’或者‘我想成为超人’。”关汉文说,那也并非他当初带儿子学高尔夫的初衷。

“大概在他三四岁时,我球瘾很大,他每次都吵着非得跟我去,但他也跟不了我下场啊,我只能让他待在练习场自己玩。他的高尔夫是从学习推杆开始的。”关汉文说。

在那之前,关汉文让儿子学过画画,学过跆拳道,也就抱着让他有点事情做的心态。“但我逐渐发现,他对高尔夫的兴趣,比那两样都要大得多。”当时球瘾正大的关汉文买了很多高尔夫球技教学光盘,有空在家里看。“我后来发现,儿子也经常凑过来看,而且看得比我用心多了,他甚至可以直勾勾盯着电视看几个小时。”

“我对大师赛的第一印象,就是在3岁或4岁时看伍兹2001年赢得绿夹克的比赛录像。”关天朗这样回忆。此后两三年,关天朗看完了家里所有与高尔夫有关的光盘。

关汉文很快就发现,儿子的那番豪言壮语不是天方夜谭。当很多小朋友凭感觉打球的时候,关天朗已经能用眼睛清晰地算出自己要打的那一杆有85码;当其他伙伴们在练习场上用完了免费的200颗练习球还想要向关天朗“借球”的时候,关天朗每天的练球数从未超过100颗。

2005年,关天朗一家第一次前往美国。当时国内的青少年比赛还不多,美国的加州却是著名的青少年高尔夫乐土。“我们打算用夏天的时间,让朗朗过去感受一下气氛,学学球,打些比赛。”关汉文说。

那一年,关天朗第一次参加在圣迭戈举行的Callaway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就获得6岁及以下年龄组的第四名。正是那个成绩让关汉文心头一振:“只有出去看了你才真正知道他在世界上的位置,也许,他真的是打高尔夫这块料。”

“和同龄人比赛,赢一两杆不叫天赋,可以赢十几、二十几杆才叫天赋。”关汉文这样诠释“天才”的定义,“高尔夫球手成功的概率不到十分之一,如果靠天天练球来取得好成绩,那不是奇迹。通过同样的努力,你能够超过别人很多,这说明你在这方面有天赋。因此,我感觉他能够创造奇迹,我愿意帮助他实现目标。”关汉文说:“不算是我培养他,而是他自己追求的,是他带着我们这家人往这条路上走。他的目标,也是我没有想过的事情。”

父亲

“当他发现儿子在高尔夫球运动这个项目上展示出的天赋后,他笃信儿子将来一定能成为像泰戈·伍兹那样的天才运动员,并且将这个理念灌输给妻子,然后两个人做到几乎全职培养朗朗。”彭焱焱说,这是关汉文给他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印象。

关汉文曾经是一名医生,妻子刘红雨是一名电气工程师。在当了3年医生后,关汉文觉得做医生实在无趣,便和朋友一起做生意。后来,为了培养关天朗,他将生意交给朋友打理,自己仅做一些投资。此前有传闻关汉文身家近10亿元,但具体数字并没有得到证实。一向低调的他并不炫富,并且表示,贫富不能决定高尔夫球手的水平。不过出于对高尔夫的热爱,他们的投资也不会少。“学打高尔夫球的孩子80%都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关汉文未必是最有钱的,但至少不缺钱。为了关天朗能够备战好这次美国大师赛,两个人早一个月就到了美国,在奥古斯塔训练场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熟悉关家的《高尔夫球文摘》杂志记者黄舒屏说。

从关天朗10岁起,关汉文开始有意识地让儿子参加国内一些成年组别的业余赛事。从2005年起,每年暑假,到美国加州或佛罗里达一游成了关家的必修课。关天朗每年都会在那里有所斩获,捧回十来个奖杯。2008年,10岁的关天朗成为中国业余公开赛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

事实上,在如何培养一个有天赋的高尔夫球青少年运动员方面,关汉文没有太多经验。“他跟广州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冯雄,也就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女子高尔夫大满贯奖杯的冯珊珊的父亲交流得比较多,广州高尔夫球协会也一直在为优秀的青少年提供各种便利,比如免费练习场,对外比赛拿到优异成绩报销交通住宿费同时给予一定奖励。此外,梁文冲团队也给了他很多帮助。”黄舒屏说,“这条路太难走了,不是难走,而是太难走。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但是他知道目标在哪里——大满贯冠军。”

首当其冲的是打球与学业之间平衡的挑战,不过迄今为止关天朗处理得不错。关天朗现在广州执信中学读书。“他对同学很友好。因此尽管他很少回来,但每次回来他的兄弟们都乐意跟他玩,一起打篮球,一起聊天。他篮球打得很好,但为了不伤到手不会打得太狠。”他的同班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不比赛的时候,关天朗就会来学校上课,仅在放学后练球两小时,然后回家做功课。出外比赛期间或之后,他会主动补回缺了的课程。“虽然落下很多课,但是学习成绩排在年级前20名。”

