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桃坞村见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这个夏日,我去马山游玩。马山,也叫马迹山,是太湖西北部的一处半岛,离常州不远且景色不下于杭州西湖。这几年,太湖蓝藻泛滥,马山上空一片腥臭味,但因为风景好,还是有不少人在马山转悠。最近我又一次来到马山,为的是寻访赵翼墓。

赵翼,清代常州府阳湖县戴溪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著有《廿二史札记》,有“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等名诗。赵翼曾多次去过马山,并表示愿意埋骨马山。虽然马山已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划给无锡管辖,但至今,相当多的常州人仍把马山作为假日短途旅行的首选地。

进入马山的东部,一股股的蓝藻味飘来,沿着马山的环山东路,一个个湾口绕过,来到桃坞村。我曾听说,因四周丘陵起伏,可听太湖涛声,又有桃树无数,整个桃坞村如同在画里一般,有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的神韵。但是我在现场看到,桃坞村的村委办公楼,已是十分萧条,村的牌子早已摘下,办公楼里只有两位留守人员,说是看守山上的果树。询问这里的村民何在,答曰,因高尔夫球场建设,村民都搬到山外面去了。从村委办公楼转到后面偏西处,有一大型建筑工地,有“马山建筑工程公司高尔夫建设项目部”字样,里面多幢楼宇正在建设中,工作人员告诉我,赵翼墓就在这里的一座小山坡上,周围就是正在建设的高尔夫球场。

这座小山坡,以前是完整的,古人不会把一座残坡当做风水宝地,我也听说过赵翼墓的情况,虽然地处偏远,但总有人前来寻访。但是我发现,赵翼墓西侧的山坡,已经被挖掉大半,不远处就是正在紧张施工的“高尔夫建设项目部”,赵翼墓的墓道上,竖起了围栏,赵翼墓外围已是杂草丛生。好不容易爬上围栏,来到墓地主体,一块清代时的原碑仍基本完好地树立在墓前,附近还有三块雕工拙劣的当代人树立的赵翼诗碑。

看来,赵翼墓就要在高尔夫球场里安家了。对于想要发思古之幽情的游人来讲,今后首先要取得高尔夫球场的会员证,才能进来与古人神交;而桃坞村的村民,也要通过奋斗,取得高尔夫会员资格,才能进来看一下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对于村民的子子孙孙来讲,这个故乡,只会存于长辈留下的照片和讲述中。(文 / 常州 一市民) 常州赵翼山桃太湖见闻高尔夫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