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邓华德

作者:李翊

(文 / 李翊)

“刺猬”邓华德0( 邓华德 )

俱乐部:恩怨和选择

现在或许并不是采访邓华德最好的时机。因为和新疆广汇俱乐部的官司正在进行中,所有和新疆有关的话题,你可以问,李秋平但他不会回答。

2011年7月5日,新疆男篮宣布和邓华德正式签约。2012年1月6日,新疆男篮发表声明,决定免除邓华德在广汇男篮担任的教练员及其他所有职务,立即终止聘用合同,并依法提起诉讼。短短几个月,邓华德和新疆男篮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提起邓华德,新疆俱乐部总经理郭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情绪激动,认为邓华德的性格有问题。“去年12月20日,广汇篮球俱乐部做出调整邓华德主教练岗位、保留教练身份、维持原有待遇的决定,但其威胁俱乐部,扬言如果调整他的工作,‘球队会出现大麻烦,别忘了米尔斯是我找的’。12月23日起,原外援米尔斯受邓华德教唆和指使诈伤休息,12月30日经专业权威医疗机构MRI检查证实其体能恢复后,仍然坚持不参加球队训练,拒绝上场比赛。在俱乐部充分掌握权威医院MRI诊断报告、观看比赛回放录像等相关证据后,对米尔斯给予驱逐出队的处理决定,并依法提起诉讼。”

关于新疆队起诉邓华德的理由,郭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举例说明:“新疆队主场与八一队的比赛,邓华德在现场与俱乐部董事长侯伟发生了激烈争执。当时正赶上篮协领导胡加时到新疆视察,邓华德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篮协本赛季对CBA的要求,让球迷们看到了不和谐的一幕,而且是发生在新疆俱乐部董事长和主教练之间。”据悉,邓华德当时与侯伟吵架的声音极大,不少观众都听到了。比赛结束后回到休息室,邓华德依然没消气,并威胁董事长,“要不你离开,要不我不干了”。

“刺猬”邓华德1( 李秋平 )

最后,邓华德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离开新疆前往东莞观看比赛,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新疆俱乐部,尤其是广汇集团大领导对此殊为不满,因此才有了俱乐部发声明声讨邓华德的举动。

因为这段恩怨,2012年5月8日,当新疆队后卫西热力江成为中国男篮伦敦奥运集训队第一次裁员中首批无缘伦敦的三人之一,新疆队在公开场合指责邓华德是在“公报私仇。”

“刺猬”邓华德2( 2011 年 3 月 10 日,上海东方男篮备战 CBA 第 34 轮比赛,刘炜(左)与章明基在交谈 )

邓华德并不忌讳提起一年前“职业生涯中最难的抉择”。“与当时我在上海队的薪水相比,新疆给的钱更多。我找到章明基,跟他说,这是一个能给我4年保障的数字,但是我不想走。章明基说:‘你疯了吗?你一定要去,你有家,还有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我想留你,过几天我会给你新的报价。但作为朋友来说,我认为你应该接受这个合同。’我跟家人商量,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首先,这是个很好的报价,完全保障;另外更触动我的是,我想拿总冠军。章明基说上海队起码要三四年,但新疆队现在就可能拿总冠军。人家说你赢不了广东,这是CBA最好的球队,新疆赢不了。而我喜欢接受挑战。最后我给章明基打电话,说我接受了新疆的报价,之后我很难过地离开了上海队。”邓华德承认,这个最难的选择是建立在对新疆广汇俱乐部一无所知的基础之上的。

事实上,2009年当姚明选中邓华德担任上海玛吉斯男篮主教练的时候,他除了知道上海是一个不错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样对上海男篮一无所知。“我只知道球队战绩很差。我在NBA打了很多电话询问他们对姚明和‘姚之队’的看法,说好话的居多。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一个挑战。”邓华德说。

“刺猬”邓华德3( 姚明 )

