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韦斯的“玻利瓦尔梦”

作者:俞力莎

(文 / 俞力莎)

查韦斯的“玻利瓦尔梦”0( 12月3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左)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出席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第三次元首峰会 )

12月3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第三次元首峰会,宣布拉美及加勒比共同体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由该地区全部33个国家组成的庞大区域性组织。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指出,委独立200周年之际,在美洲解放者玻利瓦尔的故乡,成立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表明这一地区的人民正在觉醒。

为了在本届大会上夯实一体化机制,查韦斯可谓用心良苦。大会召开前,他与亲美的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政府进行了充分沟通。哥总统桑托斯也专程访问委,就美在哥军事基地、哥反政府游击队以及哥委两国间新的贸易机制等问题阐明立场,消除分歧。因发生军事政变被美洲国家组织除名的洪都拉斯也被邀请与会。大会确立了共同体轮值主席国机制,继左翼的委内瑞拉之后,未来三届主办国分别为右翼的智利、社会主义的古巴和中间温和派的哥斯达黎加。前后三届主办国组成“三架马车”协调共同体的具体事务,充分显示了在地区一体化大旗下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决心。

当然,成立共同体并不是查韦斯一个人的事业。美国莱斯大学拉美问题专家马克·琼斯(Mark Jones)告诉本刊:“上世纪50年代,拉美的区域一体化已经起步,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共同体、中美洲共同体等地区合作机制相继建立。2005年,美国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搁浅之际,查韦斯和卡斯特罗就已提出了‘玻利瓦尔美洲’替代方案。2008年12月,在首届拉美及加勒比国家首脑会议上,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提出了关于建立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拉美和加勒比组织的建议,认为这一组织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拉美的一体化,对各国都有利。2010年2月的第二次元首峰会通过《坎昆宣言》描绘了共同体的蓝图。”

美国历来都是拉美及加勒比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该地区80%的出口面向美国及其他国家。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新自由主义造成的恶果使拉美国家对美离心倾向加强”。琼斯说,“在‘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谈判历程中,拉美各国诸多不稳定因素已经暴露出来。上世纪末的巴西金融动荡和20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说明这些国家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过渡期,才可能融入美洲自由贸易区,否则,其经济可能会遭受巨大冲击”。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也受冲击,出口从2008年的8838.9亿美元下降到6764.9亿美元,外国投资从2008年的915.32亿美元下降到635.87亿美元。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科尼分校政治学副教授威廉姆·阿维莱斯(William Avilés)告诉本刊:“今年3月份奥巴马出任总统以来的首次拉美之行,阐述在拉美拓展经贸合作空间的迫切希望,但他并没有为挽回‘失去的拉美’而提出具体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要指望拉美会被摆到美国外交政策议程的首位。”确实,此后反而是诸多关于“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协定”的新进展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在美国市场的受挫,为拉美及加勒比国家提供了一个契机,去打破本地区国家之间的壁垒。地区内国家经济交往大幅增长,一系列跨国和跨地区的大型交通和能源投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各国经济陆续开始恢复。”琼斯说。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4.9%,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正是在这种加强地区经济的互补互动共识下,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在坎昆峰会上获得了与会国家的一致同意。

应当说,查韦斯的玻利瓦尔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的认可。但这并不表示,查韦斯会被给予完全的信任。他所希望的是提升共同体的政治力量,最终取代美洲国家组织。而会议也通过了包括《加拉加斯宣言》在内的22个文件,涉及支持阿根廷马岛主权、古巴反对美国封锁、地区粮食安全等问题,显示了共同体在地区乃至国际事务中争取话语权的意愿。

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等国更热衷于推动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由美国主导的美洲国家组织确实遭遇了尴尬的境地。”美国智库美洲国家对话组织前主席彼得·哈基姆(Peter Hakim)告诉本刊,“但是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不会将美国和加拿大置于地区对话框架之外,拉美领导人已经表示,目前该共同体将是一个辅助该地区其他现存组织的一体化论坛,因此不会使美洲国家组织失去意义。”■ 查韦斯玻利瓦尔