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会飞临钓鱼岛吗?

作者:宋晓军

“猛禽”会飞临钓鱼岛吗?0( 美国F-22战斗机 )

9月14日,在中国6艘海监船抵达钓鱼岛领海海域后,美国CNN财经频道资深评论员萨哈迪(Jeanne Sahadi)在网站上算了一笔账后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提出的未来10年国防开支比奥巴马提出的国防开支整整多出了2万亿美元。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关注着钓鱼岛背后“中美博弈太平洋”态势变化的军事迷们的注意,因为自上周末罗姆尼在弗吉尼亚州海滩上声称要重启F-22的生产线后,有关F-22迫降日本岩国基地、国会就F-22的“怪病”举行听证会等一系列涉及“猛禽”的消息,让人不得不猜想,若罗姆尼当选总统,“猛禽”真的会飞临钓鱼岛吗?

自罗姆尼声称要重启F-22的生产线后,首先出现的消息就是,9月12日两架F-22“猛禽”战机迫降在位于日本岩国的空军基地。第二天,除了国防部副部长卡特(Ashton B.Carter)在解释帕内塔访问亚洲寻求“再平衡”时提到了F-22战机外,一些专家和美国军事迷也在网站上讨论了重启F-22生产线的问题。列克星敦研究所首席运营官汤普森(Loren Thompson)表示,国防部评估重启生产线后9亿美元的单价,是2010年日本要购买40架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报价,但就F-22的性能和成熟度而言,完全可胜过尚未装备远程导弹的中国和俄罗斯所谓的“五代”战机。而在美国《航空周刊》的论坛上,一位网友认为自最后一架F-22下线后,已经耗费了6400亿美元,比原来预估的成本增加了一倍,所以罗姆尼的计划不会成功。《连线》军事专栏作家埃克斯(David Axe)也认为,虽然F-22的生产线及专用设备都进行了很好的保存(3万部专用设备都做了恒温保存处理),一些工艺生产流程和老师傅们的对话也被拍摄下来存入了iPad,从理论和技术上说恢复F-22的生产线是可以的,但是还是太贵了,在国防开支下降不可避免的趋势下,可能会吞噬掉美国空军其他飞机的产量。

除了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层面的讨论外,一些军事专家也从作战层面进行了讨论。一些专家引用兰德公司2008和2010年的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海危机发生后发展了多型战术弹道导弹,其中有很多具备对机场设施和跑道有巨大的破坏能力。即便美国将F-22部署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关岛,在飞往第一岛链上空巡航的成本也太高,更何况中国可能还会加大射程能达到第二岛链的弹道导弹,削弱F-22的作战效能。而且还应该尽快推进以低成本无人机为主的“空-海一体战”作战模式。

对于美国专家和网民的讨论,中国的军事迷结合最近的“钓鱼岛危机”分析后,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F-22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争夺空中优势的战斗机,一旦美国找到“财源”重启生产线并部署在关岛,同时削减一部分空军的F-35A,并重新整合第一、二岛链间的反导系统,对中国的东南沿海及第一岛链仍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较大的空中优势威慑。如果这样,按罗姆尼提出的比奥巴马多出2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计算,若罗姆尼当选总统后,日本加入采购“猛禽”的行列也不是不可能的。

说到“财源”,不能不提9月13日美国政府项目监督部门(POGO)就F-22“缺氧怪病”的听证会,根据会后媒体透露的内容,在众院435名议员中有351名议员接受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政治捐款,在参院100名议员中,有43名议员接受过“洛马”的政治捐款。而设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下的空中和地面战术小组中的25名议员中,有24名接受过“洛马”的政治捐款。联系到7月31日国防部长帕内塔已经全面“赦免”了因“飞行员缺氧”问题对F-22的飞行限制,一旦罗姆尼当选了下届美国总统,在日本右翼和保守派政党将钓鱼岛一事炒作得如此难以收场后,美国使用《日美安保条约》杠杆的空间就很大、很重要了。

从历史上看,以往美国借助日本遏制苏联进入太平洋时,无论是F-4还是F-15等最新型的重型战斗机,都是在第一时间卖给日本的。那么日本政治家为什么不会以中国“欺负”了日本为名,把这10年来对华贸易和对华投资赚取的利润,通过消费税的方式变为40架出口型F-22“猛禽”战斗机呢?届时一旦日版的“猛禽”飞临了钓鱼岛的上空,那些已经习惯了用“枪长炮短”诠释复杂国际政治格局的媒体,很可能又要在日本身上寻找吸引眼球的“卖点”了。而背后的美国,则很可能再次以盟主的身份充当仲裁者。(文 / 宋晓军) 猛禽钓鱼岛飞临

上一篇: 正义开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