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锁定中国目标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就任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之前,范安德(Winfried Vahland)曾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5年之久,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中国汽车市场爆炸式的增长。“7年前我刚来中国工作的时候,每1000人中只有30人拥有汽车,现在已经提高到了60人左右。中国汽车市场如果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同时,二、三线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的拓展还会为中国市场释放更大的空间。”两年来,在范安德的领导下,斯柯达在中国加大了马力,去年在华销量超过22万辆,中国已经成为其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范安德胸有成竹地表示:“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至少需要达到3%。”

三联生活周刊:斯柯达进口车销售谈判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范安德:自去年日内瓦车展以来,斯柯达进口车业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最终的方案我们也会尽快制定出来,目前还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进一步商讨。我觉得,第一批进口车应该会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上市。

马柯思(斯柯达中国总裁):关于进口车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我们目前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能够实现以完美姿态进入进口车市场。我们也会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保证斯柯达汽车最新的设计语言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现在正在付诸努力,确保完成这个过程。

三联生活周刊:这两年中国SUV市场火爆,在寻找新的市场热点方面,斯柯达有何具体计划?

范安德:SUV车型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也会有很大的市场。跟其他一些细分市场一样,我认为SUV市场也会进一步细化,我们会在中国SUV市场加大投资。以斯柯达Yeti为例,会根据中国市场把Yeti进行一些小调整,车身会稍加长一些。

在未来发展上,中国市场跟全球或欧美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中国汽车市场在未来10年左右每年可达到2000万辆甚至更大的需求,肯定还有很多发展机会。总的来说,中国消费者喜欢比较大的汽车,斯柯达汽车关于产品设计和品牌理念适用于亚洲和欧洲市场。分析美国市场过去几年的发展,旅行车曾经很受欢迎,但是后来随着消费者观念的改变,旅行车也随之淡出,之后更多的美国人选择购买SUV汽车。中国也可能会跳过旅行车购买阶段,而直接进入SUV购买。斯柯达在明年可能将旅行车进口到中国,触探一下中国消费者对旅行车的需求,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决策。旅行车目前在欧洲非常受欢迎,但是否国产还需做一些调研。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是市场扩张最重要的一个砝码,你认为这个空间有多大?在增势逐渐缓慢的情况下,斯柯达怎么保证实现自己的目标?

范安德:7年前我刚来中国工作的时候,每1000人中只有30人拥有汽车,现在已经提高到了60人左右。可以想象,可能有一天这个数字会提高到每1000人中有100人拥有汽车。假设今年在中国市场销售1300万辆左右,如果能够实现每年7%~9%的增长,就能够在未来10年内达到2000万辆的销量。从全球市场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增长速度。

斯柯达在中国刚开始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现在增速正逐步趋缓,我感觉再过一段时间将会趋于稳定。目前我们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所以现在一定要加大投资力度,利用一切机会为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联生活周刊:上海大众最近签订扩建新厂的计划,请问斯柯达在计划中处于什么角色?未来在中国大致的产能规划是什么?

范安德:斯柯达汽车与上海大众是合作伙伴,在上海大众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到目前为止,共有两个上海大众的工厂生产斯柯达汽车,将来我们会把生产扩展到四个上海大众的工厂。从现在的两个工厂扩展到四个工厂,我认为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至少需要达到3%,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中国的产量至少需要达到50万辆左右。

三联生活周刊:在合资研发领域,现在国内很多合资企业在研发自己的车型,对此你有何看法?

范安德:我们当年研发的宝莱和朗逸,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尽管如此,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大概两年前在北京的车展上,我发现中国在设计车型方面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变化,中国的设计风格越来越接近欧洲设计。7年前我在中国开始工作时,这个趋势还并不是那么明显,当时很多人跟我说过,中国在设计方面50%左右受到了日本、韩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一些影响,另外50%则来自欧洲和西方,现在,我感觉这个情况已经改变了。

三联生活周刊:针对汽车设计方面的变化趋势,你认为斯柯达应该如何作为?

范安德:因为斯柯达汽车的设计团队来自20多个国家,团队是非常国际化的。很少有汽车制造商有这样一个国际团队,并且这个设计团队中还有三个中国人。我们会把国际化的审美观点嵌入到整个车型设计概念中,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汽车比例的问题,制造汽车必须拥有完美的比例。可以预测,未来中国和欧洲市场生产的汽车车身长度将会是一样的,比如中国版的明锐和昊锐,有着和欧洲版本相同的车身长度。

在汽车设计方面,有些我们要按照中国市场需求进行一些调整;在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观也可能要按照欧洲的设计概念进行调整。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假设一下,未来欧洲版的汽车车身长度也有可能会稍微长一些。

三联生活周刊:斯柯达一直强调明锐、晶锐、昊锐在中国三剑齐发。明锐销量较大,相对而言,晶锐和昊锐乏力,请问斯柯达如何改善这种状态?

范安德:斯柯达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共销售了87.92万辆,其中明锐将近40万辆,从中可以看出,明锐的销量占斯柯达汽车整体销量将近一半。我会把它看成斯柯达汽车的核心产品,但同时,我也认为我们的新车型Rapid未来在全球范围也会广受欢迎,极有可能成为斯柯达汽车销量的第二个支柱。未来Rapid车型将会在捷克总部、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等全球四个工厂生产,我们对这款车型予以大量的投资和关注。

说到昊锐,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是第二代产品了,但在中国还是第一代的。通过昊锐,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吸取了一些新的经验,第三代产品也将要发布。在中国市场,新的昊锐有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我们会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设计,预计今年在中国的昊锐销量会保持去年的增长势头。至于下一代昊锐何时在中国发布,具体时间还不便公布,但可以告诉大家,未来一定会有新版本引进,在该细分市场我们的信心很大。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否注意到汽车市场的价格走向?这对中高级轿车定位有何影响?

范安德:我认为在价格方面,斯柯达是中国市场中价格最稳定的品牌之一。我认为,明锐营销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直没有大幅降价,也正因为如此,消费者感觉这个品牌的质量和品质是非常可靠的。我认为,如果价格降得过低,感觉会像是在欺骗消费者,这会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趋势,我觉得中国市场目前还没有这种必要。所以,斯柯达汽车不支持价格大幅度减少,这也不符合我们的品牌理念。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斯柯达在中国的品牌现状距离你心目中的差距还有多远?你会从哪些方面切入改善品牌的影响力?

范安德:在中国,我们要大幅提高斯柯达品牌的知名度,为此,需要大量投入。我们跟上海大众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斯柯达汽车目前在中国以至未来的合作伙伴都将会是上海大众。中国是一个庞大且有影响力的市场,它可以影响到全球汽车市场,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不能做出单方面的决定,斯柯达欢迎所有的合作伙伴的反馈和观点。我每次跟上海大众的同事交流和沟通,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对我们的发展大有益处。我们需要与中国的伙伴合作,并且听取来自中国市场的一些反馈,必须清楚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不会生产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观的产品。 斯柯达锁定昊锐范安德明锐汽车市场德国汽车大众汽车中国汽车产业旅行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