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诺三世的强硬与妥协

作者:徐菁菁

(文 / 徐菁菁)

( 2月25日,阿基诺三世出席菲律宾推翻前总统斐迪南独裁统治26周年庆祝活动 )

“善变”的阿基诺三世

52岁的阿基诺三世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从外表上看,他身高1.68米,略微秃顶,戴眼镜,穿着朴素。他不像典型政客一样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有时接受媒体的采访,答案的长度甚至都无法超过问题。菲律宾媒体曾因为他木讷的书生气将其形容为“清贫的计算机工程师”。

人们很难把阿基诺三世和官方传记里的多面能手和娱乐头条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联系起来。官方传记特别强调,总统是高保真音响发烧友、历史迷,甚至还是神射手。在过去两年里,他的感情生活更是国民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总统在不到两年的任上已经换了3位女友。今年2月,他自我解嘲说:“我已经计划(结婚)很长一段时间了,自大学时期就已开始,但一直都没什么运气。”最新的消息是,阿基诺三世刚刚与交往不到4个月的韩裔女主播李京熙分手了。八卦已经在菲律宾传了一个月。5月16日,阿基诺三世接受菲律宾广播节目访谈,首次含糊其辞地回应:我们只是“朋友”。一个著名的传言是:据《菲律宾星报》娱乐专栏作家罗利基统计,阿基诺三世至今先后共交往过多达18个女朋友。

总统外事活动的表现和他的感情生活一样令人难以捉摸。在去年夏天访华之前,阿基诺三世曾用“结婚50年的夫妻”来形容中菲关系,尽管当时他的政府和中国已经在南海问题上发生摩擦。在访华期间,阿基诺三世尽量回避南海问题。在跟随他一同前来的约300人访华团中,近250人是企业家。在访问期间,他参加了3场中菲企业家商业论坛。如此侧重经贸的行程安排被中国驻菲大使刘建超称为领导人国事访问中的罕见之举。

然而就在回国后不久,阿基诺三世立刻变脸,在南海问题上愈发强硬。虽然阿基诺三世的立场是国内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也是菲律宾长期以来的战略抉择,但他的处理方法仍让一些菲律宾分析家感到十分不满。菲律宾驻希腊、塞浦路斯前大使,总统办公室前高级官员罗格贝托·提格拉奥月初在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发表评论说,菲律宾派遣其唯一真正的军舰“德尔毕拉尔号”赴黄岩岛与中国渔船对峙的决策,以及菲总统、防长、军方不断出来喊话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黄岩岛的举动,都使得中国获得了这场危机中的道义制高点。阿基诺三世也过分高估了向美国求助的效果,让菲律宾处于非常尴尬的外交境地中。

阿基诺三世的强硬与妥协1( 科拉松·阿基诺(摄于2008年) )

不出所料,5月中旬,阿基诺三世表示,相信菲中关系紧张的局面很快将会解决,他还暗示,现在也许已经没有必要把黄岩岛问题提交给国际海洋法庭。

“他是一个新手,只是人们并不以新手看待他。”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亚历克斯·谭在评价阿基诺三世的执政表现时说。

阿基诺三世的强硬与妥协2( 2010年6月30日,阿基诺三世(中)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 )

权力逻辑

在“维基解密”2011年初爆出的一份文件中,阿基诺三世被美国外交官描述为一个“懦弱、不自信”的领导人。阿基诺三世从1998年开始涉足政坛,连任三届众议员,2007年又当选参议员,其间还历任自由党的秘书长、副总裁等职。虽然身居高位,但政治观察家们普遍都认为,“那12年的政治生涯乏善可陈”。

1987年,阿基诺三世的母亲科拉松·阿基诺在谈及自己当选菲律宾第一任女总统的原因时说:“如果我的丈夫不是阿基诺,那就不会有任何人对我发生兴趣。”23年后的选举中,同样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儿子阿基诺三世。评论家们一方面直言阿基诺三世是“勉强够格”的候选人,另一方面又毫不怀疑他会获胜。科拉松·阿基诺和丈夫一直被视作推动菲律宾民主的先锋人物。在过去20多年里,她是少有的保持高支持率菲律宾总统,在腐败横行的菲律宾以廉洁著称。尽管她于1992年就已卸任,但一直在菲政坛保有很大的影响力。2009年8月,科拉松·阿基诺逝世,10万菲律宾民众走上街头护送她的灵柩。

在母亲逝世后的第40天,阿基诺三世宣布参选总统。他声称自己从来没有意愿成为总统,直到母亲逝世,他看到菲律宾人的渴望和热忱。但实际上,不管阿基诺三世本人愿意与否,家族都需要他走到前台来。