在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看来,初入中国的邓华德在最合适的时候选择了最适合他的俱乐部。“在姚明接手之前,他、章明基还有陆浩,我们一起吃饭聊过这个。从财务分析、市场分析以及中国目前经营职业俱乐部的环境分析上来考虑,章明基和陆浩都不同意他这么做。”据资深篮球评论员也是姚明的好友徐济成透露,姚明之所以会如此坚持,是因为他想把自己在NBA感受到、学习到的东西在中国做一个尝试。“我挺佩服他的耐心以及为长远所做的思考。对于球队,他从来没有名次上的要求。他所希望的只有两点:第一,我们的球员退役之后,在四五十岁的年纪能够带着孩子去公园爬山,享受生活;第二,要建立球队的厚度,也就是科学的管理,训练体系以及合理的人才储备。”章明基说。

在购买俱乐部的过程中,姚明在对李秋平、刘炜的关系处理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智慧。“首先是刘炜的问题,姚明只是延续了商场的通常做法,由职业经理人去谈,老板不插手,一句‘生意是生意,朋友归朋友’就撇清了老板和雇员的关系,杜绝了球队里的特殊角色。要撕破这个脸皮是很不容易的。而对李秋平问题的处理难度更大,也更容易招致非议。”前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在《篮坛风云路》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用我的眼光看,姚明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上海俱乐部唯有与过去彻底决裂才有可能迎来新生。李秋平是CBA联赛中的一位资深教练,有头脑,有智慧,有人缘,且不说有恩于姚明。但他在上海队待的时间太长了,痕迹太深了,换一下绝对有必要。重塑上海男篮绝对需要一个性格教练,就像尤纳斯之于中国男篮一样,看来邓华德适合目前的上海队,当然这仅从性格的角度讲。”

“刺猬”邓华德4( 2011 年 9 月 24 日,男篮亚锦赛半决赛现场上的邓华德与易建联 )

“姚明曾说过选邓华德的理由,老邓在欧美很多国家执教过,有着丰富的海外执教经历和沟通优势,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亚洲的职业生活,同时他带年轻球员很有一套。”上海队常年跟队记者王琳(化名)告诉本刊记者,“这是一支全新的上海大鲨鱼队,姚明的入主为这支处于谷底的球队带来了新面貌。从教练组成员的比赛着装到球队的各项行程安排,邓华德在赛场外的要求近乎严苛,而球场上他却用另一种方式鼓励队员,‘环顾更衣室,我能找到防守尖兵,明星球员,帮助我们赢球的美国外援……现在我们要赢回自己的尊严,用防守去赢得冠军’。”

“反观新疆广汇俱乐部,情况要复杂得多。”苏群说,作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一支征战顶级联赛的球队,因为出色的表现,新疆男篮在当地拥有众多拥趸,不仅集团几位从部队下来创业成功的老总,全自治区政府上下对这支队伍十分重视。虽然是现代企业,但也存在行政管理模式。“在17个俱乐部中,新疆是夺冠要求最迫切的。”

邓华德说,在新疆俱乐部为他提供那份全面保障合同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当年拿总冠军的目标,但这并不能掩饰俱乐部迫切夺冠的心情。2011年,新疆俱乐部总经理郭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和最具创新能力的俱乐部。凭借新疆体育局和各界的支持,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以及我们全方位的资源和多年的品牌营销经验,我们将再次冲击CBA总冠军。”

王琳说:“新疆俱乐部舍得花钱,他们选择教练和球员的标准是:谁这个赛季表现好,那下赛季我就选谁,而不在乎球员和教练是否适合俱乐部。球员策略上,只管买强的,造成有些位置人员堆积。而邓华德性格强硬,在上海,俱乐部、球迷和媒体会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所以他很顺利,而新疆不会给他更多的时间和包容。硬碰硬的结果就是提前下课。”

性格教练

“邓华德的带队理念是70%靠精神,30%靠技术。”2010赛季半决赛输给卫冕冠军广东队后,章明基曾这么说。

“我还记得赛季首胜北京队那场圣诞大战,虽然上海队在上半场牢牢控制局面,中场休息的时候,邓华德并没有因为巨大的比分优势而放松要求,‘你们要像猛兽那样,赢下比赛’,他的声嘶力竭换来的是更衣室一片雄性的吼叫。”在2010~2011赛季贴身跟随上海队拍摄纪录片《赛季》的杨帆向本刊记者回忆:“最忙碌的那个无疑是邓华德,他在场边跑前跑后,很少落座,每一次换人他都要一把拽起板凳球员。”

