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最幸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最近,某机构发布的“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排行榜中,公务员再次高票占据榜首。可幸福作为人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感知,排行榜真的能够如实反映吗?
我的好友阿凡,博士就读于武汉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一省直机关,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并且还是一位高学历公职人员,他是否幸福呢?公允来说,也不能说他不幸福,但阿凡的幸福主要来自于妻子的贤惠、儿子的乖巧以及父母的慈爱,鲜有来自于职业、更遑论寒窗苦读换来的学历。也许如果在CCTV“你幸福吗”的镜头追问下,阿凡会给出让领导满意的官方回答,但在其背后的民间解读中,必然另有一番滋味。
身为公职人员,阿凡的月薪只有2600元,坊间流传的关于公务员的高福利基本上没有享受过,“三公”消费每年几千亿元,可与阿凡又有多少关系?经济学上的二八定律,也就是20%的人占据80%的资源,在公务员内部同样适用,不过,这却被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视。所谓的职业稳定,可想想20年前下岗的国企工人,不也曾认为自己是政府的人吗?到头来又如何,每每想到这,便让阿凡对未来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成为大时代下体制变革的牺牲品。虽然金钱和幸福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在金钱和物质已经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普遍追求,金钱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人高低贵贱的唯一标准时,否认金钱对生活品质的影响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于很多人对他真实收入的不相信,阿凡很想公开家庭财产以正视听,不过,对于财产公开,公众的兴趣点也多半是放在领导干部身上,他作为普通的公务人员,大家也只当他在说笑,谁会在意呢。
高房价、低收入迫使他只能一家人蜗居在城中村。隔壁租住的邻居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初中辍学便出来打工,目前从事铝合金门窗的制作,自己做老板,月入8000多元,两相比较,让阿凡不禁为之气短。不过邻居对阿凡很尊重,认为他是博士,又就职于政府机关,言谈间对他甚是客气,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常以阿凡为榜样。这却加深了阿凡的负罪感,他一直不敢告诉邻居自己的真实收入,羞于开口。幸福是什么?有人说,是物质上无羁绊,精神上无负担,可身为公务员的阿凡,这两个标准都不达标,却成为“最幸福”的人,也许相比于阿凡个人的困顿来说,不同职业之间的陌生和隔阂更值得让人关注。人们常说,幸福因对比而缩水,问题是公务员之外的其他行业从业者了解吗?(文 / 关晓海) 公务员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