在2009年底宣布竞选总统以前,阿基诺三世的知名度甚至不如他四姐妹中最小的明星主持人克丽丝。在选举中,克丽丝的许多明星朋友纷纷为阿基诺三世摇旗呐喊。阿基诺三世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化妆与着装都由克丽丝一手操办。阿基诺三世不止一次地说,自己不擅长竞选方面的“作秀”,都是妹妹为他设计服装。但他也有固执的地方:他拒绝戴假发掩盖稀疏的头发,也不想注射肉毒杆菌使皮肤看起来光滑年轻。就职后两天,阿基诺三世迟到40分钟才赶到一个阅兵式现场。因为他珍视母亲留给他的清廉形象,坚持在宣誓就任时承诺:“不使用警力,不走错车道。”

阿基诺三世总是会被拿来和他声名显赫的父母比较。“他缺乏个人魅力,也没有他的父母的雄辩口才和超群智慧。”菲律宾政治分析家埃德温·埃斯帕约对本刊说,“他的形象一直优柔寡断,而且他只听从极少数几个亲近的朋友和顾问的建议。”

优柔、固执、信任和不信任,阿基诺三世的这些既相关又似乎相互矛盾的性格特点在对华事务的处理方式上也体现了出来。提格拉奥指出,对待黄岩岛对峙如此重大的事件,总统甚至没有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委员会两大机构中征询过意见。“过去的总统即使面对不那么重大的事务也会召开两大机构的会议。如果中菲因黄岩岛发生战争,那也只是阿基诺三世一个人的战争。”

去年5月以来,菲律宾驻华大使一职的就开始空缺。提格拉奥把这称作“国际笑话”。阿基诺三世曾提名菲律宾华裔、77岁的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名誉理事长李永年出任该职,但菲国会任命委员会对候选人的外交经验提出质疑,三次推迟任命。但总统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再考虑其他人选。尴尬的局面致使李永年于今年4月致信阿基诺三世,表示提名所带来的压力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家庭,自己愿意退出。此后,总统方才表示考虑其他人选,并于近日提名前驻华大使索尼娅·布蕾迪再次出任该职。

李永年与阿基诺三世已故的父亲、菲律宾参议员贝·阿基诺是同窗挚友。贝·阿基诺遇刺身亡后,李永年曾全力赞助阿基诺夫人竞选总统。

对李永年的提名风波也许正是阿基诺三世权力逻辑的缩影。

母亲科拉松·科明昂科的家族从殖民时代起,就是打拉省的大庄园主,后来又逐渐拥有制糖厂、酒厂、银行等各种产业,成为富甲一方的豪族。1954年科拉松与来自当地另一望族的贝·阿基诺结成伉俪。当时的证婚人是时任总统麦格赛。这场婚姻实际上将当时菲律宾的苏木隆家族、科明昂科家族和阿基诺家族这三个最有势力的家族联结在了一起。

阿基诺三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几乎都是在政治斗争的血雨腥风中度过的。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严酷打击国内各路势力。阿基诺三世随一家人流亡美国。在美国的斡旋下,1983年,马科斯被迫允许贝·阿基诺返回马尼拉。一家人走出机舱时的那一刻,23岁的阿基诺亲眼目睹了父亲惨死于枪口下。当大选期间有人攻击他“患有忧郁症,曾看心理医生”时,阿基诺三世奋起还击:“我承认在父亲被害后曾一度精神抑郁,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阿基诺夫人执政的6年时间里遭遇了7次政变。1987年,阿基诺三世在一次针对阿基诺夫人的暗杀中差点丧命,一群叛乱士兵对他乱枪扫射,3名保镖当场丧命。27岁的阿基诺三世侥幸生还,但身中5枪,至今在他颈部仍留有一块子弹的碎片。

一直站在母亲身后的阿基诺三世见证了母亲如何在风雨飘摇中稳固政权。根据1987年新宪法,总统不能任命近亲担任政府主要官职,但科拉松可以推荐她所信赖的人作为国会议员候选人。与科拉松关系密切而被她推举进人国会的亲属有8人。弟弟柏平是她在政治上的“影子人物”。总统安全保卫小组是他所建,该小组由军人组成,是阿基诺夫人赖以粉碎兵变的保障。柏平除了政治上为她出谋划策外,还在经济财政圈子里填补马科斯亲信的垄断组织所遗留下来的真空。例如通过他们委派的人去接管马尼拉港口,在南部棉兰老岛控制海上贸易等。阿基诺夫人还在军队中大力扶植自己的亲信。上任后不到一年,她就提拔了1000多名军官。她还利用军中的矛盾,争取到了拉莫斯一派的支持。