邓华德在球场上的激情表演和好运气总是会让人忽略他的技战术能力。“很多人说他幸运。武汉亚锦赛,中国队最怵的老对手伊朗在半决赛被约旦干掉了,要知道伊朗进决赛的概率是90%以上,上次亚锦赛郭士强带的中国队就是在决赛中输给了伊朗导致下课。偏偏这10%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了。世锦赛,小组只赢了一场,球队已经做好了回国的打算,结果因为算错了分数,被科特迪瓦保送小组出线。”王琳说,幸运也是建立在一定实力基础上的。“世锦赛如果没有小积分,最后也出不了线。亚锦赛、亚运会的冠军也不是那么容易拿的。带上海的第一个成功赛季,很多人说是因为上海队有三外援,但你不能无视他根据上海队的人员配置使用的‘motion’体系,这是美国NCAA常用的强调无球跑动、每个人都有出手权的体系,很适合当时的上海队。”

杨帆的感受更直接。“2010季后赛和辽宁盼盼打成1比1平后,邓华德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比赛录像,及时改变策略。从比赛一开始,就采取全场紧逼,给对方施压,迫使他们出现失误。比赛一开始上海队便打了对手一个10比0,开场后5分多钟,辽宁队才拿下第一分。”

“邓华德给中国篮球带来了新的理念。传统意义上CBA球队总是完全依赖外援,但上海队的模式是人人平等的,没有谁是特殊的。”曾在上海队担任邓华德助教,还曾在2010~2011赛季出任福建队主教练的凯西·欧文斯说,“邓华德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这是一支没有‘关键球员’的队伍,任何时候他们依靠的都是团队。”

“我觉得我做得很好的是场上的应变。不理解篮球的人看不到战术上的变化,只能把我描绘成一个很好的鼓励队员的人。这有点夸张,我就是一个教练,我应该让球员自我激励,对胜利很渴望。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大赛我们能都赢下来,他们不了解篮球,他们会说我很走运。”邓华德对本刊记者说。

善于处理和球员的关系是邓华德为人称道的另一个优势。“做他的球员会很舒服。比赛中他为你出头,所有事情他来承担责任,你只需要打好球。作为他的对手,需要接收他大量的垃圾话,作为裁判,则要时刻担心这个随时可能对判罚咆哮指责的主教练找茬。”王琳说,这是邓华德的小聪明,他是用这种办法激怒对方,提醒裁判不要偏袒主队。

杨帆还记得,2010~2011赛季第二场义乌失利后,队长刘炜在赛后会议上公开质疑邓华德的战术安排是否不恰当。“会议结束后,邓华德让刘炜和卢卡斯单独留下。他把两个人的特点分别吹捧了一下,让他们在失败当中找到信心。而对于两人在球队的位置也给了一个定位,他说卢卡斯不是老大,刘炜才是。用陆浩的话来描述,这是邓华德‘艺术地化解了矛盾’,也是为何在随后客场征战北京的比赛中,卢卡斯会在自己的球鞋上写下一句‘we are one’(全队一心)。”刘炜则表示,邓华德的这种手段,把他和卢卡斯的能量激发出来。“联赛开打前一个星期我才归队,因此和卢卡斯的交流不多,彼此之间不是很信任。可通过这场比赛,这次深夜谈话,我们反而慢慢找到了默契。有时候真话不太好听,可为了球队良药苦口,说出心里话总比憋在心里好。”

上海媒体还提到一个细节,上海队出去打客场坐飞机的时候,只有主教练邓华德有坐头等舱的权利,但是他经常会让给刘炜。杨帆还记得,“全明星赛上海队有4人入选,到后面几场,邓华德自掏腰包,给每个人都升了头等舱”。

不过,最终邓华德给杨帆的感觉是:“我是球队的老大,一切都要听我的。”邓华德极其反感不懂篮球还要对球队技战术指手画脚的人,哪怕是球队的老板。“训练的时候,任何影响到训练的人都会被赶出去。这个时候,他不留情面。”王琳说,在新疆队的时候,邓华德曾经将俱乐部董事长也是广汇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侯伟赶出过更衣室。

杨帆的父亲,央视“体育人间”栏目组编导杨波这样评价邓华德:“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导演,当然也是一位大师级的演员。他懂得表演,能够把握节奏,应该说这就是教练艺术的一部分。”

