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瓜多尔为何庇护阿桑奇
作者:徐菁菁( 8月19日,阿桑奇现身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阳台并发表讲话,他向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表示感谢
)
8月23日,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外交危机)在第二天应该就能解决,但是如果阿桑奇不能离开厄瓜多尔驻英使馆,这可能就会持续好几个月或者几年。”
厄瓜多尔外长里卡多·帕蒂诺16日发表电视讲话称,厄同意阿桑奇提出的政治避难申请。厄瓜多尔政府收到了英国外交部的书面通知,威胁说如果不交出阿桑奇,将强行进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进行搜捕。厄驻英使馆外的英国警察自15日晚开始数目增加了一倍。帕蒂诺回击说“厄瓜多尔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无权干涉厄瓜多尔的事务。此后,英厄双方断绝了外交往来。
现年41岁的澳大利亚人阿桑奇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在2010年公开了包括大量美国参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全球轰动。2011年8月,他被瑞典检方指控在斯德哥尔摩涉嫌强奸和性骚扰。阿桑奇否认该指控,认为这是对他的“政治迫害”。此后,他被全球通缉并在英国被捕,后获保释。英最高法院6月同意把阿桑奇引渡瑞典接受犯罪调查。6月20日,阿桑奇进入厄瓜多尔驻英使馆,并寻求到该国政治避难。如果阿桑奇被引渡至瑞典,他很可能被引渡到美国面临间谍罪等严重指控。
厄瓜多尔的强硬态度颇为引人注目。这在此前已有端倪。今年4月的一次电视节目中,科雷亚大赞维基解密公布美国机密外交电报有利于国际关系的“透明化”。去年4月,科雷亚正是因为一份泄露的外交电文驱逐了美驻厄大使霍奇斯。霍奇斯在这份电文里指责科雷亚明知警察总长涉嫌腐败仍予以任用。科雷亚否认了这一指控,并指责说美国间谍已经渗透进入了厄瓜多尔军警系统。
“这起事件给了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一次全球公关的机会,他看上去显得独立而果断,是个真正的领袖。”华盛顿智库“美洲对话组织”主席皮特·哈金说。
“通过给予阿桑奇外交庇护,科雷亚总统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美国莱斯大学教授马克·琼斯告诉本刊,“首先,他先相信支持阿桑奇可以增加他在国内的支持率。不少厄瓜多尔人对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存有负面印象。庇护阿桑奇有利于树立科雷亚平民斗士、代表发展中国家对抗帝国主义的形象——那些欧洲国家和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富有成员国总是想让其他国家走在他们所设计的道路上。其次,科雷亚在国内面临一个麻烦:他在2012年头7个月关闭了14家媒体,这让他广受批评。他试图通过支持阿桑奇表明自己是自由言论的坚定支持者,他在国内的举措只是为了打击腐败媒体。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为再次竞选总统努力,2013年2月,厄瓜多尔将举行第一轮总统大选。”
在英厄外交纠纷发生后,阿根廷、秘鲁、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外长纷纷致电表示“支持”厄瓜多尔。代表南美所有12国的地区组织南美国家联盟19日举行特别外长会议,表达了相同的态度。皮特·哈金认为,外界并不应当过高估计这种“团结”:“南美国家组织只是同意厄瓜多尔大使馆是其主权领土,英国无权强行进入逮捕阿桑奇。这项决议并不针对厄瓜多尔给予阿桑奇庇护的决定。这只是一种‘团结秀’——没人会有所损失。”
8月24日,在中断外交联络一周之后,英国外交部致函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试图缓和彼此间的外交争端,为恢复两国有关解决阿桑奇问题的对话铺路。“显然英国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过火反应是个错误。”马克·琼斯说。此前,英国试图依据极少使用的1987年《使馆与领事馆房产法案》,暂停厄瓜多尔使馆的外交属性并强行进入,逮捕阿桑奇。皮特·哈金认为,英国的大动干戈是整个事件中最令人错愕的部分:“英国为什么会让自己卷入如此愚蠢的纠纷之中?我的感觉是,英国最初可能只是在履行引渡阿桑奇的司法程序,厄瓜多尔的态度令英国感到被一个弱小、贫穷的小国羞辱了,于是变得怒气冲冲,失意沮丧。当然,还有另一种解释:英国感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文 / 徐菁菁) 阿桑奇时政外交国际社会庇护阿桑厄瓜多尔桑奇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