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王子拯救萨维尔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陈晓帆)

查尔斯王子拯救萨维尔街0( 2009年1月,查尔斯参观萨维尔街上最著名的男装定制店 Gieves &Hawkes )

萨维尔街在衰退

英国时装业和媒体认为,查尔斯是爱德华八世之后王室中最懂穿衣之道的成员,永远套在他身上的三件套西装展示了英国设计、面料、制造的卓尔不凡。很少在时尚活动中露面的查尔斯穿着轻薄面料的海军蓝双排扣套装、条纹衬衣,胸前插着叠得规规矩矩的手帕,在他的寝宫圣詹姆斯宫举办了时装周庆祝晚宴。他开玩笑说:“我一会儿被说成是最会穿的人,一会儿是穿得最糟糕的人,我都被搞得无所适从了。我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或许是为了让报纸杂志好卖吧。”

查尔斯王子的着装沿袭的是传统经典的英国绅士路线,全年穿着双排扣的西装和晚礼服,用传统的英式面料做成,颜色上冬天是深色,夏天是浅色,但都是细条纹图案。夏天他也穿苏格兰特产的格伦厄克特格子呢,这种毛料上有大小两组格子组成的图案,也被称作“威尔士亲王格子”。他做王储已经60年,是英国历史上等待继位年头最长的王子。60年来他不管是面对通奸、离婚、不能进教堂的再婚等丑闻和难堪,还是专心生产有机果酱和饼干、发表理想主义的环保论调,永远不会不叠好胸前的手绢装饰就出现在公众场合。他就算把婚姻搞得再一团糟,也从来没有搞乱过领带。查尔斯的西装只在伦敦著名的男装定制街萨维尔街(Savile Row)的Anderson & Sheppard服装店定做,60年来时尚风云变幻,他始终坚持萨维尔风格,堪称一朵奇葩。英国时装尤其是男装,与英国传统的王室贵族文化密不可分,恰恰今年有15家萨维尔街定制店参加了伦敦男装周,所以业内寄希望于查尔斯的“王子效应”,拯救被麦当劳时尚入侵的萨维尔街,拯救传统英国制衣业。

萨维尔街位于伦敦市中心,南北走向,与购物天堂摄政街、新邦德街平行,北端连接牛津街。这几条街上卖牛仔裤、“高街”时装、名牌手袋,云集了建筑大师设计的奢侈品牌旗舰店,几步开外,全球最著名的男装定制一条街萨维尔街是那么不起眼,没有为庆祝女王钻禧和奥运会悬挂起来的米字旗,没有喧嚣的中国购物团,只看那个小街道牌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条街塑造出了英国乃至西方男人的形象。

萨维尔街建于1665年,这儿原本是伯灵顿伯爵家族的地产,街道遂以伯爵夫人的姓氏“萨维尔”命名。1785年,萨维尔街有了第一家定制裁缝店,到1838年萨维尔街形成今天男装定制店集中的样貌。随便推开一扇窄小的木门进去,时光仿佛倒流150年。这儿似乎是绅士俱乐部的一个角落,翼状靠背的牛皮椅,高高的木隔板上竖着账本,桃花心木橱柜里整齐地陈列着纽扣、领带和色调明快的衬衣;店里的伙计仿佛来自狄更斯年代,有不动声色的殷勤,安静到完全可以忽略他的存在。他会问你很多问题:套装打算在什么场合穿,会议、宴会、婚礼还是议院?面料选羊毛、花呢、丝绸还是羊绒?面料的花纹是细条纹、格子还是素色?然后请你到后面的房间测量尺寸。一切都那么沉稳,带着过去时代的特殊气味:威严、庄重、崇高,还有一丝傲慢。这些店铺,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爱,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不仅爱还巧妙地偷师学艺,法国人还将这种风格的英国服装潮流命名为“英国风味”(Le Style Anglais)。

查尔斯王子拯救萨维尔街1( 法国品牌Lanvin以女装起家,有了男装系列后在萨维尔街上也开了门店 )

