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i U——末代主机与家庭娱乐新核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6月7日,2012美国E3游戏展上,参观者在任天堂Wii Fit U游戏展台参与体验的情形
)
这是全球电子娱乐业有史以来最为黯淡的冬天,10月中下旬,各大电子娱乐巨头纷纷公布了财政报告,任天堂宣布在过去6个月中亏损达到280亿日元(约3.5亿美元),并宣布将未来6个月内的赢利预期调低至60亿日元(7500万美元)。同样,微软宣布第三季度Xbox360平台周边产品利润为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然而就在一片愁云惨淡中,任天堂宣布将在11月18日,为全球玩家奉上开启下一代游戏主机时代的新宠:任天堂Wii U。根据任天堂管理层的预计,Wii U在发售4个月后出货量将达到550万台,软件销售量能够突破2400万份,总体销量至少能够达到Wii销量的一半,约4800万台。
“革新游戏体验”是任天堂自Wii时代以来用以抗衡索尼、微软等互动电子娱乐业竞争者的最大资本。任天堂之所以对Wii U自信满满,源于它独特的杀手锏:革命性的手柄GamePad。早在今年6月的洛杉矶E3上,首次亮相的GamePad就使玩家和其他业内人士惊叹不已:它既是游戏控制器与触屏电脑的聚合体,也像一台拥有动作捕捉功能的iPad,拥有6.2英寸16∶9的高清液晶触控屏幕,可以使玩家不再借助电视,直接游戏。除此之外,还贴心地配备了摄像头、内置陀螺仪、加速度与振动感应器,并首次拥有了HDMI端子,最高输出分辨率能够达到1080p。
“长期以来,任天堂的赢利和成功一直有赖于它独出心裁的休闲类小游戏和门槛级玩家,然而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平板设备却在这个领域给了它沉重打击。”美国投资分析公司Sterne Agee消费电子产品分析员阿文德·巴哈蒂亚告诉我们,所以它必须尽快在这个领域内扭转颓势。巴哈蒂亚预计,由于2012年度日元汇率的高居不下,削弱了Wii U的价格优势,所以在2013年初,任天堂肯定会大幅降价,转而依靠软件与其他增值服务维持利润。
与前代不同,Wii U更雄心勃勃地瞄准了以往对任天堂不太感冒的高端玩家,截至明年3月,Wii U大概会拥有50部左右的游戏作品。在公布的首批游戏中,除了任天堂传家宝级别的《新超级马里奥兄弟Wii U版》和《塞尔达传说HD》,还包括EA出品的FPS大作《战地3》、华纳兄弟的《蝙蝠侠——阿甘之城》、TECHO出品的《忍者龙剑传3》、育碧《刺客信条3》等欧美硬核级明星动作游戏。
出乎意料的是,两个老对手——索尼和微软,却没有发布任何一丝关于下一代游戏主机的新闻作为回应,似乎6年前Wii、Xbox360与索尼PS3三雄争霸的战火,将不再延续。“全球互动电子娱乐业模式的变革,将彻底颠覆其绵延了30年之久的传统商业模式,传统游戏主机将像白垩纪的恐龙一样不合时宜,濒临灭亡。”Red5游戏工作室创始人马克·科恩说,“1995至2005年是游戏主机的黄金10年,没有iPhone,没有iPad,没有Facebook和虚拟农场,能够顺畅运行高端硬核游戏的PC价格贵得惊人,远超游戏主机,且PC游戏盗版猖獗。”2006年,任天堂Wii、索尼PS3和微软Xbox360在全球累计售出了2.25亿台,玩家还要为每个游戏软件付出40至80美元的高价,然而这却是传统电子游戏厂商辉煌的顶点和衰落的开始。
( 10月11日,在2012纽约动漫节上,一个年轻女孩用Wii U玩游戏
)
“游戏主机面前只有两条路,颠覆性的进化,或者消失。”“游戏产业”网站专栏作家罗博·费伊告诉我们,“昂贵封闭的硬件系统加同样价格不菲的软件这条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手机,下载应用软件商店,以及Web2.0时代网络社区中的免费内置游戏等游戏局限不大、目标性模糊的休闲类‘沙箱游戏’。”2011年全球电子视频互动娱乐业市场销售额达到670亿美元,在线游戏的制作成本仅占据制作游戏业总成本的5%,却贡献了29%的销售额,而单机与PC游戏的数字则分别为24%与51%。根据NPD的预计,到2013年,社交网络游戏和手机、Web平台的互动娱乐市场,规模将达到326亿美元,将首次超过单机游戏的全球市场份额。2007年,EA一共为PC和游戏主机开发了67款游戏,5年后,2012年,这个数字仅仅是14,而为社交网络、手机客户端开发的作品数量则飙升至41部。
传统业内分析认为,绚丽的CG动画与3D场景,严密宏大的故事主线,以及贴心的动态捕捉手柄操作,是视频游戏主机仍然能够在相当时期内“拢”住铁杆核心级玩家的杀手锏,然而如今,这一金科玉律似乎也渐渐出现了动摇。随着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设备配置水平的提高,入门级休闲游戏和视频主机“硬游戏”之间的鸿沟也在缩小,在掌上设备实现1080p分辨率游戏画面不再是遥不可及。例如Gameloft在iPad上出品的现代战争“Modern Combat”系列,操控与平衡感已经相当接近动视暴雪与EA旗下引以为傲的FPS大作《使命召唤》和《荣誉勋章》。