邓华德的精神动员本身有很多设计在里头,并非水到渠成。世锦赛期间,邓华德曾经在更衣室摔过椅子,苏群说:“不过他之前请示过篮协领导,获得允许后才摔的。”“2010赛季过半后邓华德在一次和球员开会时暴跳如雷,狠狠批评了刘炜、卢卡斯和颜行书。事实上,在开会前,他已经找这三人单独聊过,告诉他们待会儿开会的时候他会狠狠地批评他们仨,只是为了激励其他队员。”杨帆说。

在杨帆为上海队拍摄纪录片期间,虽然都知道这个美国人脾气火暴,但是对于摄制组的拍摄要求他几乎从未拒绝。“赛前,他总喜欢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翻几页书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我知道他是在找感觉,不想被人打扰。但是当我的镜头对准他,他没有丝毫的反感。”杨帆说,每场比赛前,邓华德都会被要求戴上无线话筒,除非他穿了那件墨绿色的高领毛衣,“因为领子太高,没法夹话筒,还好那个赛季他只穿过两次。戴上话筒,我会提醒他要‘open’,然后他就会纠正我:‘open’是解开姑娘的内衣,‘on’才是话筒开机。”

在王琳看来,邓华德对中国人情世故的了解得益于在上海队的那两个赛季。“俱乐部会给他讲一些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篮球环境和其间的利害关系。因为俱乐部有类似于NBA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邓华德。但是当他离开上海,当他外露强势的性格特点暴露在聚光灯下,冲突和矛盾就难以避免了。”

“俱乐部远比国家队复杂。邓华德也懂一些中国的人情世故,但再怎么变通,他也赶不上中国人,了解不了中国人的含蓄、中庸、平衡、委婉。于是,他索性直来直去。”苏群形容离开上海队的邓华德像一只“刺猬”,“用典型的不像美国人的方式让自己不像典型的美国人。像个刺猬一样,用强势来维护没有资深职业背景的自尊”。

虽然有上海队的推荐,但邓华德能成为中国男篮国家队主教练也是时势所迫。“2009年,中国男篮兵败天津,在亚锦赛决赛输给伊朗,郭士强‘下课’。面临迫在眉睫的世锦赛,中国男篮国家队成了烫手的山芋。篮协最早定下的三个主帅人选分别是东莞队的前澳大利亚主帅戈尔让,广东队的李春江和上海队的邓华德。最终是‘无知无畏’的邓华德当选。”苏群说,姚明时代,11个人都是根据姚明的特点挑选,以姚明为核心打造的战术体系。在姚明退役后,国家男篮面临技战术转型,中国男篮底子本来就薄弱,在兵败天津后要想完成亚锦赛、亚运会夺冠和世锦赛16强的指标任务,夺得伦敦奥运会的门票,不是件容易的事。

“世锦赛能进入第二轮,不容易。而且世锦赛上邓华德率领下的中国男篮气氛很团结。但随后的武汉亚锦赛上,邓华德的临场指挥遭遇非议。2011年4月到9月底,邓华德就像被人架到火上烤一样,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他上任国家队伊始就和新疆队签下了人生最大的合同,另一方面,他已经得罪上海队并和上海媒体交恶,这个时候再带队打亚锦赛,压力可想而知。亚锦赛拿了冠军再去新疆就无所谓了。”

王琳还记得,2011年亚锦赛夺冠的那一刻,邓华德一个人待在墙角,没有说话。“他表面上不承认有压力,表现得对所有东西都不在乎,实际上他很紧张。”

对话邓华德

关于俱乐部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来中国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单从你的履历看,你的世界知名度并不高。你怎么看待你的履历和执教能力?

邓华德:我很幸运。我在二十五六岁还很年轻的时候开始执教。在NBA,主教练塞勒斯给我很多职责帮助球队防守,我们战绩不错。我在NBA执教学到很多东西,不光篮球,还有跟球员打交道。我在欧洲执教,战绩也不错,因为带过去很好的球员,上海是个很好的尝试机会,有姚明、姚之队,他们都是很好的人。我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球队不错,而且因此获得执教国家队的机遇。2009年天津兵败,没有姚明,所有人都质疑中国男篮是否能再造辉煌。但我们的球队在2011年亚锦赛和亚运会上夺冠,世锦赛闯入第二轮。我很享受这种执教经历,也很感谢篮协的领导和我的队员。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情。总有人持不同意见,这是执教的一部分,我不在乎。

三联生活周刊:无论在上海队还是国家队,你很懂得与球员打交道。在欧美执教的时候,你也是这样处理与球员关系的吗?

