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汽车缘何减速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 3 月,在韩国首尔车展上展出的现代HND-9 概念车 )
韩国总统朴槿惠的座驾是现代汽车的雅科仕,《江南Style》的“鸟叔”也坐雅科仕,这些特殊的“代言人”力挺国货,客观上放大了现代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在首尔街头,看浩荡车流,除了少数欧美品牌,满眼都是Hyundai,现代汽车绝对是韩国的门户品牌。
前不久韩国首尔举行了其国内车展史上最大规模车展,作为东道主,现代汽车集团无疑是绝对的主角,旗下全系产品悉数亮相,其中包括HND-9概念车、i40艺术车、ix35氢燃料电池车、朗动电动车等共30种车型和11种新技术及各种展品。
2010年,现代钢铁厂竣工后,现代汽车成为一家从铁水到整车的专业汽车企业。从汽车的钢板开始,拥有生产、销售、物流以及金融服务的全系列汽车产业链,从配件制造到整车生产,全部由企业内部完成。近年来,现代汽车集团的全球化营销可谓步步为营,在中国、美国、印度、巴西等9个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在世界6个国家有11个研究中心,由此具备了全球汽车企业阵容。从销售看,在去年全球汽车市场低迷、车企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现代汽车集团仍然实现了713万辆的销售业绩,排名位居全球第五,其中中国市场占全球总销售的18%左右。
从“质次价低”的区域品牌,到跻身全球第五大汽车厂商,一段业界神话,始于知耻而后勇的开篇。1986年,现代汽车以4995美元低价的EXCEL敲开了美国市场,当时低价位的确令美国消费者动心,但遗憾的是,EXCEL出了很多质量问题,现代车也因此成为美国人的笑柄。
现代汽车因此开始了锲而不舍的质量提升工程。这个工程的推动者就是于1998年就任的郑梦九会长。郑梦九提出“质量问题是企业最大问题”,时至今日,现代汽车集团都还流传着郑梦九向质量问题宣战的佳话。他曾经突然访问现代汽车质量本部,掷地有声地告诫:“质量是我们生存的核心,不管花多少钱也要保证质量!”郑梦九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新索纳塔曾经因为细小的缺陷被推迟上市;起亚Opirus因为齿轮箱噪音一时查不出原因,生产线停了两个月。当时,有人担心生产线停工损失会很大,但郑梦九一言九鼎:“如果是因为质量问题,就没关系。”
当然,质量只是一个引擎,现代汽车在新技术、外观设计以及研发等多头发力,近年来,尤以设计方面的表现格外突出,这和一位名叫彼得·希瑞尔的德国人有密切关系。成名于奥迪TT等经典车型设计的德国设计师希瑞尔1953年出生于德国,2006年离开大众加盟到起亚。据说,他是被郑梦九的儿子、时任起亚总裁的郑义宣亲自挖来的。去年末,他被任命为起亚总裁,因此成为韩国汽车品牌的首位外籍总裁。设计能力的提高,对于保持长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因为设计不仅体现在汽车的外观,也是与区域消费者增进情感联系的渠道。
现代汽车集团将2013年的销量目标定为741万辆,同比增长约4%,目标增幅不算太小,但这个目标却是10年来的最低增速。在基业发展的高速路上,现代汽车究竟为何要把速度降下来?现代汽车中国事业部本部长王秀福接受了采访。
三联生活周刊:在现代集团发展中,你认为哪个时期最为关键?
王秀福:1999年,是现代汽车集团发展起飞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会长掌管汽车板块后首先强调的就是质量,他把过去的生产观念、生产理论全部改了,提出以质量为中心的造车理念: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市场反馈,一系列都以质量为中心。从那时起,给现代汽车打下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亚洲金融风暴袭来时,很多国家经济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但我们逆向操作,走出韩国,往海外去投资。在韩国版图基础上,包括2002年之前的美国、欧洲、印度、土耳其等一系列的海外投资,就是从那段时间开始的。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市场近10年发展非常迅猛,现代汽车是如何搭上“中国快车”的?