但萨维尔街衰落已经很久了,今天形势更为严峻。今年夏天我去伦敦,在萨维尔街第一家独立定制店Davies & Son听到经理抱怨说,全球一体化、过度商业化、竞争、外国人、游客败坏了萨维尔街,坚持手工传统的老字号裁缝店越来越少,奢侈品牌特别是法国LVMH和瑞士历峰两家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巨头将英国风味吹散了。这条街的最北端开着美国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连锁店,最南端还有美国休闲装品牌Abercrombie & Fitch的大型连锁店,里面挂着健美明星般的半裸男人照和高颧骨的金发女郎广告,街道上混杂了很多不做定制服装的店面。Davies & Son的经理说,就在前几天,Abercrombie & Fitch要在萨维尔街3号开童装店,很多绅士淑女穿上传统套装在街上抗议,举着“给三件套一个机会”的牌子。萨维尔街3号是个值得记上一笔的地方,1968年披头士乐队在这儿成立了苹果唱片公司,1969年乐队在屋顶做了最后一场现场演出。

意大利设计师乔治·阿玛尼嘲笑萨维尔街是“迷失在过去的喜剧”,形容那些男装是给财主的儿子们缝的长袍马褂。“太过时了,应该用黑色和白色。这些裁缝们根本不做市场调查,不发展,不革新,他们没有脑容量装新东西。”如果萨维尔街的裁缝们真如阿玛尼所说的那般食古不化,富有反讽意味的是,他们的手艺活居然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游客们呼啸而来,卷走西装、衬衣,回家后得意地向亲戚朋友夸耀,这是萨维尔街的定制服装。

查尔斯王子拯救萨维尔街2( 萨维尔街上的Henry Poole男装店 )

萨维尔街提供的是劳斯莱斯级别的定制服务

萨维尔街的裁缝们几乎量过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每一个王室成员、贵族的身材尺码,19世纪中期他们发明了圆顶硬礼帽和无尾半正式礼服,基本定格了现代男性的形象。帝国的探险家们进入图坦卡蒙金字塔时穿的是Norton & Sons花呢外套,直到今天,英国的军官还会去萨维尔街定做制服和帽子、徽章、剑,高级别的地方行政官员也会在这儿定做官方正式场合穿的礼服。很多店铺里都挂着王室授予的徽章、军队勋章,作坊有着严格的编制。随着欧洲王室的衰落,电影明星取代王室、贵族成为萨维尔街最重要的主顾,特别是20世纪中期,加利·格兰特、克拉克·盖博、弗兰克·辛纳屈等好莱坞明星必来这里。当今的英国著名设计师无一不受其影响,薇薇安·韦斯特伍德设计的标志性元素海力斯粗花呢、猎装、皇冠标识来自萨维尔街,而亚历山大·麦克奎恩是在这儿接受的训练。

查尔斯王子拯救萨维尔街3( 查尔斯在穿着上始终坚持传统,穿苏格兰格子裙是为了表达王室对苏格兰传统文化的尊重 )

萨维尔街闻名全世界靠的是西装,以至于日语中“西装”的发音就来自于“萨维尔街”。据说一套精良的手工定制西装会合适得像长在身上,能穿十几年。定制西装对工匠的要求很高,至少要花50个工时才能做好。Davies & Son的经理格雷厄姆·洛利斯(Graham Lawless)对我说,想在萨维尔街站住脚,首先要做3~5年学徒,成为高级裁缝需整整10年,比拿到医生资格的时间还要长。由熟练工匠手工做出来的西装与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成衣式西装之间的区别,就像阿斯顿·马丁与客货两用车的区别,前者的仪表盘、座椅都会根据驾驶者的身高、体型做专门的设计。创立于1803年的Davies & Son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洛利斯说:“我们店里做外套的工人只做外套,不做裤子也不做马甲。他受到的是做外套的训练。裤子工匠也是如此。做三件套,我们要用到的人员有导购、裁衣工、外套工、裤子工、马甲工,最后是熨衣工,他只是被训练成熨衣工。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这样的服务当然不可能便宜,起价3000英镑,贵的达1万英镑。

经济衰退对奢侈品和高档服装消费的抑制至今没有缓解,萨维尔街同样深受影响。女王的御用裁缝哈迪·埃米斯关了所有的定制服装店面,只剩萨维尔街一家。萨维尔街的客户群是金融城里的股票经纪人、银行家、律师,如今年纪大的花3000英镑做一套西装勉为其难,年轻人干脆转而去买Hugo Boss等品牌成衣。

