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草坪可撒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流沙)

双休日、节假日,我会带着孩子到杭州西湖边去走走,孩子喜欢在绿绿的草坪上打打滚,而我呢,喜欢躺在草坪上看书……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坐在草坪上谈兴正浓,听到几个操着北方口音的游客在窃窃私语:带着孩子踩草坪,真不文明!我哑然失笑。他们也许不知道,杭州西湖边的草坪是对游客开放的,大致是半月一养护,只要草坪边没有养护告示和提醒,市民和游客就可以进去“撒撒野”。我对他们如实相告,游客们仍然将信将疑,当他们看到不远处还有不少人在树荫下的草坪上席地而坐,谈笑风生时,终于信了。他们也走进了绿绿的草坪,摆起了姿势拍起了照,非常开心。

草坪对游客开放,据我目前所知,唯有杭州。有时到外地旅游,我是绝对不敢进入草坪的。有一年在香港,大致在旺角一带,有一个街心公园,看到不少人在草坪上行走,我分不出这些人是内地来的,还是香港本地人,我站在那里不敢跨入一步。在内地,除了我熟悉的杭州,如果你踩踏草坪不仅会在道德上受到谴责,还要付出代价。在北京,如果你踩踏绿地,损坏草地生长,绿化管理部门有权对你进行处罚,情节较轻的,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在昆明的一些公园,如果你踩踏草坪,可以对你处以10元以上的罚金。在东莞,如果发现有采摘城市绿地内花果、践踏地被等行为,可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但杭州的草坪为什么可以踩呢?据说当时园林的管理方持这样一种理念:“如果草坪不让躺,不如改种仙人掌。”草坪本来就不仅有观赏性的功能,还应有实用性。杭州采取草坪“轮休”开放,虽然在管理、养护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帮助市民和游客实现亲近大自然的人之天性,真正体现的是人性化和“环湖于民”。草坪事实上是一种西方城建的“舶来品”,在西方,草坪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功能,人们不仅可以在草坪上奔跑,还可以在上面野炊。但到了国内,草坪就只剩下了观赏的功能,而且各地大范围建设,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养护。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既然草坪只具观赏性,何不栽树种花更好?

草坪对市民开放并非不可行。只要选对草种,种植那些耐踩的草种,是有条件对外开放的。但有些园林人士认为,同样的耐踩草坪,在国外和国内遭遇的踩踏环境完全不同,国外人口少,而国内人口多,国内一到节假日,踩踏量激增,会对草坪产生摧毁性的破坏。那我就不明白了,杭州是怎么做到的?杭州历年来都是国内旅游最为热门的城市之一,每年有2000多万中外游客涌入,而且绝大多数都会到西湖景区,这里的草坪可以开放,那其他城市的草坪为什么不能开放呢? 撒野草坪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