也许正是从幼年时代就亲眼目睹的盘根错节的政治谱系和残酷血腥的政治斗争,让阿基诺三世只愿意相信,也必须依赖那些家族最亲密的伙伴。2010年香港游客在马尼拉被绑架撕票事件后,阿基诺三世与时任外长罗慕洛相互指责,随后他便请来他父亲的老同学、长年居住在美国的罗萨里奥接任外长一职。罗萨里奥早在阿基诺三世的母亲当总统时,便是被极为倚重的外交智囊。

国防部长加斯明同样也是其母阿基诺夫人当总统时的老部下。加斯明1944年出生于军事世家,他家与阿基诺家族是世交,两大家族同为打拉省大庄园主。1969年,加斯明与阿基诺家族的罗德拉·赫曼德斯结婚,从此阿基诺三世的父亲阿基诺二世就成了加斯明的政治导师。1986年加斯明被任命为总统卫队司令,随后6年间他挫败了7次企图颠覆阿基诺夫人政权的军事政变。《经济学人》杂志指出,阿基诺政府中大部分官员的主要特征在于对其家族的忠诚。

阿基诺三世的战线

路易西塔庄园面积6400多公顷,是菲律宾最大的庄园。1957年,阿基诺三世母亲的家族购买了这片土地,并雇用了数千名佃农种植甘蔗。在阿基诺三世当选菲律宾总统以前,他还拥有这片庄园1%的股份。

4月25日,菲律宾土地改革部发表声明说,在菲律宾最高法院判决总统阿基诺三世的家族不得要求1亿美元的补偿金后,土改部将会把庄园近3/4、总计4915.7公顷的土地分给6296名耕农。

虽然从表面上看,对总统家族的庄园“动刀”是菲律宾土地改革、提高大量贫民经济状况的标志性举措,但许多观察家将这视作阿基诺和阿罗约两大家族斗争的结果。

“在菲律宾,政治就是家族。”多年来,政治分析家们都这样概括菲律宾政治的特点。在菲律宾,人们传统上习惯通过血缘、婚姻以及“教父制度”建立起“庇护”关系网,使家庭变成了政治活动的起点和核心。一旦家族获取政治高位,则更要进一步发展家族势力以促成权力和利益的永久化。

亚洲管理研究院副教授罗纳德·门多萨告诉本刊:“毫无疑问,传统的政治习俗依然是菲律宾现实政治的一部分。”根据他们对2003到2007年第15届菲国会的研究,大家族出身的政治家占据了主要党派60%到80%的位置。

“阿罗约和阿基诺家族在马科斯打压一切党派的时期曾经联合在一起,但在马科斯下台后,菲律宾的家族力量由于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追求进行了重新整合。”菲律宾政治分析家埃斯巴约说,“格洛丽亚·阿罗约在9年执政期间力图扫除其他家族的经济基础,而阿基诺三世的上位则提供了一次翻盘的机会。”

格洛丽亚·阿罗约同样出身名门。父亲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也出任过总统。2001年,阿罗约能够上台很大部分仰仗阿基诺夫人的支持。然而,2004年,又正是阿基诺夫人第一个放弃与阿罗约结盟,以存在腐败和大规模选举舞弊为由,要求阿罗约辞职。很快,在2005年,在阿罗约的授意下,阿基诺家族控制的路易西塔甘蔗庄园被宣布为政府土地改革的对象。

从2010年大选前开始,阿罗约和阿基诺三世的较量就已经展开。当选后两个月,阿基诺三世签发行政令,废除前任阿罗约对977名官员的委任,理由是:菲律宾宪法禁止总统在选举前两个月委任新的官员,这年总统选举于5月10日举行。而阿罗约在3月11日,即委任禁令生效日前后签发大量委任状,许多委任状签发日期故意被写成3月11日之前。

上台后,阿基诺三世启动了对阿罗约腐败和选举舞弊案件的调查。但要判阿罗约有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去年11月,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帕赛市地方法院出人意料地下令逮捕阿罗约,阿罗约的坚定盟友、菲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拉格曼当即宣布,少数派议员们当天都收到了“短信召集令”,要求他们针对现任总统阿基诺三世提出一项弹劾案,理由是其领导的政府拒绝执行最高法院对政府阻拦阿罗约出国所颁布的“暂时制止令”。

