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守市场底之“天险”
作者:邢海洋感恩节到了,海外进入了节日消费旺季,股市转暖。A股似乎也受到感染,虽在11月21日发出了“要救救我(1995)”的哀号,最终周线仍收阳线。11月汇丰PMI在13个月后首度站在荣枯线上,实体经济转折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从降准到降息,政策底到经济底的形成,市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可令人捉摸不透的市场底却仍如在雾中。
关于“三底”的关系,股评家们有多种说法,但多离不开科斯的“主人与狗”的比喻:宏观经济是主人,股市则是主人手中牵着的狗,时而跑到前面,时而落在身后。更为想当然的说法是:政府调整经济政策,虽很难说能做到有先见之明,但过热和过冷的苗头出现时却会反向调节,是为政策见底。而货币和财政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周期的早日转折,于是有了市场底。又因为股市具备领先指标的功能,市场底便会先于经济底之前出现,时差约为3~6个月。但对A股市场,其独特性已经远超此类规律。只有稍加联想,一个10年来翻两番的经济体,股市非但不涨还有跌,就会对所谓“三底”的关系嗤之以鼻。
因为和实体经济无关,A股走势的线索就变得颇为神秘了。它不是政策制定者说了算,也不以采购商和生产商的意志行事,市场背后聚集着上亿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每一个都有发言权,问题变得愈发复杂。不过,正因为市场底的难以度量,投资者倾向于以神秘的方法来预测,行为金融学和神秘的技术分析便可在市场寻底中大展拳脚。华尔街有一句老话:市场在我囊中空空之前是不会恢复理性的。这句话在我们这里也可以翻译为:当证券部门可罗雀的时候,市场跌无可跌的时候,底部才会来临。若以此为判断依据,几组数字似乎会鼓舞“钻石底”或“玫瑰底”追随者的信心。其中一个证据是:这一周上证指数两次击穿2000点,创下3年新低的同时,沪市最低日成交330亿、周成交1811亿均创三年新低。另一个证据则是,据中登公司数据,10月新开A股账户数仅为27.52万户,是2006年12月以来的最低值。连被管理层寄予厚望的海外资金也表现得踯躅不前,11月13日,RQFII增加了2000亿元投资额度,可在10月份,QFII新增A股开户数为5户,比9月少1户,比8月少12户;RQFII新增A股开户数则为零,9月还新开2户。俗话说,先有地量再有地价,量在价先,A股的底部就在眼前了。
A股连跌5年,如此长的熊市周期为技术分析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用波浪理论来测市,很容易在去年4月以来的走势图上读出清晰的五浪结构的下跌进攻浪,目前的走势则是最后一跌的第五子浪之中。按波浪理论创始人艾略特的统计,第五浪常以失败告终,也就意味着这“最后一跌”,低点并不是笃定的,很可能已经在“1995”处出现了。不过仍有数浪专家不厌其烦,对每一个子浪的耗时做出统计,结论是每一次市场转折间的时间均为斐波纳吉数字,即波浪理论倍加推崇的“神秘数字”,并且波浪高低也严格遵循波浪理论的规矩。依此推测,市场转折的时间之窗将在11月29日开启,历史性的底部将在1968点。不过波浪理论虽是大道至简的预测方法,却允许预测随着市场变动而变化,如进攻浪会延伸。在一次折磨人的熊市末期,投资者心智崩溃所衍生出的市场结果有着多种可能性。
剩下的是更为神秘莫测却屡试屡验的江恩线法则。如果把20余年前上证指数最低的95点和5年前最高的6124点用江恩角度线来分析,就会发现所有历史的底部和顶部,基本都落在了重要的角度线上。如江恩角度线的四分之一线就曾经承载了512点、1664点两个历史性大底,现在则又处于是否能在2000点逆转的关键时刻。江恩角度线对本轮大熊市的意义在于,几乎所有的技术派都奉之为圭臬,无论1664点开始的大反弹还是3478点的反弹见顶还是引入股指期货后暴跌创出的2319点低位,均在投资者集体心理暗示中,在江恩角度线上找到了反转行情的机会。也正因为此,当市场第四次触及这一多方的“马其诺防线”时,抵抗会变得异常的激烈。多方知道,如果2000点被突破,他们将失去所有可据守的“天险”,一任空头长驱直入。
A股之熊冠全球,走势与宏观经济严重背离,当然不是技术派投资者所能左右的。他们不过是在一些价格走势的重要关口反向买卖,为市场寻访边界。真正左右市场的,还要看“大小非”们的减持意愿,以及由政策决定的股票总量的供与求的关系。(文 / 邢海洋) 天险据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