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等舱的价值观

作者:李三

头等舱的价值观0( A380头等舱 )

以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飞机A380为例,最多可以载客超过800人,用于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在典型的三舱布局下会安排至少525个座位,其中,二楼的上舱位置预留给公务舱,座位在80到100个之间;上舱最前面的空间预留给头等舱,通常会安排20个头等舱位,也有些航空公司把这个空间仅仅安排8个头等舱位。

波音747客机是最早使用经济、商务、头等的三舱布局的机型,基本结构跟现在最大的A380差不多,上舱基本留给商务舱,驾驶舱后面安排头等舱。容积稍小的双通道飞机波音777以及A330、A340也跟波音747的座位布局基本相似。

从某种意义上讲,头等舱是航空公司最重要的舱位。其中的游戏规则大同小异:头等舱的座位数量总是最少的,但航空公司无一例外地会把飞机上视线最好、空间最大的地方预留给头等舱。不仅仅是因为头等舱的票价是其他舱位的几倍,更重要的是,头等舱代表了航空公司的综合实力,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航空公司的品质与品格。

前不久去法航采访,在位于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法航总部,我们见到了“头等舱服务团队”。在巴黎-北京、巴黎-上海或巴黎-武汉等飞往中国的航班上,每天从戴高乐机场出发的头等舱客人有限,但法航每天却有200多名员工专门为这些为数不多的头等舱客人服务。

弗里德里克是法航头等舱空乘负责人,他告诉本刊记者,服务于头等舱的空乘人员很多已经飞行了10多年甚至是几十年。“尽管如此,她们也必须首先熟悉航班上即将要服务的客人姓名、年龄以及特殊喜好,乘务员在登机前首先拿到一份名单,要记住客人的姓氏以及饮食习惯,如果客人有特殊用餐需求,每个空乘都会提前得到信息。头等舱的客人中经常出现社会名流或演艺明星,他们可能希望保护自己的隐私,这时候,我们的空乘人员要尽可能地保护这些客人的隐私。”

在法航总部大楼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类似于“中国屋”的地方,墙面上张贴着用中文和法文书写的“有朋自远方来”,乘务人员在这间小屋子里可以找到跟中国有关的学习资料,长城、故宫自然是最抢眼的中国符号,此外,还有一些带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小物件,例如“中国结”。

“中国屋”通道对面就是空乘人员上岗前的办公室,这里跟一般的办公室区别并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在办公室进出的通道上有很多的异形小盒子,盒子里有每个空乘人员上岗前所需要的基本资料,例如航班号、飞行目的地、飞行时间,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头等舱客人的一些必要的个人信息。

戴高乐机场2号航站楼的2E 12号入口是一个“特区”,是法航头等客舱旅客的专属泊车位,也是我们此行体验式采访的起点。入口标有法航头等舱特有的红色标志,使它显得跟其他出入口明显不同。当头等舱旅客的车辆抵达时,专门的人员殷勤地迎候上去,法航配备了负责托运行李、入关手续甚至是退税事宜的专门人员。

头等舱客人通过特殊通道进入候机楼,入口处正前方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在工作人员托运行李的时候,客人大可不必操心,可以坐下来休息,也可以发呆。红色的托盘上有6种不同的茶包,这真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选择题,茶叶是从巴黎一家非常有名的“字号”里选取的,不但有印度的大吉岭,还有日本名茶,中国的毛峰、碧螺春也在其中。选取了其中的一种用热水沏泡上,茶水的清香很快就溢出来,小饮一口,还真有点品茶的感觉。在繁忙的巴黎戴高乐机场,在茶香里安静地品味巴黎,是某些人的特权。

到过巴黎的人不会不记得戴高乐机场的繁忙,退税的队列总是很长,大家离港往往要提前三四个小时抵达机场。我们当天抵达机场的时间也大概如此,同行的几位虽没有购买什么“大件”,但从体验头等舱服务的角度我们还是跟随法航工作人员来到退税处。有操着流利中文的法航人员的陪伴,顺利通过一个专门通道,仅用了一两分钟就到达了专为头等舱客人服务的退税柜台前,彬彬有礼的工作人员查验购买的“大件物品”后,很快就在水单上加盖确认章,价值几十欧元的小物品就不再一一查看了。

办完了退税,我们来到了头等舱客人优先的出关通道,检查完证件以后,海关人员在护照上加盖离境章。接下来是手提行李安全检查,在这个环节,头等舱旅客的“特权”没有任何优势,行李依然要放在安检传送带上,电脑也要放置在一个盒子里,皮带也要解下来,除了不用排队等候,所有的安检程序跟其他客人完全一样。

