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差异化的HTC自我试验

作者:尚进

(文 / 尚进)

寻找差异化的HTC自我试验0( HTC One X智能手机 )

“全球市场份额的短期停止甚至下滑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在过去往往短时间内推出过多产品。”HTC全球销售和市场部门主管杰森·麦肯齐(Jason Mackenzie)如此审视最近半年内,HTC全球市场份额和财务营收的变化。因为在研究公司ComScore的分析数据中显示,HTC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在从15%下滑到13.7%。即便HTC凭借2008年第一批支援Google,承担起Android手机生态早期领路人的角色,但是随着Android手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尤其是诺基亚Symbian和AIM黑莓逐渐退出第一线战场后,摩托罗拉、三星和HTC之间的三角平衡,被Google收购摩托罗拉,以及此后苹果一系列组合拳式的专利战彻底打乱。三星和华为吸纳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反倒是曾经同三星并驾齐驱的HTC,很难超越2010年末EVO系列手机上市时的自我高点。正如投资机构Avian Securities的分析师马特·索顿(Matt Thornt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HTC建议的:“如果你得去跟三星拼质量,跟华为拼投资,那么你现在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作为短期应对策略,HTC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近似疯狂地投资组合。先是4860万美元收购英国无线多媒体传输平台Saffron Digital,向美国游戏公司OnLive注资4000万美元获取增资特别股;用3亿美元向威盛电子并购S3 Graphics,取得235项图形专利;还有7500万美元获取无线通讯技术厂商ADC的82件专利及14件专利申请案,垒筑HTC在4G技术上的专利保护伞。此外还花费1850万美元收购移动互联网应用公司Dashwire,1300万美元购并针对低龄儿童的浏览器应用开发商Inquisitive Minds,更是斥资3亿美元购买了美国流行耳机品牌Beats By Dre的51%股权。HTC的胃口并没有因为短暂市场份额停滞而受影响,另一方面HTC并没有急于在2011年末的圣诞消费高峰期仓促推出新产品,也只是在2012年初的CES消费电子展上曝光了Windows Phone旗舰性的Titan2。

似乎这一切积蓄力量,都是为One X在做准备,这个HTC彻底颠覆自我性的新一代旗舰。在此之前,HTC首席执行官周永明一直在闭关状态,并且特别新增一个代号“工作室”的秘密设计部分,由他自己亲自领导,就是希望能借助One系列新一代智能手机,重塑HTC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一线品牌地位。周永明针对One X的设计理念讲解道:“HTC作为工业消费制造商在设计上始终坚持三个方向:第一在于简单,简单就是去除了多余的东西;第二是人性化,我们坚持科技是来服务人的,不是人要服务科技的;第三归结于工艺,细节才可以体现品位和趣味。”而在这些表面功夫之下,HTC也试图深挖智能手机未来差异化竞争的内功,One X采用了非常相机化的拍照技术,并没有采取诺基亚Pureview那种高像素路线,也没有借鉴iPhone的算法调优,而是大幅提升对焦速度和连拍潜力。几乎实现了近似卡片数码相机的拍照体验,加上收购耳机音效品牌Beats By Dre,为HTC带来的高端音乐体验元素,One X几乎将智能手机界的高负荷竞争态势,直接引向了卡片数码相机和高端MP3播放器市场。

不再跟三星拼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多样性,也不再同摩托罗拉比拼性价比,事实上,HTC在商业周期上的自我调整,为整个智能手机界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缓冲期。智能手机是否需要自我突破,如何在苹果、Google和微软主导的智能手机商业生态格局中找寻机会,为此本刊专访了HTC中国区总裁任伟光。

三联生活周刊:HTC在新一代的One X上试图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明显在强化拍照体验,不久前诺基亚也在Pureview上进行了类似的战略技术选择,为何大家不约而同地以强化智能手机的拍照能力作为设计突破点?

