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玩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小区对面有一家幼儿园,面积不大,七八间校舍连着四五十平方米的空地,摆放着一些简单的游乐设施。这间幼儿园租用的是都市村庄的民房,条件、设施都十分简陋,可就是这样一所民办幼儿园,却成为周围许多小朋友心目中的乐园。不到两岁的女儿每天都盼着幼儿园早点放学,因为放学后幼儿园会免费开放半小时,此时,这些在大人眼里简陋的游乐设施,却给女儿带来了诸多欢乐,也让她结交了很多小伙伴,每每让她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女儿不足两岁,尚不能称为少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属于她的烦恼和忧愁。嘈杂的城市,忙碌的人群,坚固的防盗门背后是一双双不信任的眼睛,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在父母羽翼庇护下的孩子,虽然还不用直面生活的压力,但这种陌生和疏离的社会环境却也直接导致孩子们的活动半径大大受限,车水马龙的城市处处充满危险。女儿每天基本上都是待在家里,无处可去,也找不到小伙伴一起玩耍。父母购置的玩具,虽然可以给她带来些许欢乐,但冰冷的玩具无法与之交流。在没有兄弟姐妹与她相伴的情况下,要找到其他小朋友,只能等到周末到公园或者游乐场,但这一愿望能否实现也往往受制于现实情况,如父母是否有时间,更何况一些游乐场收费高昂,每周都去,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负担得起的。

其实,除了公园和游乐场,还有很多闲置的资源可供孩子们玩耍。比如,小区附近的幼儿园,根据城市房屋开发的相关规定,成熟社区基本上都配备有幼儿园,幼儿园也都配备有简单的游乐设施,如果这些幼儿园能在每天放学后或者周末向社会免费开放一段时间,这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善举,一来可以免除家长和孩子们周末远赴游乐场的舟车劳顿之苦,二来也可以使在小区附近居住的孩子们熟悉起来,使枯燥的童年多一个玩伴,甚至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但实现的情况却是,不要说私立幼儿园了,就是公办幼儿园,也常常以安全或者卫生为由,对社会大门紧闭,如果没有交费成为园里的学生,是不可能让你进入玩耍的。在国外,很多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其背后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理念;而在国内,我们却习惯于把什么都围起来,交了钱,才给你开一个口子,让你看看里面的风景。其实,教育作为一个良心活,有付出就必然有回报,如果事事都进行金钱上的锱铢必较,师道尊严将何处安放?

为了美化市容,市政部门常常要求临街单位拆墙透绿,据说这样可以提升城市文明,但如果大门紧闭,仅仅“透绿”又如何体现文明的提升呢?(文 / 关晓海) 玩耍幼儿园何处

上一篇: 户口情结
下一篇: 乡村医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