另外一个侵蚀单机游戏的不利因素是制作成本的不断攀升。《刺客信条3》的创意总监阿列克斯·哈钦森表示,这部作品是育碧,甚至游戏史上最为宏伟的工程,共有5间不同的游戏工作室,超过上百名程序员和美工同时在蒙特利尔、新加坡、法国安纳西、布加勒斯特与上海统一行动,协调合作,仅仅宣传开销就达到650万美元。然而,在接受游戏业界重量级刊物《Edge》采访时,哈钦森却伤感地称这部凝结了自己3年心血的大作为“最后的恐龙”——游戏开发成本的不断增大,使得游戏软体价格飞涨,例如Xbox360版《光晕2》特别纪念版的售价已经超越了220美元,进而导致只有销售业绩达到令人咋舌的海量,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或者彻底毁灭一间开发公司。
更糟糕的是,游戏主机平台的分立,使得玩家不得不在自己追捧的游戏软件公司和主题上不断地进行取舍,或者忍痛花费更多的钱实现“通吃”:“如果你选择了Xbox360,固然可以享受到《Halo》、《战争机器》、《细胞分裂》与《忍者龙剑传》,也要与《战神》、《金装备》和GT赛车系列说再见。”免费版FPS设计游戏《DUST 514》主创、CCP游戏制作室负责人大卫·里德告诉我们。
在这些压力下,继微软Xbox和索尼PS后,任天堂也决然走上了网络化战略,较之前代Wii和Gamecube,新一代任天堂游戏主机的社交网络化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首先是允许玩家在线观看电影、剧集和体育新闻类电视节目,被称为任天堂TVii的软件,如果你想观看《摩登家庭》的最新一集,TVii平台会自动为你搜寻所有网络视频资源,无论是来自Hulu、Netflix还是传统有线电视,并允许玩家设定个人标签和影音库。正如任天堂北美首席执行官雷杰·菲尔斯·艾梅(Reggie Files Aime)所表示的那样,TVii对于视觉娱乐的革新,将等同于Wii对游戏体验的革新。其次,Wii U自身还拥有玩家社交网络Miiverse,将允许玩家以语音和文字进行实时交流,然而遗憾的是,它无法直接导入Facebook与Twitter。
另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是,任天堂始终拒绝将自己擅长的休闲类轻游戏推出手机版,通过iTunes等第三方平台出售,而一直谣传中模仿苹果iTunes,集合大量第三方游戏软件的Wii U在线网络商店也始终没有下文。巴哈蒂亚认为,虽然很多游戏玩家很乐意在iPhone或者iPad上驾驶马里奥赛车或者操纵大金刚追逐香蕉,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如果任天堂将业务拓展到iOS平台,它会面对一些严重的问题。虽然软件销售额会一飞冲天,但同时会损害任天堂的硬件销售,同时让苹果拥有难以置信的控制权和利润分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11年中期开始,索尼开始将一些Plastation上的中低端游戏放到了安卓软件商店中,比如《虹吸战士》与《极限滑雪2》,而索尼爱立信的Xperia Play是第一部获得PlayStation认证的安卓智能游戏手机。
不过,费伊坚持认为,现在就匆匆为游戏主机撰写墓志铭,为时尚早,它所代表的高端复杂体验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推行的游戏轻度休闲体验可以并行不悖,未来游戏主机将面对一群更加挑剔,消费倾向更加细分,更加精明狡猾的消费者,这不是一场零和博弈。“智能电视与家庭娱乐终端能不能取代游戏主机,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费伊对我们说,“体验游戏主机中等以上互动视频娱乐,需要相当大容量的Ram存储系统、相对昂贵的3D图形处理能力和一个功能专业性显著的控制系统,比如手柄。然而这些额外功能必将使智能电视或者平板电脑本身的成本高到用户无力承受的地步。”
在费伊看来,游戏主机的真正未来在于聚合,充当未来的家庭多功能娱乐终端。微软在2012年度E3上出品的应用软件“Smartglass”,同样体现了这个思路,把各个数码产品通过Xbox 360这一核心融合为一个数码整体,房间成为机箱,Xbox成为处理器,电视机就是显示器,手机是鼠标,平板是键盘。同样,Wii U的GamePad手柄能够通过自带液晶屏实时捕捉电视屏幕上的影像,并将它提交到社交网络上与好友共享。总裁岩田聪更透露说,在未来,Wii U将安装更为开放的软件,集合玩家手中的3DS掌机、智能手机、电视,甚至PC,实现某种大一统的无缝连接。(文 / 朱步冲) 核心娱乐末代家庭Wii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