寻找差异化的HTC自我试验1( 4月17日,HTC One 系列手机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一名用户在体验手机的快拍功能 )

任伟光:用户体验一直是HTC一切行动的核心指针,也是推出HTC One系列的初衷。作为Android系统下的四核高端智能手机,我们认为,从纯粹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功能范畴上衡量,One X的通信功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而用户在信息处理之外,最常用的功能仍然是拍照和音乐,因为这两项功能往往最容易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所以,HTC的工程师很早就开始累积拍照功能上的突破,不仅仅是单纯的用户体验优化,更是数码影像处理技术上的核心技术突破。我们专门研发的Image Chip芯片,提升图片拍摄降噪能力的同时,真正让智能手机拥有了可以媲美传统数码相机的拍摄体验,0.2秒的对焦,99张的连拍能力,这些才是传统数码相机必备的摄影真功夫,对于智能手机体验的提升要比单纯盲目扩大像素有效得多。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曾经有过消息称HTC在考虑收购黑莓和WeboOS,但此后HTC明确提出不会涉足操作系统层面的竞争。目前看,HTC在智能手机系统上的长期战略意图,锁定了Android和Windows Phone,如何平衡Google和微软之间的合作尺度?

寻找差异化的HTC自我试验2( 任伟光 )

任伟光:从1997年宏达电(HTC)成立至今,我们一直保持着对移动信息设备多元化的态度,不仅是同整个产业链条合作,更是以专注的态度只设计和生产消费电子终端。从过去依托于微软Windows Mobile平台,到2008年开始同Google合作推出全球首个Android系统G1智能手机,以及2011年开始的Windows Phone回归,HTC从战略角度一直保持着生态系统上的平衡,我们对Android和Windows Phone持有相同的重视程度,所以在研发资源上也都有均衡的投入。目前Windows Phone 7.5版暂时还不支持制造商的用户界面定义,相信未来还会有新的演化,HTC对Windows Phone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三联生活周刊:宏碁和华硕也在试图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尤其传统电脑制造商可以借力英特尔手机芯片,HTC、宏碁和华硕都属于台湾地区的制造商,传统意义上都更偏好个人电脑供应链条,明显不同于三星和LG所支撑的韩国手机生态环境。HTC如何审视地缘因素在智能手机生态中的趋势?

任伟光:整个大中华地区作为电子产业的完整生态链条,在未来智能手机竞争中肯定有自己的先天优势,不仅是HTC为代表的台湾地区制造商,华为和中兴也可以被视作这种地缘生态中的一员。HTC在这种地缘环境下肯定会充分利用已有优势,同时也要锻炼出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逐步转向精品战略,所以HTC在去年就开始悄悄锻造One系列智能手机。

三联生活周刊:Android 4.0淡化了制造商在界面定制上的绝对控制力,而且微软也一直没有松动对Metro界面的管控,而HTC过去一直以用户体验作为核心竞争力,那么未来如何保持HTC的竞争力?

任伟光:HTC一直在强调用户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我们的HTC Sense,这也是HTC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用户体验范畴其实不只限于操作界面,包括优化很多细节和工程设计层面的技巧。过去HTC的竞争力无疑聚集于软件层面,拥有很多从触控屏幕到专属应用上的独特优势,而现在HTC也希望强化在硬件功能上的独门技艺,突破点选择在拍摄和音响效果上。我们希望在保持智能手机融合性产品设计传统的同时采取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扩展传统意义上智能手机生态的边界。

三联生活周刊:HTC不久前开始与美国耳机厂牌Beats合作,而我们知道Beats跟Monster之前的结盟关系破裂了,另一耳机新锐厂牌Monster选择与诺基亚结盟,那么HTC在耳机,这个智能手机影音需求上有什么长期战略打算?

任伟光:在Beats同Monster解约之前,他们曾经一起占有美国51%的高端耳机市场份额。结束5年合作之后,Beats将继续持有耳机的设计专利和品牌。而Beats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引领消费者潮流的能力,这是其他品牌无法达到的境界。Beats By Dr.Dre是一个极有魅力的品牌,它所提供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体验。HTC选择与Beats以合资方式结盟,就是希望通过紧密的策略性合作,为HTC智能手机带来无懈可击的音质体验。让智能手机也可以涉足Hi-Fi层面的品质体验,这是HTC未来差异化竞争的几个要点之一。 自我三星HTC智能手机htc试验差异化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