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绑架人生的档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郑州 关晓海)
这个冬天对小王来说有点“冷”。小王是名“大四”学生,临近毕业。上个月他报名参军,一路感觉都很顺利的他突然接到通知:政审没有通过。小王感觉很突然,家庭情况和个人表现都不错的他,政审怎会通不过呢?小王找到辖区派出所,经过一番查询,终于找到了政审卡壳的症结所在:原来在公安内网上,他有一个受“警告”的处分记录,时间是今年10月,理由是“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
看到处分记录,小王才意识到,祸起今年国庆期间的一次勤工俭学经历。今年10月2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王和几个同学一起勤工俭学,到街头发广告传单。到了下午,快要收工的时候,来了一名民警,指责小王没素质,发传单影响交通。小王辩解自己是在路边发,并未影响正常的通车秩序,但还是被带到了派出所;做完笔录后,小王被要求留在审讯室稍等,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仿佛已经被人遗忘了。见天色已晚,小王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民警拿着一沓材料进来了,对小王说,你把这些材料签了就可以走了。听到此言,小王忙不迭地签字了事,根本来不及细看。事后小王说,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自己也是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从未进过“衙门”,这次被关在审讯室两个多小时,实在被吓坏了,听说能走了,恨不能插翅而飞,当时还以为要签的是一些程序上的材料,哪里想到会是对自己进行行政处罚的文书呢!
看着处分记录,想到自己几个月来为参军进行准备的辛苦付之东流,小王无比愤怒:“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告诉我,我受到了这个警告处分,要我签字的材料里就包含这一项?再者,就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我就不能参军为国家效力了?如果处分一直在,今后想考公务员什么的,岂不是都要落空?”小王彻底蒙了,他说自己不明白也就是在路边发几张传单,怎么会给自己造成如此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国家不是一直主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吗?为何到了自己这里就变得如此不可通融;《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机关做出处罚决定时应该告知相对人处罚依据、理由以及权利的规定,为何到了自己这里就变成了一沓书面材料;更不明白自己寒窗10年,是为了获取知识与经验本身,还是为了放在档案袋里的几张薄纸的“清白”? 人生档案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