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斯湾:联合军演的真实意义
作者:邹珊( 9月22日,美国联合包括英、法及部分海湾国家在内的29个国家在波斯湾水域举行军事演习
)
9月16日,美国联合包括英、法及部分海湾国家在内的29个国家,在波斯湾海域开始了为期12天的联合军事演习——“国际扫雷演习第12号”。
这是号称海湾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美国军事指挥部称,此次军演的主要内容为清除某假想极端主义组织在中东国际战略海域布下的水雷及模拟突破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演习区域包括红海、亚丁湾、阿曼湾和波斯湾,但不会延伸到霍尔木兹海峡。“这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四个重要的能源战略节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告诉本刊。
演习分不同科目,扫雷科目主要由北约及欧盟国家负责,美国会提供军舰支持;而突破封锁科目则由美国承担。美国此次派出了3支“尼米兹”级航母编队,3艘航母的航空兵将用巡航导弹进行模拟攻击,控制周边地区并强行突破封锁。参与演习的国家数量不少,但真正派出军舰的只有美、英等八个国家。“大部分国家只派代表和观察员来参演,象征性地参加而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告诉本刊,“参加者多为西方国家,这个‘最大规模’显示出了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对石油通道的关注。”
2011年,美国和欧盟曾试图通过制裁石油出口来给伊朗的核武器发展施压。对此伊朗态度强硬,不仅威胁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还放出了多枚新型导弹进行了模拟封锁演练。霍尔木兹海峡是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上通路,被称为中东地区的“石油总阀门”。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粗略统计,全球约20%的石油都要从这条狭窄的海路运出。这条经济命脉牵动着世界神经,而军演之所以由美国发起。朱锋说:“美国拥有全球最具干预能力的政策工具——‘前沿驻军’和‘军事同盟’,只有它具备这个军事调动能力。”
而伊朗用于封锁海峡的主要方式就包括布置水雷。日前,伊方还公布了将于下月进行本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空军演习的决定,计划动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全国3600个敏感地点进行探查,其中包括炼油厂和浓缩铀设施。以色列在不久前曾敦促美国就伊朗核问题明确设定“红线”,虽然奥巴马当时拒绝了这个要求,但综合联想,外界普遍怀疑这场演习是美国向伊朗发动战争的预演。美国官方否定了这一说法,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军演是为了“训练美国舰队与伙伴在该地区的合作能力”,并强调美国并不是在向伊朗“传递信号”。
“这已不是两国第一次在此区域发动军演,从规模和装备的角度,两国间的军事对峙的确正在升级,但这并不表示美国将向伊朗开战。”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与非洲研究中心梅尔·利特瓦克(Meir Litvak)告诉本刊,“反之,这是美国警告伊朗不要引发战争的做法——美国希望通过非武力手段让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让步,但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得让伊朗明白,如果打起来,它跟美国比还是太弱了。当然,伊朗并不甘示弱,它也要通过演习提醒美国,自己除了封锁海峡,也是有能力进行军事报复的。”
此外,“军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美国国内对大选的需要所致”。李国富认为,“共和党竞选人罗姆尼指责奥巴马对伊朗软弱,以色列也提出在美国大选前可能对伊朗发起袭击。奥巴马坚持对伊朗采取制裁并已有成效,他需要更多的时间使制裁产生效率。他要向以色列、共和党及批评他在伊朗问题上持软弱立场的人传递信息:自己对待伊朗的态度是十分强硬的。如果安全局势需要,他在使用武力方面绝不会手软”。
从实施方案上看,演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海上实际操作,即各国舰队通过相互协调来共同清扫水雷;另一部分则是海上作业的辅助工作——通讯监督,其内容包括监察和情报交流。“这是更主要的内容。”李国富说,“这个海上演习其实有一部分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参加演习的各国通过通讯、情报、侦察进行磋商和协调,即所谓的‘推盘演义’。这次美国看似大张旗鼓,实际还是保留了余地,它没有进入霍尔木兹海峡,又明确表示军演不针对任何具体国家,这就避免了使已很紧张的局势再度恶化。我个人感觉,这次军演象征性的意义大于实质性意义。”
(文 / 邹珊) 联合军演真实伊朗航空中东局势伊朗石油波斯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