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危房修缮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付媛媛)

姐姐在一乡村小学当校长,在这个月的几次暴雨中,学校的围墙倒了,一栋房子塌了。姐姐尚在家过暑假,接到村里的电话就召集几位老师赶到了学校。所幸是暑假,学校没人,所以没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倒塌的那栋房子早就被认定为危房,也一直没做教室用,只是堆了些废弃的桌椅杂物。

姐姐统计了一下损失,计算了一下拆除倒塌的危房、修缮倒塌的围墙大概需要多少钱,然后带上一位老师去教育组申请相关款项。几经交涉,教育组同意支付拆除危房的钱,因为这是早就认定的,至于危房需不需要重建?围墙需不需要修缮?那就得学校自己解决了。

据姐姐说,学校每年是有两三千元的款项用于公共支出,但这部分钱实在是太少,需要用钱的地方又实在是太多。比如村里有些人情是必须送的,相关一些单位偶尔也是需要打点的。此外,由于生源减少,学校现在只有一到四年级共四个班,还有一个学前班,老师也就5位。很多学生离家很远,中午得在学校吃饭,为了让孩子们能吃口热饭,这些年来,几名老师都是轮流给孩子们做饭。很多孩子会带些米和菜,有些孩子家只有能力带些米。为了减少开支、补贴伙食,也为了孩子们的营养,老师们还得种菜。这些劳动,老师们都是没有任何额外报酬的。但作为学校,一年下来,总得拿点钱作为老师的奖励,钱虽不多,但多少能暖暖人心。要不,你怎么让这些老师一个月拿1000多元的工资在这里当爹当妈?

这次暴雨灾害实属天灾,但既然发生了,相关人员总得积极处理。教育组那边是没有指望了,其他部门也不会出这个钱。姐姐回去和老师们一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危房不重建了,只要拆除清理一下就可以了,但围墙一定要重砌,要不师生的安全都没保障。为了省钱,也不用请人了,大家一起来砌围墙,到村里找个懂行的人来指导一下就行了。村里人一听说老师们要自己修围墙,很多人都过来帮忙。村长过来组织了几个人修,不让老师们动手,还从一个小窑厂运了砖来。

再次打电话给姐姐的时候,她说围墙已经砌好了,学校损坏的东西也都清理好了,老师们都回家过暑假了。姐姐还说:别小看这些村民,最有人情味、最靠得住的就是他们。也正是有他们,所以学校虽然很艰苦,却没有一个老师想调走。很多事情到头来依靠的往往不是制度,而是民间的力量,是人情。 小学危房修缮乡村

上一篇: 超级身体(697)
下一篇: 初装费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