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巴斯的难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1月3日,哈马斯支持者在加沙举行反对阿巴斯讲话的示威游行 )
11月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在以色列某电视台的访谈中表示“无意收回现在以色列境内的故乡、加利利地区北部城市采法特”。他说:“我想看到采法特,看它是我的权利,但居住不是。对我而言,现在的巴勒斯坦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我认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其他部分是以色列。”
虽然坚称只针对自己,但此言论因触及了“巴勒斯坦难民”这一巴以和平谈判的主要议题,还是引发了轩然大波。11月3日,数百名哈马斯支持者走上加沙街头,焚烧阿巴斯头像,高喊“下台,下台,阿巴斯”。哈马斯加沙当局领导人11月2日表示,阿巴斯的讲话“极端危险”:“他没有权利放弃难民回归权,不能以难民的名义说话。”“阿巴斯一贯倡导以‘两国方案’和平解决巴以冲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丁隆告诉本刊,“他此次的‘失言’其实说出了巴以冲突的现实状况,即以色列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事实已不可能改变,所有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家园已无可能。但他触犯了巴勒斯坦事业的‘政治正确性’,因为,在巴方看来,难民回归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权利,是巴勒斯坦问题全面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是巴方在和谈中的一张重要的牌。”
作为第一位承认以色列的巴解高官,阿巴斯避免武力、倡导和谈的态度一直深受美以两国欢迎。上世纪70年代他进入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随后成为巴以和谈领军人物。1984年他作为巴解组织泛阿拉伯国际事务部负责人开始与以色列和谈,很快就与以各方建立了秘密沟通渠道。1993年他代表巴方与以签订了巴以第一个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2002年美以两国曾以强硬姿态联手要求阿巴斯代替阿拉法特执政。2003年阿巴斯政府宣誓就职后,布什政府还通过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来表明阿巴斯是巴勒斯坦代言人。在同年6月召开的美以巴首脑峰会上,美方也邀请了阿巴斯而非当时的巴总统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曾公开批评阿巴斯“背叛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站在以色列的国旗边”。但这次以方却对阿巴斯的“难民”言论将信将疑。虽然以总统佩雷斯认为这份“勇敢而重要的声明”证明“以色列拥有一名真正的和平伙伴”,但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却在一份声明中指责阿巴斯在访谈节目中的话与他的言论不符。“阿巴斯在其他场合确实从未放弃难民回归的权利。”丁隆说,“阿巴斯看起来温和,本质上与阿拉法特并无两样。”美国哈佛大学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查尔斯·弗莱里奇(Charles Freilich)则告诉本刊:“2000年巴拉克曾表示,愿有条件向巴移交约旦河西岸部分土地,但被阿拉法特拒绝了。2008年阿巴斯也拒绝了奥尔默特的‘土地换和平’计划,虽然以方在该计划中几乎放弃了80%的西岸占领区。阿巴斯这么做的原因至今不明,也许是因为奥尔默特任期将满,但内塔尼亚胡上台后他也没有继续商谈这个问题。近两三年他都一直拒绝和谈,此态度已让美、以对他有所疏远。他还执意要让巴勒斯坦加入欧盟,这个做法也是美、以共同反对的。所以内塔尼亚胡才会对他的行为表示怀疑,甚至怀疑巴勒斯坦到底是否真的有意和谈。”“以色列对阿巴斯其实是不信任的。”社会学家、加拿大全球研究中心马赫迪·纳赞罗亚(Mahdi Nazemroaya)告诉本刊,“但阿巴斯对待以色列的方式无论如何还是比别人温和,所以以方依然希望他留任。”
巴勒斯坦分裂的内部格局其实也是巴以和平进程的一大羁绊。阿拉法特去世后,阿巴斯在2005年当选自治政府主席,随后哈马斯获得了总理一职和组阁权。年轻的巴勒斯坦政府缺少了阿拉法特的威望作为执政基础,分权问题矛盾重重。“阿巴斯是一个弱势的领导人,他在巴勒斯坦内部没有权威,也缺乏阿拉法特那样的个人魅力。在目前巴勒斯坦内部分裂,以色列右翼执政,奥巴马政府推动中东和平未果的状况下,阿巴斯受到多方掣肘。有哈马斯这个激进方存在,阿巴斯想代表巴勒斯坦整体说话力不从心。”弗莱里奇说。(文 / 邹珊) 难题阿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