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糊弄人的学校档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教师,我每学期都要写计划、总结,还要记录教学成绩、填写年度考核表等等,这些都要入学校档案的。班主任还要把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业成绩、操行评价什么的整理归档。我们学校的班主任每学期要整理出近20项记录送到档案室。档案管理也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上级几乎每学期都会到各学校进行“专项检查”,档案项目不完整、内容不完善、填写不规范,那就说明学校管理混乱。单看档案,现在的教育简直功高盖世呢。但事实呢?我就所知情况略谈一二。
就说“成绩”吧,如果档案中的内容与事实相符,我们这所乡村小学的学生恐怕就不会舍近求远掏数倍的费用去私立学校了,哪怕50%的及格率、20%的优秀率,家长们也知足了。可档案上必须以及格率80%、优秀率40%这一最低标准填写,否则,档案就不合格——档案合格了,工作也就合格了;工作不合格,档案也得“合格”!假成绩大概还不算啥事,毕竟还有“成绩”这回事。要知道,无中生有才是学校档案的特色:学校体育课基本是“放羊”,学生也从没进行过任何形式的体育达标测试,但档案里,每个学生的体能测试都超过标准了;学校也从未对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过任何体检,但学生体质检测表上,从身高到体重到心跳等等一系列一项不落一格不空,身高随便填,差不了50厘米不算错,体重误差不超过30斤很正常,心跳次数也是“大致如此”,视力个个不低于1.2——反正没见谁戴眼镜,当然就是不近视;学校历年也没搞过什么像样的活动,但档案里内容丰富多彩,真可谓妙笔生花;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也只存在于档案,早已绝迹的教师家访也没被档案遗忘……如果把档案里水分挤干,至少可以节省出90%的纸张。
这样的档案闹笑话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一次上级来检查,翻得仔细了一点,发现老师们的计划和总结不仅众口一词,而且多年一贯制。更有讽刺意味的是,邻校档案中,一年级花名册上的学生早已经上了初中,那学校连照抄一遍都懒得干,每年只把旧档案年份涂改一下应付了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校长们说这完全是严格按照上级指示办事,如果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得重来,上级给了一个档案标准,只要你照猫画虎,就算完成了档案工作——看起来很美。还能叫人说什么好呢?(文 / 河南唐河 温凉河) 学校档案糊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