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助的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孙君飞)
与几个学生家长在一起,他们不约而同谈起了孩子的忙,生活得比大人还要忙的孩子,围绕着他们,又忙坏了更多的人。糟糕的是,除了忙,大家已经不知道,忙并不是成长的唯一节奏。
有升学任务的毕业班孩子,忙得没有了节假日,周日下午原本可以自由支配,但是寄宿生除了在这点时间里急急忙忙地将脏衣服洗干净,或者抽空回家看看、讨要生活费外,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玩耍时间了。不是毕业班的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家庭作业,二要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加强班,犹如从一条赛道跑进另一条赛道,老师不催,家长也会催,有的家长还会陪着孩子上各种课外班,有的老师本身就是各种课外班的开办者或者参与者,他们的学生不能不来。
一位母亲说,她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来,才能保证孩子有早餐吃、上学不迟到。她的孩子上初一,中午尚能在家里吃饭,但学校只给了30分钟时间,路上一个来回需要15分钟,孩子在10多分钟里吃完应吃的饭菜,可谓风卷残云、狼吞虎咽,吃完饭也不能歇口气,一路小跑进学校。晚饭无法回来吃,只有20分钟的吃饭时间,她的孩子只能到校门口的小商店里买点什么充饥,坚持到20点后(夏季更晚)再回家吃正餐。
更过分的是,有的学校忽视这是一群本应生龙活虎、从容成长的孩子,在正常的课堂学习时间外,又自行加塞一些课,比如在上、下午放学后各加一节课,再加上早自习和晚自习,孩子们连发呆和长舒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时间严重缺乏,有的孩子只好到课堂上打瞌睡。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教育乱象不知成了多少孩子的成长梦魇和难以言说的折磨,那位母亲流着泪讲:因为学校女生厕所的蹲位太少,在下课的10分钟里,女孩子们都是奔跑着上厕所,争不上的,只好忍着再去上课。她的孩子成熟早一些,除了对月经的惊慌不安外,还要遭受没有时间和机会换卫生巾、换裤子的委屈难堪,甚至对自身性别产生抱怨、自卑和不接纳。
千方百计让学生们忙起来,似乎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很多人明里暗里迎合和支持,所以制度管不住、禁令禁不住,受损害的却是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教育亟须改革,由衷地呼吁,让所谓的明星学校和高考状元效应尽快去除吧。 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