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能跳弗拉门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列那)
看过一本讲昆曲的书,让我对肢体语言开了窍。书里总结道,中国的戏曲(以昆曲为代表)里面所有的动作都是圆的,比如拉云手、跑圆场、兰花指等,都是向内、含蓄、收敛的,而西方舞蹈(以芭蕾为代表),四肢总是在尽力向四个方向伸展,表现的是一种挣脱和抗拒。我马上就明白了,为什么《西厢记》不能拍成芭蕾舞剧,而《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也绝不能拍成昆曲。
我不喜欢印度电影,完全是因为里面总有大段歌舞。每当剧情进展到关键环节,就停在那儿先跳上一段儿,絮絮叨叨,让人起急。《流浪者》里的拉兹偷钱包得了手,按理应该马上跑掉,可他却大摇大摆在街上跳起舞来,还把那个钱包当道具耍来耍去,生怕别人看不见。还有《大篷车》,苏丽达和莫汉在台上大唱大跳,一直在抓苏丽达的几个坏蛋就坐在台下近在咫尺,苏丽达已经发现坏蛋们了,可坏蛋们始终没认出台上跳舞的就是苏丽达。这又在把观众当傻瓜,但要按昆曲那本书里说的,倒也能解释得通。可能坏蛋们很懂舞蹈,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苏丽达会混在吉卜赛人堆里大跳肚皮舞。在他们眼里,这种穿着暴露的舞蹈是表演给下等人看的,充满了取悦与挑逗,是苏丽达那样的富家闺秀所不屑的。
一种舞蹈一种表达,这道理在中国的健身房却讲不通,颇具革命性的健身房早把世界不同门类的舞蹈都统一成一种表达了,那就是减肥。我常去的那家就张贴着这样的海报——减腰腹,练肚皮舞;减大腿,学踢踏;减全身,跳中国民族舞。当然最后是肚皮舞班最火,踊跃报名的基本都是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这现象很无厘头,要知道,肚皮舞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在模仿蛇做波浪起伏的曲线摆动,它的诞生恰恰是为了让孕妇顺利分娩,说白了,应该是待产的妈妈才跳肚皮舞。
一到新年,我们这儿的年轻女孩儿就要被纠集起来表演舞蹈。据说今年组织者要玩高端,耍国际范儿,挑战弗拉门戈(我担心找不到教练,只能跟DVD学)。我想,出这幺蛾子的组织者跟我一样也不太懂舞蹈。那位被叫做西班牙玫瑰的“舞后”克里斯蒂娜·欧约斯说过,弗拉门戈可不是年轻女孩儿能跳的,它要表达的是人生的颠沛、痛与悲伤,都是一些极致对立的力量。我看过“舞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独舞,穿着波西米亚大摆裙,是那种绝望的红,身体线条刚劲,舞步大开大合,决绝的架势丝毫不讨好观众,如同一簇正在凋谢的绚烂,心有不甘,在越来越急促高亢的吉他声中,肉体带着精神试图从现实中逃离。那届奥运会,“舞后”已近不惑。■ 弗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