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

作者:李晶晶

(文 / 李晶晶)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0( 明末清初 黄花梨嵌瘿木无束腰马蹄腿霸王枨 )

丹尼斯·埃斯肯纳齐(Daniel Eske-nazi)在伦敦接到一个来自南非的电话,对方是曾经的老主顾——南非企业家格伦·阿尔珀(Glen Alpine)。电话中格伦表示想要出售一只明代的盘子,这是10多年前埃斯肯纳齐画廊卖出的,丹尼斯对自己家族经手的艺术品非常了解。他爽快地同意,愿意以两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回购。当然,丹尼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毕竟像格伦这类老收藏家,家中的好东西一定不会少。于是他追问,是否还有其他的艺术品可以一看?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丹尼斯挂了电话,直奔机场飞赴南非。

12件黄花梨家具,这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具诱惑力了。“10年前,想要看到好的中国古典家具并不是难事,有大量的家具供我们挑选。虽然现在还能买到一些小规模的家具收藏,但是能同时看到这么多好的黄花梨家具在一起,已经非常难得。”丹尼斯告诉我,“这些家具都是20多年前格伦从伦敦GHAAF博览会陆续购进的。”12件家具中有椅、凳、柜、桌、案,它们分布在格伦家不同的房间内,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以欧式装修风格为主的房间,东方之婉约更是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明式家具各司其职,各尽其美。“中国的这些制作于17、18世纪的家具,制作上很复杂,展现出来的却是简洁、高贵,不像欧洲家具都显得很笨重、繁复,从美学的角度,深受外国人喜欢。”

36个小时后,丹尼斯·埃斯肯纳齐已经将这12件黄花梨家具运抵伦敦。在此之前,已经过去的2010年秋天,中国内地的中国古典家具市场风生水起。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消息传播速度是极快的,早已消除了古董因东西方距离因素产生的价格落差问题。因此,作为一个好的行家应该具备敏锐的眼力、果断的决策力,以及充足的资金。丹尼斯显然做到了胸有成竹。不过他将自己的这些能力归功于父亲朱塞佩·埃斯肯纳齐(Giuseppe Eskenazi)的教育有方。

对外国古董商来说,想让中国人知道自己,这绝对是比买到一件重器还难的事情。不过朱塞佩·埃斯肯纳齐做到了。2005年,伦敦佳士得卖出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当时以1568.8万英镑成交,折合2.3亿元人民币,创了中国艺术品的天价,竞拍成功后“埃斯肯纳齐”的名字迅速为世人所知,元青花的价格由此一路走高。而“元青花”也成了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也知道了这昂贵的中国艺术品是被一个名字拗口的“老外”买走的。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1(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罗锅枨条桌 )

在业界,朱塞佩·埃斯肯纳齐的名字代表的是顶级古董商。其家族生意1923年始创于米兰,1960年朱塞佩和父亲在伦敦开设分店,主要目的是筹集工艺品为其叔父维托里奥(Vittorio)经营的米兰总店供货。1967年朱塞佩的父亲过世后,他开始接手掌管伦敦业务,至70年代中期左右,短短数年间成为业界翘楚。今天在伦敦,埃斯肯纳齐画廊绝对算是一景。不过朱塞佩从来没有接触过艺术方面的专业学习,他告诉我:“当时我学的是医学,因为家里出了好几个医生,如果我也能成为医生,父亲会很高兴。不过我现在可不能给人看病,只能给古董看病了。”

朱塞佩说,少年时期,他曾对欧洲油画特别有兴趣,常在放假时去米兰的画廊学习,因而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高古艺术品。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省、县都兴建铁路,很多早期墓葬被发掘,北京和上海的古董商活动范围极广,他们在河南、安徽、陕西以及内蒙古等地收上来的唐三彩、青铜器等高古艺术品大部分卖到欧美。朱塞佩是我所见到的欧美行家中极为少有的没有从外销瓷入手的。“我对那些瓷器没有任何兴趣。”这时能感受到朱塞佩·埃斯肯纳齐内心对艺术品的高下判断。不过两相比较,高古艺术品的认知难度远大于外销瓷。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2( 明末清初 黄花梨无闩杆圆角柜 )

那时候,并没有太多人对高古艺术有研究,只是凭借着喜好买卖。之后,朱塞佩转到伦敦读书,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博物馆的藏品让他大开眼界,开始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很多人都说我有好运气,但不是每个人永远都能有好运气,主要还是要靠勤奋工作。我也犯了很多错误,然后在慢慢的摸索中才找到正确的答案。”

或许是家族习惯,或许是经营中国古董了解东方文化的缘故,朱塞佩·埃斯肯纳齐像一个保守的父亲,他希望儿子子承父业。“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我本不想做生意,但是父亲说,你为什么不把家族生意也计算机化一下呢?”丹尼斯说,“我父亲属兔,我认为属兔的人应该是很温柔的,但是他可不太像。”在一旁的朱塞佩笑了。丹尼斯从5岁就开始接触中国的艺术品,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骑在画廊的唐三彩大马上。每当这时候,朱塞佩总会告诉他,学习中国艺术品必须去触摸它们,感受它们。“其实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更多是整个家族商业发展、策略方面的经验。父亲总说,看问题要长远一些,不能只看到眼前或者几年内的状况,要想到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怎么能够让经营持续发展。”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3( 明末清初 黄花梨圆裹腿长条桌 )