平时下午16点多放学后,关汉文便一直陪着儿子。在练习场上,他不会对儿子的挥杆动作过于苛刻,而是引导儿子在击球的精细方面下功夫。

“我对他并不是很严格,我的目标就是精细。比如练习场上100码的标靶,我要他打到中间的那个‘0’的位置上。有些东西要非常精细,有些东西则要含糊,比如挥杆动作,有人会说,关天朗的这个动作有问题,那个动作有问题,其实这些技术动作都不是重要的。每一个人不同,挥杆要坚信本能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大师级人物本·霍根,他就没有教练。”

黄舒屏说,关汉文在挥杆动作方面没有提出严厉的要求,但是从练习场、球场往返家中,别的孩子一般都在车上睡觉或者玩游戏,关汉文却有意识地向儿子讲述励志的故事。

“我会在心理上辅导他,比如讲一讲朱元璋是怎么从乞丐变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成吉思汗又是怎么成功的……他觉得以后美巡赛的对手们会非常强大,那么怎么在没有达到那种水准的时候能够赢得比赛,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彭焱焱戏称关汉文是儿子的心理按摩师,“在职业高尔夫球手的团队里,心理按摩师是必需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关汉文一直给儿子灌输‘你能赢’的理念,包括赢得美国大师赛参赛卡的亚太业余锦标赛冠军,关汉文一直跟他讲,‘你有机会赢’。”

如今关天朗出外比赛,父亲必定陪同。这并非关天朗自理能力不足,相反,朗朗2岁多就开始读全寄宿幼儿园,直到6岁念小学前已度过4年的自立时光。“我们曾考虑让他在11、12岁左右开始自己出外比赛。”关汉文说,“后来发觉没必要,因为必须把握好重点。朗朗精力集中于打球、念书,而其他琐碎的生活起居,就让父母来操心好了。”

测距离、看风向、补草、倒沙、修果岭,这些关汉文都非常在行。同时,他还身兼教练、球童、保姆、经纪人、新闻发言人等数职,开起玩笑来,关汉文会指着儿子说:“他是我老大。”

“在接触这家人之前,很多人说关天朗是‘神童’,我以为是那种典型的一味追求成绩、用成人化训练方式逼出来的中国式‘神童’,后来才发现,朗朗是基于爱好和兴趣在打球,而关汉文对孩子会给予足够的尊重。”彭焱焱说,面对媒体,关汉文几乎从来不说“我为他制订的计划是什么”或者“我们全家对这项赛事共同的期待是什么”,而是在转达儿子的想法,比如“朗朗的目标是什么”和“朗朗的原则是什么”。

今年3月7日,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ESPN摄制组来中国拍摄关天朗的专题片,ESPN电视评论员、有30多年业余高尔夫球龄的资深专栏作家吉恩·沃杰塞楚斯基负责采访关天朗。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他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和他父亲之间那种很特别的关系。他们既是父子,也是一个团队。这几天我注意到,关天朗的爸爸从来不强迫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很亲密,也很开心,他们在享受彼此相处的每一分钟。”

距离

去奥古斯塔之前,关汉文说,他对儿子的预期是“有一个好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他,至于晋级,没想过”。

惊喜之后,关天朗必然要面临的一个人生重大抉择也因为奥古斯塔的惊艳表现而提前到来:要不要趁势从业余球员转为职业球员?

“这个时间点其实挺尴尬的。”彭焱焱说,按规定,18岁以上才可以打巡回赛,所以如果关天朗在16到17岁出状态然后借风转职业最好,现在才14岁的他转职业为时过早,不转的话还有3到4年的过渡期,作为一名已经具备职业球员综合素质的球手,能参加的高水平业余比赛有限,怎么保持状态?“这一步走好了前途无量,反过来如果没规划好而盲目行动,因为起点太高,一旦摔下来也会很惨。”

业余球员和职业球员的距离在哪里?“圈内有句俗话,最差的职业球员也比最好的业余球员强。”彭焱焱说,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最大的区别是对比赛采取的态度。技术问题解决后,心理是最大问题。“几乎所有业余球员的推杆都很好,他们的压力相对要小。而职业球员有可能在比赛的头两天发挥出色,却在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崩盘。因为对于职业球员来说,每一杆都关系到排名和金钱。大概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才能挣到钱,而真正挣大钱的都是世界排名前10位的选手。积分系统制定的初衷也就是定义不同球员的商业价值。”

从业余球员到职业球员是一条不可逆之路。“业余球员有很多和职业球员同场竞技的机会,比如拿外卡参赛,或者像关天朗这样在业余锦标赛拿冠军获得去奥古斯塔打球的机会,而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要去奥古斯塔,意味着你要从世界排名1000多位先打到前50。”

