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的风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蒋平)

到南方某城市旅游,那儿的天蓝、水清,景点众多,无论是交通、地理、气候条件都是一流,而且知名度在外,拥有一大堆国家级荣誉称号。奇怪的是,即使在旅游旺季,来这儿旅游的人也不多,宽畅笔直的大道上,基本看不到几辆外地车。

我将自己的好奇跟当地一位中年的哥讲了,的哥说:“你观察得真仔细。不过,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能回答的,只能是我们的市领导!”的哥说的意思我能猜出个大概,前些年,这个城市一度以落马贪官众多而闻名。“贪官不是被处理了吗?难道后任们还不汲取教训?”的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前方2公里处的一个十字路口说:“等会儿我的车要经过那儿,你看看现场,或许你要问的事情就会有答案了。”

还没到十字路口,车就停下来了,原来这儿出现了堵车。“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这儿前天发生了一起车祸,死者家属已在这儿停尸闹事两天,你看看本地公安和交警,是什么办事效率?”的哥说完又指着路边停着的一溜小车:“看见了吧,这就是你所说的外地车辆,他们的车经过这儿,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被交警找茬处罚。像这样的交通事故,往往是一些人赚外快的好机会,时间拖得越长,油水捞得越多,你说,他们会及时处理、会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吗?”交警的态度,说白了也是一个地方政府的态度。一个地方的外在条件再好,如果是一个不作为的政府在经营,它能有多少发展空间呢?“作为家乡人,我们除了为这种现象焦急、无奈之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后面的话,的哥没有说,但我分明从他忧虑的讲述中品味出这番意思。他讲述的十字路口的故事,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都说的哥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活的名片,那些极富自豪感、说话神采飞扬的的哥,让每一位外地来客的心情跟他们的表情一样爽朗。反之,的哥的忧郁,则无形中会让外地客人对这个地方心生恐惧与畏葸,失去兴致,就像我刚去过的这个南方城市,之前对它的一切美好印象已经荡然无存,虽然我坚信遇见的那位的哥,是一个正直的好人。 风景交通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