一些店铺开始卖成衣西装,被英国广告标准协会罚款。作为折中,很多裁缝店提供一种半定制服务,也就是以42英寸胸围的标准体型做出可调节的模版,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体做相应的调整。半定制的价格只有定制服装的1/3,但洛利斯认为这样降低了传统英式制衣的标准。“他们没有考虑到,你的左肩可能会比右肩高1/4英寸;如果你打英式橄榄球,右腿就比左腿粗,我们在做裤腿的时候会裁出两条粗细不一的裤腿。这样的服务,在半定制那儿是得不到的。”

为了保护行业传统,英国传统制衣业在2004年成立了萨维尔街定制服装联盟,成员有12间店铺。联盟特别对定制西装做了相关规定,比如店家要提供2000种面料为选择,还要保证至少50个小时的工时。现在只有Anderson & Sheppard、Dege & Skinner、Henry Poole、Norton & Son等4间店铺还坚持全手工、纯定制。成员们斥巨资重新装修店面和工作间,与东伦敦的社区学院联合开办课程,培训年轻的裁缝,因为裁缝越来越少。1901年,街上最大的服装店Henry Poole雇用了300位裁缝,一年制作1.2万套定制西装。如今,萨维尔街总共也就有100位裁缝,年产量区区1万套。

产地该怎么写?

坚守萨维尔街的裁缝们也面临新问题——标签上的产地如何写?2008年,萨维尔街上的著名男装设计师理查德·詹姆斯(Richard James)根据贸易标准通告的规定,很不情愿地剪掉了他公司出品的成衣和半定制服装上“英格兰制造”的标签,因为这些服装真正的产地在毛里求斯。詹姆斯于1992年进驻萨维尔街,掀起了英国男装业的“新浪潮”,也改变了这条街的氛围,对英国传统制衣业有深刻的影响。詹姆斯此番坚持认为那样的标签没有误导消费者,因为服装是在英格兰“完工”的——扣子和袖子是在英格兰诺维奇的Wensum制衣厂里缝上的。这些工作量不足全部工序的1/4,詹姆斯却认为很重要,因此有人讽刺他发明了“英格兰制造”的创意性说法。

Wensum的母公司是新加坡富豪郑维新在香港的富联国际集团,这个集团还买下了萨维尔街最著名的品牌Gieves & Hawkes。Gieves & Hawkes的总经理兼任萨维尔街定制服装联盟的主席,他辩解道,英国相关法律中对原产地的法律条文不明晰,所以他们这么做也没违法。但Gieves & Hawkes绝对不会有Wensum生产的标有“英格兰制造”的西装。“我保证,我们的成员做出来的衣服都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不管是在萨维尔街生产的,还是在毛里求斯生产的。”

除了廉价的“定制”仿冒品,服装业的全球化策略也深刻折损了萨维尔街的魅力。知名度最高的店铺几乎都被外国财团买走了,迪拜人买下了Kilgour,2008年香港利丰集团买下了哈迪·埃米斯。入侵萨维尔街的不仅有麦当劳、时尚品牌,法国高端时装品牌Lanvin也在街上开了旗舰店,这还是一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投资、金融公司从金融城搬到了安静的萨维尔街。原本在萨维尔街附近的地下室、顶楼、后屋里,有无数双灵巧的手在裁减布料、锁边、上衬里、锁扣眼、钉商标和扣子,熨裤线、背心和外套。公司花高价租下原来做工坊的房子,有的公司甚至蛮横地插在两间店铺之间。越来越高的租金让老字号们难以承担,即便是Anderson & Sheppard有查尔斯王子这样的贵客也无法逃脱被赶出萨维尔街的命运。对很多老字号来说,结局很残酷:要么被收购,要么宣布倒闭。那些去伦敦看奥运会的游客有耐心试穿3次、等8周拿到一套萨维尔街的定制西装吗? 定制服装查尔斯王子王子拯救时装查尔斯休闲男装萨维尔西装服装裁缝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