“要提高世界排名就要多打积分高的比赛,但像美巡赛、欧巡赛、日巡赛并不是说你是国家队的队员就能参加,首先你要通过资格考试,而这个考试非常难。职业球员通往奥古斯塔这条路很漫长,也很艰辛,同时充满了变数。青少年时期非常出色而一旦转职业后悄无声息的运动员比比皆是。”

黄舒屏和彭焱焱都向本刊记者提起了和关天朗有相似经历的胡木。也曾被称为高尔夫神童的广东孩子胡木在2005和2006年风头最盛,十五六岁的年纪就在美国赢得了一个业余比赛的冠军,引起美国媒体关注。为了培养儿子,胡木的父母举家迁往美国。但在他转为职业球员后,直到去年他才赢得第一个职业比赛的冠军,而且这还是一个只有中国球员参与的挑战赛,并不是有国外球员参与的PGA巡回赛。

在黄舒屏看来,他走了一条不可思议的路——在美国上大学,回中国打球。在黄舒屏看来,美国的高水平比赛更多,既然去美国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练球和打球环境,为什么要回国打一些低水平比赛呢?对此,彭焱焱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美国打职业赛出头很难,高水平球员一大把。我在国外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的球员年轻时球打得特别好,但是跟‘老虎’打过一场球后,决定不打了。因为他认为只要有‘老虎’这种人在,自己不会有前途,那不如走其他路。美巡赛、欧巡赛的门槛太高,日巡赛也不容易进入。目前中国世界排名最高的职业球员吴阿顺也是今年才考上欧巡赛的资格,而胡木也是刚刚考过亚巡赛资格。而亚巡赛相对日巡赛又低一个级别,回到亚洲打比赛,竞争相对要弱一些。”

当然,从同样年龄段达到的高度上看,胡木和关天朗不可同日而语。彭焱焱说:“胡木只是在比较小的年龄赢了个大年龄组的冠军,在美国他也并没有赢下很多业余比赛的冠军,只是其中一场而已,因为他的中国人背景,IMG的包装,媒体将他放大了。关天朗不一样,中国目前只有两个职业球员打过奥古斯塔,而且都没有晋级。”

“朗朗继续打出好成绩,最终当上职业球员,我自然感到高兴。但现在不能下定论他必定走高球之路,转职业球员为时过早。”与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相比,关汉文更务实。他认为,从孩子个人感受来说,朗朗可以享受高尔夫,而非视之为“任务式”的苦差。从其未来发展来说,兼顾打球与学业,孩子能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未来纵不以高尔夫谋生,尚可成为其他领域的人才。“上学读书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并不是务必争取一个光鲜的学习成绩,但大家都具备的知识,朗朗没有理由不去掌握。”

关天朗成绩一直优异,这不但让父母欣慰,更进一步拓宽了朗朗的发展前景。接下来的考验,就是朗朗如何进一步自我提升。“成绩越好,遭遇的对手越强,竞争的层次抬高后,需要更多方面的配合。”关汉文说。

吉恩这样解释ESPN关注关天朗的理由:“一名14岁的选手,来自中国,他甚至比很多对手的儿子还要年轻,而高尔夫并不是中国人最热衷的运动。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吉恩说,美国人很少关心美国之外的事情,但名人赛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它的包容性。无论你是谁,打得好就可以参赛。所以,名人赛对高尔夫球运动来说意义重大。它是全世界的比赛。“所以我认为,没有比更多的中国人参加名人赛更棒的事情了。尽管中国对高尔夫球运动的巨大推动力还没有爆发,但如果你们拿出像对待奥运会一样的力度,中国的高尔夫选手一定是世界舞台上的强者。从选材概率来看,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打高尔夫的人一定很出色。这方面,相信关天朗会给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启发。他的经历已经告诉自己的同胞:你也可以。”

关汉文却认为,高球人才终究可以从不同的土壤中培育:“厄尼·埃尔斯(Ernie Els)生于富贵人家,‘老虎’家庭条件普通,麦克罗伊家境更属贫寒,但三人均是一代名将。”这可谓高尔夫魅力之一。“高尔夫是一项很神奇的运动,无论身材高矮,知识多寡,性急性徐,人人都可以享受高尔夫,人人都有可能创造佳绩。因此成长背景环境的差异,未必是高球人才培养的掣肘。条件优越,只是提高了成才的概率,而非成才的必然。”

“高尔夫需要性格各具特色的选手,让这项运动更加精彩纷呈。以‘老虎’为代表的大部分球手,赢球时高声咆哮,霸气外露;却也有另一种类型,胜利时不过淡淡一笑,气定神闲。”关汉文说,假如朗朗能成功的话,也许会是后一种球手。(实习生石珊珊对此文也有帮助表示感谢) 关天朗少年高尔夫天朗高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