在菲律宾的法律系统,两个派系的矛盾已经公开化。阿罗约任命的大法官们统率着高等法院,而司法部则是总统的地盘。去年,阿罗约以患上奇特骨病为由多次计划出国求医,但因司法部将其列入“出境监视名单”而不得成行。为此,阿罗约一纸诉状告到菲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即裁定阿基诺三世政府针对阿罗约的出国禁令“违反宪法”,并要求司法部和移民局停止执行针对阿罗约夫妇的出国禁令。菲司法部长德利马立即公开表示不能放阿罗约出国,硬是把当晚已前往马尼拉国际机场准备飞赴新加坡的阿罗约给拦了回去。德利马辩解说,她之所以抗命是因为当时还未收到最高法院的正式文本通知。

路易西塔庄园被视作阿罗约派别的一次反击。在地方法院宣布逮捕阿罗约后几天,最高法院就对路易西塔庄园的分配方案做出裁决。最高法院裁决后,阿基诺三世表示法庭应该考虑给予土地所有者公正的补偿,遭到反对派的严厉抨击,“竟然还在为他不断扩张的家族利益寻求补偿”。

在最高法院内部,由阿基诺三世任命的大法官也有所动作。他们起草了1.9万字的文件,提出应当以2006年的标准,而非1989年的标准对科明昂科家族进行补偿。这为科明昂科家族的律师们节省了不少时间,他们立刻引用这些资料提出要求,导致案件一直拖到上个月才告终结。

与此同时,阿基诺三世的支持者们对菲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科罗纳展开了弹劾,使他成为菲历史上首位面临弹劾的首席大法官。由于科罗纳执掌的最高法院准许阿罗约出国,支持阿基诺三世的188名菲国会众议员向参议院联名提交弹劾状,菲参议院随后组成弹劾法庭,23名参议员充当法官,从今年1月开始展开马拉松式审判,指控科罗纳涉嫌腐败。5月22日,科罗纳在妻子和女儿、女婿陪同下,亲赴参议院出庭为自己辩护。他在长达数小时的开庭陈词中数度哽咽,坚称自己清白。科罗纳指责阿基诺三世是弹劾案幕后“老板”,为扳倒他不惜动用一切政府资源。在3个小时的漫长陈词接近尾声时,科罗纳出人意料地取出一份弃权书,当庭签署,声称准许公开自己的银行账户和财产申报表,但前提是188名指控他的众议员和参议员德里隆也签署弃权书,同意公布自己的银行账户和财产申报表,一同接受公众检验。

科罗纳在阿罗约总统任内曾担任过总统府幕僚长,2010年5月,阿罗约临下台前不顾候任总统阿基诺三世的强烈反对,坚持任命科罗纳为菲最高法院大法官。阿基诺三世宣誓就职出任总统时曾公开拒绝让科罗纳主持仪式。外界当时曾质疑阿罗约是在为下台后的官司“未雨绸缪”。而如果参议员弹劾法庭认定科罗纳有罪,其必须辞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职务。

尽管对阿罗约进行审判具有相当的民意支持率,但执政的头两年里忙于与旧政敌纠缠也在破坏阿基诺三世的形象。“他秉持着反腐败的理想主义纲领上台,但实际上他反腐败的动机却非常狭窄。”菲律宾战略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董事赫曼·克拉夫特说,“它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前政权的,特别是那些继续支持阿罗约的人物。这是实用主义而远非理想主义的举措。”雅典耀大学政治学教授贝尼托·利姆认为这一切和反腐败无关:“阿基诺三世正在显示他打压精英的决心,但是他打压的对象只不过是他的敌人。这只是展示了政治精英在游戏中如何对待政治精英。”

尽管在与阿罗约势力的交战中表现得异常强硬,阿基诺三世也必须在内政上处处妥协。“他是一个非常实用主义的政治家,这主要是因为在马尼拉政治总是不稳定的。”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约翰·图里纳说,“很少人能在选举中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包括阿基诺三世。他在大选中获得42%的选票,意味着国家里超过半数的人并不支持他。当他要通过一项法律,他必须每次都争取其他人的支持。”

菲律宾媒体报道说,为了减缓压力,总统喜欢在深夜开着他的二手保时捷跑车在街道上狂飙。

今年1月,《时代》周刊问阿基诺三世希望留下什么样的政治遗产。“在一所大学里,我在一个有80名学生的教室里发问:‘当你们毕业以后,有多少人愿意留在这个国家?’只有两个人举起了手。”阿基诺三世说,“我想这个数字应当有所改变。”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菲律宾大选菲律宾南海强硬家族庄园经济妥协三世阿基诺菲律宾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