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保障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关晓海)

小王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某市直部门的公务员。3年前,当他初次进入单位时,也曾有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程式化的机关生活让小王变得日渐消极,微薄的收入让小王在昂贵的生活费面前无力招架。更令小王无奈的是,每次和朋友小聚,大家都调侃他又腐败了。当小王辩解自己的收入还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准,更无法和电信、电力等垄断国企职工相比时,更是引来大家意味深长的一笑:你又不靠工资生活。次数多了,小王也就懒得做过多解释,唯有苦笑。

上个月,小王接到通知,单位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准备集资建房,价格远远低于同地段的市价。这条消息让小王兴奋不已,急忙填表报名。很快,小王得到房产科的反馈:他不具备购房资格。询问原委,才得知原来小王在考入这家单位前,曾在某私企工作过两年,那段时间,小王为了早日和女友结婚,申请到了经济适用房。现在单位集资所建房屋,在性质上属于保障房,经济适用房也是保障房的一种,而文件规定不允许小王享受两次政策优惠(也无退旧购新的规定)。但通过社会公开摇号申请到的经济适用房无论在户型、面积、配套设施、周边环境等各方面都不能和单位集资所建房屋相比,小王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的日子,小王竭力克制自己不去想房子的事情,但有一条消息令小王无法淡定:曾买过经济适用房的人不能参与集资建房,但买过商品房的却可以。想不通的小王找到房产科,被告知这是市里的规定。小王无法理解这样的规定,自己之前之所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就是因为经济条件差,如果买过商品房的有资格参与集资,自己应该更有资格才对。难道政策优惠也搞平均主义,只看你是否享受过,没有享受过,就给你一次机会,而不看你该不该享受?名下已经有了不止一套商品房,他们又是怎么通过房管局的审核?

小王向朋友诉说自己的不解,朋友却笑小王太幼稚:有多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呢?真正需要的人却排不上号,但应该受到责怪的并不是他们的运气,因为作为市府政绩报道的保障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些单位的内部集资建房,这些房源虽挂着保障房的名头,却与社会大众无缘,只在集资单位内部分配,其分配标准、办理程序自然和一般保障房有所不同。小王说以前不明白为何自己这小小的公务员明明不是官,却被老百姓当做官,引来白眼;不明白自己这小公务员为什么偏偏代人受过,被吃请,被腐败。经过这一遭,似乎明白了一些。 保障

上一篇: 好东西
下一篇: 谁入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