邓华德:从大学刚出来时,我的工作是协助球队的总经理、主教练查克·戴利,他曾是美国国家队的主教练。他告诉我要想开始执教生涯,一定要学会与队员处理关系。他很赞许的一点在于我了解篮球。此外,他说:“你要是想给你的队员强调纪律要求,首先要了解队员。”那是我第一份工作,此后我一直坚持这个理念,交流和沟通很重要。球员跟我打球不容易,我对他们要求很严厉,但是对他们严厉、鞭策他们的前提是一定要了解他们。

三联生活周刊:新疆队的球员和上海队员有不同吗?

邓华德:我在新疆执教很愉快,队员,比如西热力江、木拉提给我打球也很开心。其他的情况我不方便讨论,但是和球员之间没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在选择所要执教的俱乐部的时候,你的标准是什么?

邓华德:执教NBA,我想当主教练,我认为我有领导才能。伴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我在全世界各地都执教过,俱乐部水平有高低,队员特点本性都差不多。去除掉文化差异,大家对篮球的认知都差不多。通常我们要知道这个团队是否是懂篮球的人,能否创造一个成功的环境,球队是否有好队员。

三联生活周刊:去新疆前,是否了解这个俱乐部?

邓华德:去之前,我对这个俱乐部一无所知。新疆的问题,我不能说。官司在进行之中。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在上海队跟俱乐部相处得很好,但是在其他俱乐部却发生过将老板赶出更衣室的事情?

邓华德:以中国队为例,我和篮协的领导合作得很好。我要能掌控球队,领导很理解我,对于技战术从不干涉,不说谁要上场,谁要训练。作为教练,遇到像篮协这样的领导会很感激,这缔造了一个很好的关系。姚明也是这样,在上海队的时候如果他想来看训练,一样会先打电话。要知道,他是姚明。我们双方相互尊重。其他不讨论。

三联生活周刊:离开上海队时,是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邓华德:谁说不愉快?是媒体。不要相信上海媒体的话。媒体假设我们相处得不好,在讲故事。我自己,姚之队的成员看了报道回头说这事,我们都觉得很可笑。但我不可能每次都跳出来回击它。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待你和姚明的关系?

邓华德:首先,我并不是一个无名之辈。在中国前我就在NBA以及欧洲高水平俱乐部执教。在遇到姚明之前,我没执教过亚洲球队。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姚明,我不会成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对我的执教生涯而言,我很感激姚明。姚明了解篮球,他对主教练的工作很明白。他们(姚之队)对球队阵容选择不限制,对球队实力有很好认知,所以他能理解教练的工作,不干涉。

关于国家队

三联生活周刊:能否说说你对国家队和俱乐部球队的理解?

邓华德:很多国家,除美国外,国家队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球队。在美国,NBA关注度会比国家队高,而在西班牙、俄罗斯这些国家,国家队比赛水平比俱乐部高,关注更多,好球员更多,比赛环节更激烈。具体到执教,教练要了解手上有什么队员,特点是什么,再制定合理的技战术系统,发挥他们的特点。

三联生活周刊:当你成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姚明已经退役。“后姚明时代”想要再取得成功,你的压力大吗?

邓华德:当我听到我有机会执教中国国家队的消息时我很兴奋。我知道面对的挑战,我知道很多人都质疑中国男篮是否还能成功,在2009年输给伊朗后,很多人说姚明不会再回来,中国完了。但在我看来,中国队还有易建联、刘炜这样一些很好的队员。我觉得在过去,中国队依赖进攻和姚明。但其实这个队在防守上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没有姚明,还有易建联可以成为队里主要角色。我觉得这点我做得不错,这一届中国男篮是历史上最好的防守球队。我觉得进攻我们也有进步,在没有姚明的情况下,我们队在世界大赛上把希腊、立陶宛逼到最后。现在我们目标是奥运会,小组赛非常困难。但是我觉得我们做得比别人想象的好。易建联逐渐成为球队核心队员,在过去两年,他将中国队背负在肩,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在中国执教不需要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花费时间?

