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在“十字路口”的汽车设计
作者:李三( 2012年巴黎车展上展出的奥迪Q2概念车 )
艾格用“十字路口”作比喻,试图说明现在设计处在一个特定的时空。“是延续过去的风格,还是收敛一些、简化一些?设计哲学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事实上,我们已经做出了选择。在今后的设计中,会采用较少的元素,使用更加简约、清晰的设计语言或形式。”
艾格所描绘的未来设计简约却不简单,他以内饰为例:“在将来的内饰中,要给驾驶者和乘客一种非常明朗、清晰的感觉,不会出现很多的按键,将车内多个系统集中、集成到一起。仪表台的设计看上去不是很复杂,而且很新颖,没有多余繁杂的东西。”在现代人的使用习惯中,娱乐功能、移动互联、网络等信息化需求如何实现呢?艾格说:“现在的考虑是在方向盘后面的仪表盘中集成一个大的显示屏,所有信息都可以包容在里面,以后可能在副驾驶会有一个娱乐系统,前、后排乘客之间也会有信息连接。”
在消费者的眼里,经典的奥迪四环,仅仅是贴在车身上的一个标志,仅此而已,但在设计师的眼中,这却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我们要赋予它更多的意义和内容,让它去表现我们的一种姿态。”在以前的设计中,一体式散热格栅仅仅就是奥迪车身的组成部件,镶嵌在车身前部,现在设计师们要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元素,甚至可以拿出来单独展示,就好像是一个雕塑品、艺术品。他们在尝试把一体式散热格栅变成艺术品的同时,也节约了整体设计空间,针对不同车型的特点,尝试使用铝、碳纤维等一些高新材料。
艾格告诉本刊记者,在未来的设计中,他们要将车身设计成像雕塑一样的艺术品,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汽车所有因素中去。“以车身为例,如果将它的每一块零件拆卸下来,都将是一件艺术品。再比如车身前部照明,奥迪在10年前最早推出了带有LED日间行车灯的前大灯,独特的LED灯提高了奥迪汽车的辨认率。可10年后的今天,这项技术已不再是唯一,这个曾经特有的标志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所以现在,我们要把这个图形设计得更加简约、更加简化。奥迪原来的大灯设计都是扁平的,现在我们大胆尝试,参加勒芒耐力赛的奥迪R18 e-tron quattro使用的前大灯采用了垂直的设计,未来也会将这种设计应用到量产车上。”
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的权重越来越大,市场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设计师的思路,这并非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积极的迎合。中国市场对欧洲汽车设计的影响力非同小可,特别是豪华车的设计,这在汽车设计圈已经是被公认的事实。
奥迪在北京有一个设计室,四名德国的设计师和十余位中国年轻设计师组成“北京设计”。而在德国英戈尔斯塔特奥迪总部所在地,设计团队里也有三位中国设计师。对奥迪公司来说,这种国际化的“勾兑”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市场的分量加大了中国元素的比重,近年来一些设计甚至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奥迪Quattro股份公司一直在提供个性化的高档定制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Audi Individual”定义各种个性化的设计元素,比如个性化颜色、车轮、外观饰条等外观细节以及车内娱乐设备等。
斯柯达汽车设计部主管约瑟夫·喀班(Jozef Kaban)来过中国很多次,他说中国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欧洲人好像认为中国人就喜欢闪亮的东西,比如镀铬,但我并不认为镀铬元素就是中国消费者一定想要的,恰恰相反,我看到的中国用户其实很在意美学方面的因素。从个性上看,中国的成功人士,大多愿意向外界表现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如何以简约、明确的方式来满足中国的用户,我们要格外动一下脑筋。”
斯柯达Rapid是一个面向全球的产品,喀班明确表示,面向不同市场,将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更接近于当地用户需求的产品。(文 / 李三) 奥迪十字路口设计处在德国汽车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