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场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她第一次去现场看球是在1995年。那年她“高三”,和他谈恋爱,两人是同班同学。她很安静,而他则很吵闹。他喜欢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一切的体育运动,这些她都不擅长。她不知道为何他会喜欢她,她觉得自己除了学习好并无什么其他的优点。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他,也许吧,17岁的她这么想着。
他是狂热的辽宁队球迷。1995年的辽宁队打得很艰难,一直在最后几名徘徊。他每每跟她讲辽宁队过往的辉煌,他坚信辽宁队一定会成功保级。最后那场比赛他誓死也要去现场看,还买了两张票,拉着她一起去。那是一个初冬的周日下午,辽宁队上半场就进了一球,早早地建立起优势。也许是因为冷,也许是因为优势而兴奋,他在看台上兴奋地跺脚、拍手、挥舞着围巾。她是头一次来现场看球,还是被这满场的气氛震撼了一下,也许是人多,她也跟着他一起跺脚、拍手。
比赛在最后5分钟之内发生了逆转,辽宁队被对手连进了两球,1比2的比分定格在最后的记分牌上。无数的人举起打火机,在夜幕降临的时刻挥动,满场3万余只打火机犹如萤火虫般飞舞。她说不清楚这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在4万多人的体育场里蔓延着,但是她看到他的眼泪大颗大颗地跌落在地上。她把他的头抱在怀中,说,不要哭,不要哭。
他最终没坚持到高中毕业,因为他的父母安排他去留学,到国外去上大学。等我,他走之前跟她说。嗯,她回应道。她终究没有等他。在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后,她和学校里的学长谈起了恋爱,并如计划般地毕业、就业,随后和学长领了结婚证。她的人生好似早就规划得清清楚楚,他的存在就好似一次意外,但很快就被重新纠正了航线,生活从此走上正轨,不再起一丝波澜。
她的儿子已经10岁了,是个小小的足球迷,成为北京国安的铁杆“粉丝”。这个周末,儿子突然跟她说,学校足球队组织去现场观摩中超联赛的最后一轮,国安对恒大。儿子兴奋地期待着,她却担心,一是怕现场人太多出事儿,二是这个周末据说要降温,怕儿子冻着感冒。于是跟学校联系,以家长名义申请一起去现场陪护。
到了当天现场,她才突然意识到,这是她多年之后,第二次来现场看球。球场上两队在热身,她恍惚中忽然想起17年前的那个初冬的下午。她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辽宁队这次居然又到了保级的关口,必须赢得最后一场才能留在顶级联赛中。
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冬雨冷得不行,即使身着雨衣,她也觉得一股刺骨的寒浸透骨髓,仿佛要把17年的冷都还给她。国安和恒大在场上一直胶着,当比赛进入到最后的伤停补时时,全场的球迷突然开始高喊“绝杀恒大”。那声音,震耳欲聋。一个妙传,一脚巧射。国安果然在最后时刻,绝杀了恒大。
整个球场沸腾得犹如高潮突临,球迷疯狂地跳着抱着,完全不顾冷风凄雨此刻还在头顶倾盆而下。就在此时,她忽然想起了他。她打开手机上网,看到了同时刻的辽宁队在最后时刻直接任意球入门,3比2赢下了关键战,成功保级。
那一刻,她站在北京工体的看台上,面对着大雨和满场的球迷,涕泗滂沱。 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