邓华德:他们(篮协领导)非常支持我。我不会拍马屁,说瞎话。我说话太实在。去年我们队员有伤病,打斯坦科维奇杯,我把担忧告诉了领导。领导说,不要太担心胜负。世锦赛结束后,队员们伤病很多,有的腰不好,有的膝盖不好,有的大腿肌肉拉伤,我跟领导说,如果勉强他们打,以后会输。领导说,一切从球队利益出发。但性格软弱的人,会为多争取胜利,让受伤球员上场,但我们没有。到了亚锦赛,也是这样,只有支持,没有干涉,球员状态最健康,没有压力,所以我们赢了。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去年去伦敦,王仕鹏手臂骨折,球员也出现伤病。本来计划伦敦完了在德国打两场,我说打不了。人家不理解,德国及欧洲篮协因为我们临时取消比赛,领导也有压力,但是为了中国篮球利益,做出了很大牺牲。而有很多球队老板不堪输赢的压力,会把责任推到球队身上。从欧洲回来,我们去温泉做恢复治疗。我告诉球员,你们要知道你们有多幸运。过去三年,这样的例子很多。作为一个教练,你不可能要求更多。

三联生活周刊:CBA联赛要想夺冠,需要赢得更多比赛。而国家队主要看重的是亚锦赛、亚运会和世锦赛以及奥运会,这是不是也是执教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区别?

邓华德:我觉得热身赛相当于俱乐部季前赛,人家看你和俄罗斯打一个热身赛不重要,认为常规赛季后赛重要。很多人把国家队的热身赛当做常规赛看待,过去,教练要求这些比赛都赢,主力每场都上,没有培养更多球员。但我不这么认为。

个性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什么性格特点的人?

邓华德:我是个领袖。我享受执教的经历,以及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球场上与裁判的冲突,以及富有激情的指挥风格是否与你的性格有关系?

邓华德:任何高水平的教练,在篮球界都是富有激情的教练。世锦赛上,我还不算最有激情的教练。国际比赛规则下这没有任何问题,塞尔维亚、美国的教练都是这样。美国主教练带杜克大学过来打球,站在场边上蹿下跳。他的助理教练给我打电话,说:‘你在中国是怎么执教的?’如果你看了世锦赛中国以外的其他国际比赛,你不会觉得我很有激情。巴西的事情,大家都后悔打架,外界喜欢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但其实有其他原因。这个不讨论。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你的职业生涯受你父亲影响最大?

邓华德:我印象中,记事起他就是个教练,就带我去篮球馆。他在当年被美国篮球界认为是最有头脑的篮球教练。我大学毕业后,他不希望我跟他学,而是希望我跟其他人学。当时我不理解,现在明白,他希望我了解到更多执教风格。我很多东西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三联生活周刊:能具体说说学到了哪些吗?

邓华德:首先,冠军球队都是从防守做起的。如果要让队员在场上场下都有好的表现,对自己,对球队要有一个好的标准,严格的纪律,这是成功的基石。攻防、技战术我们可以说很多,对攻防技战术很多概念和标准的理解,我更多继承了父亲的理论。

三联生活周刊:有人认为你像一个刺猬,为维护个人权威所以表现得很强势?

邓华德:我努力尝试了解中国文化,因为我希望场下更多了解球员,更好合作。但场上,篮球就是篮球。

三联生活周刊:来中国的外教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内心傲慢,与中国国情和文化始终保持距离,还有一种是主动融入中国环境中,用中国人的思维来理解各种不适应,最后适应大环境。你属于哪种外教?

邓华德:两者都有点。在我看来,中国各方面的关系和环境都很简单,我没觉得需要花很多工夫去适应。我也没有特意为了领导去改变自己。我在上海队和国家队的工作关系都非常好,工作很开心。我在很多地方都执教过,有时候双方配合得好,有时候不好。这不涉及文化。我认为,作为外国人,你是客人,球队输球肯定找主教练的责任,尤其外籍教练,责任更大。这是我选择的职业和生活。作为一个在外国执教的外教,要时刻意识到你是一个客人,但同时要保持自己的技战术风格。我对中国环境适应得很好。 新疆历史中国篮球章明基教练技术中国国家队奥运篮球邓华德邓华刘炜姚明cba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