王秀福:在中国,我们还有一个名词经常被提到,就是速度,这是北京现代进入中国之后被提到的。可以说,准确判断是我们的一个强项,我们产品投入的市场定位是准确的,针对当时中国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我们看准了2.0排量,包括了公务车和家庭用车。
2002年,中国市场还是以公务用车为主导,随后家庭用车的需求量急速增长。我们当时判断,能够买车的家庭肯定是眼光也较高,所以决定投放全球市场的新车型。这种判断事后证明很有眼力。当时现代汽车集团负责中国业务的薛副会长,曾力主现代进入中国后要在3年内让中国的车价跟全球拉平。要知道,当时中国的车价与海外车价相比几乎是翻番的。还有一个目标,在2010年之前我们要达到100万辆。2002年整个中国的乘用车产业需求是120多万辆。这两个目标,很多人不相信,认为是在吹牛。事实上,两个承诺都做到了。2002、2003年以来整个中国汽车的市场价格开始往下走,我们的车价跟全球没多大差距。2010年,我们在中国销售109.1935万辆,100万辆的目标也实现了。
三联生活周刊:未来现代集团在中国的战略目标如何?
王秀福:现代汽车集团的长期目标是2020年全年销售270万辆,在中国市场保持10%左右的市场份额。根据过去的判断和目前规划的战略,我们的目标没有过分。事实上,去年我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10.5%,今年前3个月已经到了11.5%。分析中国的产业需求,我们从一些权威机构了解到的数据预测是2020年将接近3000万辆,按照10%占有率测算,绝对量将近300万辆,270万辆应该是保守估计。
并不是我们太冒进,而是中国市场确实太大,而且全球的各大车企都进入中国,目前已经是这个态势了。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推进战略目标?
王秀福:目前我们首先看市场,再看自己的能力、投入和产品,当然更重要的是团队、人才培育都要跟上。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将持续推进提升品牌、顾客至上、社会贡献、人才培养这四大重点课题。
在产能和产品线方面,现代汽车至少每年推出两款全新车型,不算改款。中国市场在扩大,我们在中国的投入产能在提升,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已经完成,90万辆产能已经基本具备,东风悦达起亚第一、二工厂已经完成,正在建第三工厂,总共74万辆的产能。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现代集团调低了今年的增速目标,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秀福:今年初,集团董事长郑梦九在发布新年演讲时,坦率地表示出对今年全球业绩堪忧的预测。基于这样的判断,集团今年的销量目标为741万辆,同比增长约4%,这个数据是10年来增速最低的。面对风云骤变的世界汽车市场,我们需要冷静务实,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提升研发及环保产品的投入,推进深耕品质的品牌战略,以灵活有效的市场战略求发展。
三联生活周刊: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减速,是为积蓄更大的能量?
王秀福:为了加快新车研发速度,提高产品竞争力,我们今年内将把新车开发周期缩短为24个月。全面推行整合开发新车及生产平台战略,减少数量,节省研发费用和时间。现代汽车2002年的新车开发周期为40个月,10年间把此时间缩短为一半。车型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源于现代汽车多年来研发水平的提升。
三联生活周刊:在推动环保车发展上有哪些具体动作?
王秀福:早在1998年,现代汽车就开始着手研发氢燃料电池车,现代汽车独立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版ix35已经实现量产。现代汽车不仅在世界上首次构建氢燃料电池车系统,而且计划到2015年全球销量达到1000辆。我们在首尔车展上专门开设了环保车型展区,除氢燃料电池版ix35以外,索纳塔混动版、朗动电动车、新一代中型插入式混合动力系统等车型和技术及6种传动系油耗技术在车展亮相。
三联生活周刊:现代汽车的质量体系包括哪些内涵?
王秀福:我们的质量控制从研发到生产线准备,直至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也就是硬件的质量控制。现在,对质量的追求目标,已经成为我们的自觉。在汽车的生命周期内,一般讲10年也好,12年、13年也好,这期间在安全、功能等方面做到无大故障,这是我们强调和要求的。特别强调的是,从研发到生产,产品每一个配置选择以及安装方式等,都会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在质量控制方面,安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理念。 减速现代suv现代集团现代汽车缘何汽车氢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