法航最近两年一直在着力打造头等舱休息室,虽说只是客人登机前临时休息的地方,但对于经常往返于世界各地的头等舱客人来说,这却是非常重要的驿站。法航新闻发言人塞德里克的介绍有些夸张,他说:“为数不少的头等舱客人专门提前几个小时来到机场休息室,他们来这儿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体验法航头等舱提供的服务。”

塞德里克的介绍吊起了我们好奇心,带有“一抹红”特殊标识的戴高乐法航头等舱贵宾室果然给人不同寻常的第一印象:贵宾室超过1000平方米,处处体现着法国情调,门是开放式的,迎上来的法航工作人员好像似曾相识。塞德里克告诉记者,法航“头等舱服务团队”由200余位工作人员组成。“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在客人需要的地方出现,让客人出示证件?这样的行为在这里永远不会发生。精致、体贴、安静、私密性,这是法航头等舱的价值观。”原来,早在预订机票时,工作人员就已经得到一些信息,在客人拿到登机牌、行李托运完毕以及办理完出关手续时,他们早就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进入头等舱休息室,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圆弧形的放置报刊杂志的地方,世界各国的日报就有28种之多,杂志种类很全,从《新闻周刊》、《时代》等,到各种休闲娱乐杂志,应有尽有。

休息室里的水吧很值得一提,说是水吧,是因为在这个饮料区域内只有矿泉水,9种分别选取了意大利、挪威、苏格兰和法国的矿泉水,按照口感味道从淡到重一字排开,其中来自科西嘉岛的矿泉水口感非常绵软,口感最重的一款是著名的“蓝色巴黎水”。

酒精饮料在贵宾室酒廊里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法国号称拥有世界最有名望的红葡萄酒,法航头等舱的红酒、香槟和干邑都是经过法国品酒大师G.马丁(Guy Martin)亲自甄选的,据说在法航的酒窖里,有卢瓦尔、罗纳河谷以及阿尔萨斯等著名产地的约20种酒,酒的品种包括波尔多、勃艮第红酒、香槟酒、开胃酒、消化酒等,酒单每两个月更换一次。为了减少沉淀物的出现,需要换瓶的陈年酒酿被排除在外,所选的全部都是装满瓶的新酒。

占据面积最大的地方还是餐厅,餐厅食谱出自法国著名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罗博松(Joel Robuchon)之手。塞德里克告诉我们,米其林三星厨师在法国的地位如同超级明星一般。我们有幸在巴黎旺多广场一家珠宝商的厨房里,见识了米歇尔·酷萨克的精湛厨艺,之所以选择珠宝商的厨房,目的就是要演示在空间很小的类似于机舱环境下,完成法国烹饪的最高水准。

舒适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登机时间。“为了让客人能平静且低调地登机,贵宾室服务人员在飞机即将起飞前通知旅客,再亲自陪伴驱车将旅客送至停机处,在登机口的旋梯下有一个专门的头等舱入口,旅客在舱门关闭前几分钟完成登机。”按照塞德里克的说法,由于头等舱客人坐在飞机的最前面,下飞机时也是第一批下,因此坐在后面商务舱和经济舱的旅客根本就不知道头等舱客人的身份,头等舱客人可以避免与其他同机客人的接触,从而保证头等舱客人的隐私权。

我们搭乘的是一架波音777飞机,整个头等舱共布置了8个座位,座椅能转换成长达2米的床,配有床垫、被子和枕头。座椅可以直通走道,并且有一个嵌入式的腰椎部位的可调节支撑,可以起到按摩作用。每个座椅对面都有一个皮质矮榻,矮榻下有宽大的抽屉放置物品,矮榻同时配有安全带,便于旅客同来访的客人交谈。另外,座椅还有一个非常宽的座位,只要放下走道一侧的扶手,就能加宽座椅。虽比不上家里的餐桌,但在万米高空,桌子已经足够宽大,无论是进餐还是伏案工作,都不会显得空间局促。座椅上隐蔽而巧妙设置的各项功能以及控制器随时可用:可调节的光纤阅读灯、通用的电脑电源、可触式屏幕、降噪耳机以及个人电话。

起飞前,机长亲自前来问候,同来的还有一位女性副机长,简单攀谈后,他们送出了旅途愉快的祝愿。头等舱的空乘绝对训练有素,摩根女士告诉记者,她正在努力学习中文和一些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不知道她这么讲是不是出于客套,事实上在法航的头等舱里,中国客人越来越多了。

(文 / 李三) 头等舱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