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堂,小社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丽娟)
朋友的女儿,某学校五年级学生,在班里担任班长和中队长。学习上各门功课在班里一直居首位,还多才多艺,钢琴考了七级,舞蹈也过了七级,还会吹葫芦丝。
两周前,孩子回来向妈妈要50元钱,说班里有些班干部开始送贺卡给同学们,还送笔。孩子说,这是同学们在拉选票。朋友听完女儿的话后,心里一丝寒意油然而生。她把女儿叫到跟前问:“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看的?”孩子说:“妈妈,若不送,我怕评不上‘三好学生’。”朋友的态度很坚决:“我们情愿不要这‘三好学生’,也不要这奖状!”女儿小声嘀咕着:“你不给我钱,我拿我的零用钱去买好吗?”朋友说:“孩子,这不是50元钱的事,你还这么小,就有这种想法,实在是不可取。妈妈不想你纯洁的心灵有一丝的污染。你还是以学习为主,妈妈不想你参与这些复杂的事。你若要送贺卡给同学们,可以等放假时再送,妈妈到时再给你钱买贺卡。”女儿听完妈妈的话后,也不再言语了。
隔了几天,女儿放学回来后,眼里含着泪珠,朋友忙问:怎么啦?结果,女儿真的落选了。孩子被妈妈一问,竟号啕大哭起来,说:“妈妈,我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语文在班里就只有我考过两次满分,数学我拿了三次满分,英语几乎一直是满分,我的班会工作也做得不错,为什么,我没评上‘三好学生’,只评了个‘优秀班干部’呢?我哪里比他们三位同学差?就因为我没送礼吗?”面对孩子一串串的质问和哭诉,朋友的心情好乱。
女儿说,班里只有三个“三好学生”的名额,其中有一位男同学的妈妈是六年级的数学老师,此同学在班里学习一直是中上等水平,可每年评“三好”都有他的份。另两位女同学,一个是英语课代表,一个是语文课代表,她们都给同学们送了贺卡和签字笔。朋友的女儿和另外一个学习委员都落选了,因为他俩都没给同学们送礼。看到孩子这样的委屈,朋友只能安慰女儿:“优秀班干部”更好啊,我们只要把学习搞好,比什么都好。后来,女儿的班主任给朋友发了一条短信,说很抱歉,孩子是她最欣赏的一个学生,为班里争得了很多荣誉,这次她的落选让她也很意外。咳,朋友能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说孩子们互相送礼?朋友给老师回了一条信息:感谢你对我女儿的关心和教诲,至于名利,我们很淡泊,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就好!晚上,朋友来到女儿床边,看着脸上还有泪痕的女儿,百感交集。 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