1993年丹尼斯正式加入家族的公司,成为父亲的好搭档。在丹尼斯30岁的时候,开始买进一些重要的艺术品,其间经历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一个老人去画廊想买欧洲的油画但是没买到,他看到一把有300年历史的中国明式圈椅,价钱不贵,于是爽快地买下了这把椅子。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不断买进中国家具,慢慢地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中国家具的收藏家。之后,老人的一部分家具捐给了美国的明尼苏达博物馆,另一部分被出售到其他博物馆。而丹尼斯经手的第一件中国家具就是老人买走的那把黄花梨圈椅。

丹尼斯告诉我:“我在各地出差的时候,发现有差不多2/3的东西都是中国生产,同样来自中国的古老艺术品在全球无论哪里,东亚、西亚、欧洲、美国、南非,都有流传。现在的中国一直说向西方看,向西方学习,其实我觉得,中国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曾经拥有的历史,这样再来看这些艺术品的时候,对它们的理解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4( 明末清初 黄花梨夹头榫小画案 )

丹尼斯对中国家具的热情似乎高过父亲,或许是小时候家中摆设的这些家具伴随过他的成长。“现在我家没有黄花梨家具,父亲家有,所以我很爱去他那儿待着。”丹尼斯说。

埃斯肯纳齐画廊曾经进行过三次比较集中的中国古典家具的展览,在90年代做过一次,过去10年做过两次。最近的这次就是将南非这12件家具带回伦敦后,于2011年秋季向公众展出。丹尼斯说:“我希望多做一些家具展览,但做一个展览总得有十几件家具吧,总不太好找。我们现在主要在欧洲找50年前人们购藏的家具,另外就是在巴黎进入一些家族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从他们手里找这些东西。”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5( 明末清初 黄花梨无束腰马蹄腿罗锅枨条桌 )

埃斯肯纳齐画廊的这12件家具将在今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中呈现。朱塞佩·埃斯肯纳齐说,1972年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后来每两年来一次。那时候因为特殊的政治原因,很少有人去中国,旅游的人都很少,即使这样,中国的文化历史从来都没有被打断过。希腊、罗马的文化都曾有一个结束的时间,但是中国各个门类、材质的艺术品都还在发展,包括家具、瓷器。日本、俄罗斯曾经都发生过这种情况,他们有钱了就花钱把自己的文化从国外买回去,中国的现在就和日本、俄罗斯当年的情况很相似。胜日芳华——明清古典家具集珍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6黄花梨仙鹤纹圈椅

明末清初

59.2厘米×45.7厘米×94.5厘米

黄花梨圈椅,三接椅圈,靠背板弧线优美,正中圆形开光,浮雕仙鹤纹饰,造型生动,雕工精湛,有高超的艺术水准。以仙鹤为饰纹的圈椅极为少见,明代文官朝服以禽鸟为图案区分等级,一品官员用仙鹤图案表示,此椅或为文官使用。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7黄花梨圆角柜

明末清初

95.5厘米×53厘米×189.2厘米

此圆角柜造型高大,线条俊美。攒框装木轴门,中间安闩杆,两扇门板花纹对称,门下未设闷橱。相同种类的明式家具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与结构,以此柜来说,同一款式未设闷橱的与设闷橱的比较,就显得更为简洁,这类柜子可存放书籍,为书房家具。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8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炕桌

明末清初

97.2厘米×62.4厘米×29厘米

黄花梨炕桌。线条利落圆润,四角打槽内嵌如意形黄铜页片,既起到加固保护的作用,又有美观之效。此炕桌较通常所见炕桌尺寸略大,线条及造型均无可挑剔,工匠制作之技艺亦已达极致。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9黄花梨圆裹腿带卡子花杌凳成对

明末清初

50.3厘米×46.7厘米×49厘米

黄花梨方凳成对传世,边抹劈料,圆裹腿,此种造型又被称为仿竹制家具,其边抹均弧面,给人圆润清新感。古人言居不可一日无竹,体现出亲近自然,以及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10黄花梨无束腰攒罗锅枨条桌

明末清初

109.5厘米×61.5厘米×85.5厘米

黄花梨长方形条桌,形制典雅,富有创意,尤其是变体罗锅枨设计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由长短木料攒接而成,形成大小不一的开光,边缘起阳线。在细节上感受出其大气和奢华。

埃斯肯纳齐与中国家具11黄花梨嵌瘿木夹头榫酒桌

明末清初

95厘米×38.5厘米×74.5厘米

此酒桌线条清秀俊朗,结构完美,做工考究,已将明式家具的精髓运用得淋漓尽致,是明式家具优雅的范例。面芯板用瘿木制成,借此由上同材料来完成生动的装饰效果。 降香中国家具文玩明末清初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